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
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對山東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山東二月二的時候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吧!
“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古老的諺語已經有許多人不會背誦,但約定俗成的習慣卻一直流傳至今。
中國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在山東許多地方,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家裡要停止一切家務,尤其是要停止針線活,免得“傷了龍目”;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二月初一的晚上,家裡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據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抬頭”,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
沿海地區,一直流傳著二月二“剪龍頭”的習俗,這天大人、孩子都剃頭,叫“剃喜頭”。特別是男孩子,都要理髮,謂之“剪龍頭”,據說在這一天理髮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
在黃河三角洲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裡或灣裡點燃,為龍照路。
東內陸地區對“二月二”的講究更多,其中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那就是圍糧倉。農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不過,二月二最不可缺少的,則是在山東流傳甚廣的吃炒豆習俗。清晨,家家用鹽或糖炒豆,謂稱“炒蠍子爪”。
在山東,許多超市內大半個月前就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炒豆,包括蠶豆、黃豆、玉米花、青豆、豌豆等品種一應俱全,還有用麵粉、雞蛋等做成的炒棋子塊,口味各不相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作中可知,早在唐代中國民間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了。宋朝指定二月二為百花生日,元朝稱二月二為“踏青節”,一直延續至今。
在山東,這個節日是春節後的一個重大節日,特別是汶上縣南站鎮在這天還是聞名中外的土地廟子騾馬大會,遠在新疆、內蒙的提前趕著牲畜來趕會,全國各地的客商都來參加這個物質交流大會。這天天明後,太陽未出前,習慣圍倉,就是用草木灰圍一個像盛糧食囤樣子的圖形,中間放上五穀雜糧,用磚壓好,預示今年糧食大豐收,盼望有一個好的收成。用草木灰撒在牆根,唸叨“一把灰,兩把灰,蠍子蚰蜒死到堆”,傳說這樣小孩子在牆根玩耍,就是有這些害蟲,也不會傷著孩子。還有吃炒豆子(這種炒豆子被當地人成為“料豆”,又稱“蠍子爪”。其中,料豆,指黑豆、黃豆或花生等,一般煮熟或炒熟,也說料豆子。
每年農曆二月二在一些北方地區,像西北、山東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俗,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的習慣,提前幾天用佐料把黃豆泡好,晾乾,這天炒好,相遇時 相互交換吃。也有用糖炒制的,但主料是黃豆。孩子們走到那家,唸叨著流傳的俗語,“二月二,炒蠍子爪(既炒的黃豆),大娘嬸子給一把”,料豆(既炒的黃豆)成了招待的主品。人們吃著料豆去趕二月二的土地廟子會,玩耍、購物、交流、看戲等。學生們到了學校,更是熱火朝天,教室成了料豆的小型展覽會,嬉笑品嚐,看誰家的手藝好。這天不允許喝糊犢(用麵粉做成的湯),特別是家中有屬龍的更是不行,傳說怕糊龍眼,命不長壽,這天只能吃麵條、水餃。水餃餡子是從農田中挖的薺菜、春節的肉,加以佐料製成。縣城在這之前就有賣薺菜的。這天婦女不能在房中梳頭,不然,屋中會掉蚰蜒。而且,婦女也不能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過了二月二,農民就開始忙農活。
山東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 山東龍抬頭有哪些食俗
山東二月二龍抬吃炒蠍豆、烙餄子和“土裡蹦”(音)。現在山東大部分地區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蠍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算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炒蠍豆, 濰坊、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 鄆城等地稱作“炒蠍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蠍豆一塊炒,花樣甚多。 吃蠍豆不僅可以闢蠍,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蠍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 也有的地方將其稱為“糖鬥”或“料豆”,有“二月二,吃糖豆,人不害病地豐收”之說。
山東德州地區,二月二流行吃烙餄子和“土裡蹦”(音)。 在當地人看來,剛剛從鏊子裡出鍋的餄子不僅含有“和(餄)和美美”“和(餄)氣生財”之意,更因為它外焦裡嫩,色澤金黃,無論形狀還是色澤都頗似龍鱗,吃了龍賴以護身的鱗甲,這一年可百病不侵,平平安安。 “土裡蹦”是一種節令食品,是以麵粉、白糖,摻以糖精、酵肥等發酵、炒制而成。 外形比黃豆略大,色澤暗黃,入口酥脆。 因為是用當地盛產的白沙土炒制而成,所以得名“土裡蹦”。 在當地土語中,“蹦”就是跳,而龍抬頭之日食用“土裡蹦”,自然具有“跳龍門”含意。
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
《二月二日》
唐丨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
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丨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二月二日出郊》
宋丨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即事》
南宋丨方岳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遊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
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對河北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河北二月二的時候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吧!
習俗之一:
龍抬頭今天人們大多熟知“二月二龍抬頭”,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句諺語還有下文,“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 ...
“雨水節,回孃家”是流行於川西一帶漢族節日習俗。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以儘快懷孕穗子。該習俗現在仍在農村流行。
“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區的民 ...
二月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習俗
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吃龍食
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麵條名曰“扶龍鬚”,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 ...
二月二習俗:1、金豆開花:把上一年留作種子的玉米、大豆選一部分放到鍋裡炒,遭蟲蛀或者受潮變質的種子不會炸裂,農民以此來判定種子是否可以使用。
2、吃龍食: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麵條名曰“扶龍鬚”,吃米飯是“吃龍子”,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
3、剃龍頭:“二月二剃龍 ...
二月二是漢族著名的傳統節日。
“二月二,煎年糕,細些火,慢點燒,別把老公公的鬍鬚燒著了。”在每個小孩都會背誦的言語。
對城市文化感興趣的你,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東北二月二的習俗吧!
二月二習俗是龍頭節,又稱青龍節,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二月初二,龍抬頭,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出生的日子。說龍頭節 ...
導讀:二月二是一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是農曆二月初二,正月剛過去沒多久,很多人在正月受限制過了二月二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過節日都有特別的傳統美食,那麼你知道二月二東北吃什麼傳統食物嗎?以下是小編介紹的二月二東北人必吃的食物,一起去看看吧。
二月二東北吃什麼傳統食物
一、豬頭肉
...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又叫“龍頭節”、“青龍節”、“春龍節”等,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除了“剪龍頭”是統一習俗,人們還會吃“龍食”。這裡的“龍食”指的是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食物,不僅好吃,還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願望。
二月二要吃什麼?
1、吃龍頭(豬頭肉)
在古代豬頭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