臘月二十三用什麼祭灶 小年祭灶的貢品有哪些
祭灶所供祭品很有講究。一般情況下,老百姓祭灶的祭品多為灶糖、甜點、豆腐、酒或酒糟等有講究的祭品:酒與酒糟是為了讓灶君忘乎所以,暈頭轉向;灶糖是一種麥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會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麥芽糖又甜又黏,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來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惡言惡語,只能說好話,二來麥芽糖粘住嘴巴,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嘴,只能說個含含糊糊。灶神吃了豆腐之後就會嘴軟,就不能亂講話,自然少說壞話。山東濰坊習慣供核桃,因為當地方言中“核桃”發音類似“活頭”,對灶神寄予了期望,希望討個吉利;有些地方還要供奉幾個雞蛋,據說是給灶神的部下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其實,無論祭品是什麼,都是對灶神的賄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灶神上天能多說好話,少說或不說壞話。老百姓的想象力實在妙極。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短”這一套人世生活經驗,也用在了對灶神的供奉上。
祭灶儀式流程
祭灶就是送灶神上天的一種儀式,又稱“辭灶”、“送灶”,一般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祭灶的儀式比較簡單:一家人先到灶房,用乾淨泥巴塗飾爐灶,叫“掛袍”。擺上放著飴糖、糖瓜和為灶王爺的馬準備的涼水、草料等祭品,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進香,然後用麥芽糖塗抹灶王的嘴,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或是用酒糟塗抹灶門,叫“醉司命”。之後便取下神像,連同供灶王昇天用的紙馬和餵馬的草料一起燒掉。燒紙的時候,嘴裡還唸唸有詞: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灶王灶王,你上天堂,
多說好,少說壞,
五穀雜糧全帶來。
祭祀儀式結束之後,供奉灶神的祭品便由大人分給孩子們享用,一家人在歡笑聲中送走灶神,準備迎接春節的到來。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民間祭灶儀式主持者多為男性。
各地祭灶的風俗
山東地區祭灶一般是在臘月二十三晚上進行。傍晚時從牆上取下舊灶神神像,將庭院打掃一番,再換上新灶神神像。在貼新灶神神像時,要先剪裁一個小紙馬,以便灶神騎著它昇天,再用糨糊把寫著“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一家之主”的對聯和橫批貼到牆上。傍晚六點左右,男人放鞭炮,女人煮餃子,一般是肉餡餃子。煮好餃子之後,要先盛一碗放在灶臺上供奉給灶神,這叫“起身餃子”,再加上一雙筷子和糖果等祭品,還需放上餵馬的草料,然後磕頭跪拜,嘴裡祈禱著“灶王爺爺一家之主,叫你向西天,早去早來,少說是非,多說方便,五穀雜糧多帶點兒來”之類的語句。
河南民間祭灶的形式比較有意思:晚上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王神像前,懷抱著公雞,也有讓孩子抱著公雞跪於大人身後的。據說所抱的公雞是灶王昇天騎的馬,這個時候不能稱其為雞了,而應該稱其為馬。紅公雞就稱“紅馬”,白公雞稱“白馬”。焚香之後,屋內香菸繚繞,渲染出一種神秘的氛圍。這時候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唸唸有詞,多是祈禱之語。祈禱完之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用手中酒杯中的酒澆雞頭,若雞頭撲稜有聲,表明灶神已經領情,如果雞頭紋絲不動,就要接著澆,直到撲稜有聲為止。儀式結束後,人們分食灶糖等祭品。
過去東北新媳婦過門第二天正式下廚房做飯之前,首先得給婆家的“灶王爺”磕頭行禮,對其恭敬有加。按理說,整天圍著鍋臺轉、燒火做飯的家庭主婦,是和灶王爺“朝夕相處”的人,祭灶應以她們為主。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因為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辭灶”的規矩。傳說,灶王爺長得英俊瀟灑,女人辭灶,有“男女之嫌”,所以祭灶只是家中“老爺們兒”的事,婦女沒有資格參加。
老百姓祭灶的祭品多為灶糖、甜點、豆腐、酒或酒糟等有講究的祭品。
酒與酒糟是為了讓灶君忘乎所以,暈頭轉向;灶糖是一種麥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會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麥芽糖又甜又黏,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來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惡言惡語,只能說好話,二來麥芽糖粘住嘴巴,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嘴,只能說個含含糊糊。灶神吃了豆腐之後就會嘴軟,就不能亂講話,自然少說壞話。山東濰坊習慣供核桃,因為當地方言中“核桃”發音類似“活頭”,對灶神寄予了期望,希望討個吉利;有些地方還要供奉幾個雞蛋,據說是給灶神的部下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國最出名的,每當這時,人們總會歡聲笑語迎接它的到來,當然,在它來臨之時也會有提示,小年這個節日便是提示著人們不遠處就是春節,這時便要準備許多的年貨,以及給孩童們準備新的衣裳。
小年
北方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而南方是在臘月二十四,也是祭灶日。小年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它是中國整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在這天會有兩項最主要的事情,祭灶、掃年。
南方小年祭灶要準備哪些食品?
由於南北風俗不一樣,小年時,一般北方講究包餃子,而南方更習慣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每年小年,在南方都是家家戶戶蒸年糕吃年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年糕有著許多吉祥的意思。
年粽
廣西壯族人在臘月二十四這天吃“年粽”,這是當地的習俗,這一習俗逐漸影響到南寧人,因此也有了南寧人在小年吃“年粽”的傳統。壯族人一般只在春節期間包粽子、吃粽子,所以叫“年粽”,“年粽年粽,年年高粽(中)”,是吉祥的象徵。廣西年粽跟我們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有區別的,端午粽大多為小個頭的三角粽,而年粽則是長方形的大粽子,一般兩三斤糯米包一個。不僅是廣西,南北方的習俗差異更為明顯。
臘月二十三習俗盤點 小年傳統民俗有哪些
祭灶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 ...
臘月二十三的風俗習慣 小年的風俗有哪些
小年祭灶
傳說灶神為玉皇大帝所封,稱“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專司人間煙火,所以舊時差不多家家廚房裡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並視其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爺自元宵節以來就一直駐居在家中,保護和監察全家。到了臘月二十四日晚,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 ...
三月三上供需要上幾樣 三月三貢品有哪些
給佛菩薩上供,可以有五樣東西,分別是:果、水、香、花、燈。
三月三貢品有哪些
1、新鮮水果:單樣單數單個。例如:蘋果(寓意平安)、香蕉(寓意金條)、桔子(寓意聚財)、西瓜(寓意轉運)、桃子(寓意長壽)、火龍果(寓意財運紅火)等。每樣果品都是要求完整、新鮮 ...
過小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在不同的日期,但是過小年的方式和風俗倒是差不多。小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掃去家裡的晦氣,然後剪窗花、貼春聯,迎接福氣的到來。很多傳統節日都有特別的講究,那麼,大家知道過小年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過小年相關的內容吧。
小年,即 ...
臘月二十三或者臘月二十四這兩天的話都是小年,只不過前者是北方的,後者是南方的,時間不一樣,但是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除了時間不一樣的,而且風俗也是非常不同的,我們來了解下其中的具體內容吧,千萬別弄混了!弄混的話會很尷尬的。
小年在什麼時候北方小年在2021年2月4日,南方小年在2021年2月5日
北方 ...
湖南在我國的中南部,對於喜歡看綜藝節目的同學們來說,湖南臺就是假期絕配。在寒假期間,大家幾乎可以一整天不換臺,因為湖南臺的節目實在太適合假期,各個節日的晚會也格外精彩。寒假的時候我們會先過小年,小年夜也會有特別的食物和習俗。湖南過小年都會吃什麼?湖南美食向來出名,下面就來看看湖南小年的美食有哪些吧。
...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在年前結婚,但好的日子卻不是天天都有的,吉日是要透過黃曆去選擇的,年的小年也是臨近春節的節日,在這一天其實是適合結婚的,在過年前結婚能收到更多親朋好友的祝福,也能在新年時和愛的人一起更加幸福美滿。
過小年的意思
人們把臘月二十三稱為小年,可是這裡“過小年”的意思和“冬至”當成小年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