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哪篇文章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哪篇文章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句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在朝廷裡做高官就應當心繫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

  2、《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句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在朝廷裡做高官就應當心繫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

  2、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哪篇文章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2、《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為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所作。此文透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廟堂

  1、意思是指那些憂國憂民之士,當他在朝廷做官時心裡想的是黎民百姓。   2、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句子。   3、原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chǔ)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yì)微斯人,吾誰與歸? ...

廟堂是什麼意思

  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這句話是“定語後置”和“省略”加“倒裝”句式,其中“之”作定語後置的標誌。   《岳陽樓記》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侵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穿插了許多四言的對偶句,這些駢句為文章增 ...

廟堂是什麼句

  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是定語後置和省略句式,漢語裡,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   根據內部結構的不同,句子可分為單句和複句。單句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來劃分句型和句類。句型是句子的結構類,即根據句法成 ...

廟堂出自首詩

  居廟堂之高則憂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句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在朝廷裡做高官就應當心繫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

處江湖出自文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出自《岳陽樓記》。《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透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 ...

處江湖君的上一句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上一句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岳陽樓記,作者是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 ...

夭夭灼灼出自哪裡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一首賀新娘的詩,出自《詩經·周南·桃夭》。說的是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該詩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片段。   作品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