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國時代,楚國和秦國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2、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聽到了故國滅亡的訊息,選擇以身殉國,後人為他的高尚情懷所傾倒,把屈原投江的這天定為端午節,以此來紀念他。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我們歌頌。
1、戰國時代,楚國和秦國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2、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聽到了故國滅亡的訊息,選擇以身殉國,後人為他的高尚情懷所傾倒,把屈原投江的這天定為端午節,以此來紀念他。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我們歌頌。
1、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 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 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2、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 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 後來曾經被召返。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
3、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帶。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 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4、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據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 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
1、屈原為國君昏庸而痛心,不願看著“黨人”亂政,葬送楚國錦繡河山。加之長期放逐,身心交瘁,再無重返朝廷、實施理想“美政”的希望。
2、為了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捍衛自己所畢生追索的理想,屈原終於帶著不盡的遺憾,憤然投身汨羅江中。淮南王劉安的《離騷傳》曾讚歎屈原不肯在濁世中苟活,故而“蟬蛻於汙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