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山字筆順

山字筆順

  1、山的漢字筆順:丨フ丨筆順讀寫:豎、豎折/豎彎、豎。

  2、漢語拼音:shān。

  3、釋義: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

  (2)像山的東西:冰山。

  (3)蠶蔟:蠶上山了。

  (4)山牆:房山。

  4、山的部首:山。

  5、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6、造字法:象形;像山峰綿延之形。

國字筆順

  1、國字筆順:豎、橫折、橫、橫、豎、橫、點、橫。

  2、國(拼音:guó)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本義指疆域,地域。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域”。引申指地區,區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諸侯國。後泛指國家。也指國都。

山字旁的漢字大全

  1、山字旁大字邊的字有岔、峭、峻、嶠、岒、岈、岀、屺、屹、屼、屻、屽、岌、嶼、歲、豈、屾、屸、岃、岋、岆、峴、岏、嶇、岠、岎、島、岕、崗、岄、岉、岍、岐、岔、岊、嵐、岑、岙、岇。

  2、岔:本意指山脈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引申義為轉移話題,未按原來的方向行進而偏到一邊,互相讓開或調換,嗓音失常等。

  3、峭:本義山峰、山尖,組詞:陡峭、峭壁。

  4、峻:本意是指高而陡峭,也指高大,還有嚴厲苛刻的意思。

  5、岱:中國泰山的別稱。亦稱“岱宗”、“岱嶽”。

  6、崗: (1)高起的土坡:黃土崗。(2)值勤、守衛的地方,也指職位:崗位|站崗|下崗職工。

  7、岀:(1)釋義從裡面到外面。(2)往外拿,支付。(3)離開。(4)產生,生長。(5)發生。(6)顯露。(7)超過。(8)來到。(9)引文、典故來源於某處。(10)顯得量多。

  8、巖:(1)岩石,礦物的集合體,是地殼的主要成分:岩層 火成岩 花崗岩。(2)凸起的岩石構成的山峰。

  9、岕:一個漢語詞,讀音是kǎ,多用於地區名。

  10、嵐:出自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形聲,從山,葻( lǎn)聲。本義是山林中的霧氣。

  11、嶧:yì,該字指嶧山,山名,在中國山東省鄒縣東南。亦稱“鄒山”。


旁的

  山字旁的字有:岔、峭、峻、嶠、岒、岈、岀、屺、屹、屼、屻、屽、岌、嶼、歲、豈、屾、屸、岃、岋、岆、峴、岏、嶇、岠、岎、島、岕、崗、岄、岉、岍、岐、岔、岊、嵐、岑、岙、岇、岅、岜、崬 、岻、峅、岟、岹 、岥等等。 ...

左邊土右上右下令

  1、部首:土部;   2、部首筆畫:3筆;   3、筆畫:7劃;   4、總筆畫數:10筆;   5、筆順:橫豎橫豎折豎撇捺捺折;   6、簡要解釋:土;山形。   7、同音字:岑,參。 ...

筆順怎麼寫

  1、“山”字過去一直是先寫中間的豎,再寫橫折,最後寫豎。   2、山,漢語一級字,讀作shān,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的部分,因為山是高聳的而引申出“大”的含義,又引申出墳墓、隱居之處等含義。《說文解字》認為是“宣也”。 ...

帶有氣什麼的成語

  帶有氣什麼山字的成語有:   1、氣吞山河。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出處: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2、氣蓋山河。形容氣勢很盛,可以覆蓋山河。   出處: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氣壓山河百二雄,元也波戎,將軍校統。宰臣每為頭兒又盡忠,文 ...

的成語有哪些

  1、地崩山摧:多形容巨大變故。   2、地動山摧:形容聲勢浩大或鬥爭激烈。   3、地動山搖:形容聲勢浩大或鬥爭激烈。   4、篤定泰山: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5、蕩海拔山:搖動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氣非常大。   6、大好河山: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7、調虎離山:比喻用計使 ...

旁邊一個乞

  屹,形容山勢高聳,比喻喻堅定不可動搖。有屹立、屹然不動等詞語。   組詞:屹立、屹然、驚屹、屹兀、屹蹶、昂屹、屹仡、屹屼、屹慄、屹屹等。   同音字:燚、翊、亦、佚、憶、意、邑、懿、議、勩等。   同部首:岑、島、豈、嶋、岐、巖、山、嶌、歲、嵐等。   同筆畫:伊、囡、好、任、當、興、安、衝、似、亙等。 ...

口前面有個打一成語瘋狂看圖

  謎底是軍令如山。   軍令如山:指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舊時形容軍隊中上級釋出的命令,下級必須執行,不得違抗。   出處:   1、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   2、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汝等只知刁明忠來襄陽原為探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