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氣候特點
根據以往記載,小雪有三個氣候特徵:“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總的來說有兩個大的天氣特點。
1、大幅度降溫
在我國東部,將大範圍強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具有較高活動頻率的時期。受強烈的冷空氣影響,往往伴隨著冬季的第一次降雪。
小雪節氣的溫度低於剛入冬時的溫度,且將越來越冷冷空氣使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逐漸下降到0°C以下,南部地區的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
2、降水形式由雨轉雪
小雪節氣之後,可以說在北方很少有不下雪的地方了。但此時南方很少下雪,通常是12月甚至1月,只有極少數的幾年才會下雪,這也是和冷空氣提早到達有關。小雪節氣時降雪日的次數佔全年的10%以下,即使下雪,雪量也不大,正如節氣名稱。
小雪節氣會不會下雪
小雪節氣會下雪,也有可能不會下雪,下雪的話一般是初雪,且雪量不大。
說到初雪的話,一般黃河中下游和京津冀等地的平均初雪日期和小雪節氣比較重合。但由於這個季節暖溼氣流不活躍,所以即使下雪,雪量也比較小,且夜凍晝化,不易形成積雪。
小雪節氣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已經是入了冬,通常降雪會再晚一點,通常會在大雪到冬至時迎來第一場雪。
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此同時,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並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既不甘退出主導的地位,也不肯收去餘寒。這時的大氣環流處於調整階段,全國各地的氣候特點,總的趨勢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溫暖過渡。
黃河中下游地區(華北地區)
如果說這些地區,“立春”是春天的第一樂章“奏鳴曲”:春意萌發、春寒料峭。雨水之後,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曲”:氣溫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間“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一幅冬末春初的風景。
這時冷暖空氣的交鋒,帶來的已經不是氣溫驟降、雪花飛舞,而是春風春雨的降臨。此時這一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已經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極端最高氣溫可達到20多℃,已經沒有了降雪的條件,即便先人們以第一場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時節,小麥進入了返青階段,這時的小麥對水分的要求較高。而此時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時段。從《1971~2000年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我們統計了2月份石家莊、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別只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謂“春雨貴如油”。
西北、東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我國的西北、東北依然沒有走出冬天的範疇。從2月份的平均氣溫來看:蘭州、西寧、烏魯木齊、瀋陽的月平均氣溫分別是-1.0℃、-3.9℃、-9.7℃和-6.9℃,可見這些地方還沒有擺脫冬季的寒冷,天氣仍以寒為主,降水也以雪為主。
西南、江南地區
雨水期間,除了雲南南部地區已是春色滿園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數地方還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溫暖、早晚溼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劃分標準:連續5天,每日日平均氣溫都在≥10℃-≤22℃時,春天便開始了。一般來說,這些地方真正意義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個月以後的“春分”時節才能到來。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如2004年的武漢在2月10日、長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進入真正的春季了,時間足足提前了1個月。
根據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顯示:武漢為43.4、58.7毫米,長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見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對1月份明顯增加,能夠滿足小麥、油菜的生長需要。
華南地區
雨水節氣期間,華南地區是春意盎然,百花盛開。華南地區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氣溫是:廣州14.5℃、南寧14.1℃、海南島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別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雖說雨量比黃河中下游地區多出好幾倍,但這裡氣溫高、蒸發量大,還是缺水。尤其是華南南部和海南島的區域性地區,這一時期的雨量仍比較少,往往會出現春旱。若受強冷空氣影響,平均氣溫低於10℃的話,對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製。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於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於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立春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還曾一度被認為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氣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 ...
小滿這個節氣的氣候特點
1、南方地區:“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2、長江中下游:“小滿不下, ...
驚蟄過後是什麼節氣 驚蟄過後還會不會冷
驚蟄之後是春分節氣
驚蟄節氣之後下一個節氣是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 ...
立夏節氣的氣候特點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 ...
春分的氣候特點 春分節氣有什麼氣候特徵
春分氣候特點:春旱、沙塵、倒春寒、低溫陰雨、華南前汛期。
春旱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華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貴如油”之說,在冬季雨雪少的時候,冬小麥處於越冬階段,對缺水的情況不甚敏感。進入3月后土壤解凍,小麥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種,如果此時降水繼 ...
芒種節氣的特點 芒種節氣有什麼氣候特徵
物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五天”稱為“一候”,所以一個節氣(大約15天)又被稱為“三候”。每個節氣的“三候”結合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又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明瞭的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芒種節氣就被古人劃分為:一侯螳螂生,二侯鵙[jú]始鳴,三候反舌無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風俗: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民間“寒露吃芝麻”習俗的傳說就是這樣子的由來,讓我們來進入寒露吧!
寒露節氣氣候特點
寒露節氣始於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結束。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