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梆子的流行已有百年,它主要的流行地是貿易往來非常最要的章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從章丘學習到的東路梆子流傳到各地,由於各地的語言不通,演唱出又是不一樣的版本。
那麼,對於東路梆子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東路梆子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東路梆子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主要有大一板(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導板)、小導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等,基本唱腔為[慢一板],藝人們又稱為“本地亂彈”,但系用絃索伴唱的板腔形式。與和橫笛伴唱的揚州亂彈的風格迥然不同,就是一種土梆子形式,為了有別於“雅部”的崑腔,所以參照了清初對一般地方戲曲的泛稱——亂彈,而自稱為“本地亂彈”。演唱曲牌主要有亂彈、崑腔、柳腔、娃娃腔、滑溜腔、磨古嚕油子、倒拉車、叫板等30多種。
東路梆子的嗩吶牌子主要有大開門、小開門、水龍吟、點絳唇、大泣顏回、悲泣顏回、起營、嗩吶皮、滴溜子、慢中緊、緊中慢、到春來、寄生草、一枝花、粉蝶子、五馬江兒水等。絃樂曲牌主要有大開門、小開門、八板、海青歌、花梆子、哭皇天、萬年歡、工尺上、柳搖金、八岔、傍妝臺、回回曲等。
東路梆子的生、旦、淨、醜在演唱時,除板式相同外,在行腔、用氣等方面,各行都有各行的唱法,但均為先吐詞後甩腔。吐詞用真嗓,甩腔用假嗓,也可說“吼”用假嗓。東路梆子的唸白叫“大白”,是摻有陝西音的山東話。韻白,用半真半假嗓的“老合少”念法。
劇種與劇種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唱腔曲調、韻味上。有很多梆子類的劇種也帶有“吼”,如山東的萊蕪梆子、棗梆等。各個劇種的“吼”都不相同,有的是吼法不同,有的是腔彎不同,也有的是在唱腔裡的位置不同。東路梆子的“吼”是在每句唱腔的後面。按照板式的不同,語彙段落的不同,有“大吼”、“小吼”之分。按照唱詞的內容,更有情緒的不同。
往往同是一樣腔彎的“吼”,在不同的情況下能產生不同情緒的效果。當然,這與演員的嗓子、演唱技巧、演唱基本功、感情的醞釀等是分不開的。吼得好,令人聽來悅耳,百聽不厭。悲時催人淚下;喜時使人笑逐顏開;怒時令人義憤填膺;樂時使人手舞足蹈;抒情時,猶如朵朵彩雲追月,引人步入其境,回味無窮。就是這個“吼”,它突出了東路梆子的特點,體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因此,外省很多地方稱東路梆子為“山東吼”,本省內也有人稱之為“東路吼”。
東路梆子的樂隊分文場和武場。文場(管絃樂)主要有大胡琴(主弦)、月琴、小三絃、二胡、笙、低音胡、悶子等,武場(打擊樂)主要有腔鼓(板鼓)、堂鼓、板、梆子、大鑼、篩、鐃、鈸、小鈸、小鑼、鈴、木魚等。此外,在臉譜、表演、伴奏等方面,都有與其他戲曲劇種不同的風格和絕招,體現了東路梆子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表演方面,老藝人們很講究手、眼、身、法、步,一絲不苟。他們經常勤學苦練,對水袖、臺步、甩髮等功夫,掌握熟練,運用自如。而且還有不少絕技。當年著名鬚生演唱郭連孝,在《反徐州》中扮演徐達決意造反時,頸部猛一使勁,將烏紗帽向後上方甩出,正好落到檢場人的手中。演《打棍出箱》的範仲禹時,能將一隻鞋向上踢起,恰巧落在頭戴的方巾上。這些表演,都很能烘托劇情,表達人物當時的思想感情。其他如《坐樓殺惜》中宋江的踢帶,《打侄上墳》中陳在官的甩髮、蹲坐等,也都相當精彩。
東路梆子的傳統劇目很多,內容也很豐富。主要有反映帝王將相的《高平關》、《國公圖》、《下南唐》、《下河東》、《臨潼關》、《斬黃袍》、《打鑾駕》等;反映愛國和民族英雄的有《破洪州》、《馬三保徵西》、《雷振海徵北》、《兩狼山》、《劈三關》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楊三孝打鞭》、《馬二送祟》、《鄧太太吃席》等;反映農民起義的有《串龍珠》、《打漁殺家》、《殺惜》等;反映神話故事的有《火焰洞》、《槐蔭記》、《鎖雲囊》等;反映愛情故事的有《劉金定》、《打彩》、《二度梅》、《牡丹亭》等幾百出。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陝梆子藝人隨商路沿黃河到山東謀生,四處演唱山、陝梆子。於是把這種梆子傳至山東黃河兩岸的歷城、章丘、濟陽、惠民等地。當時的章丘商業發達,山、陝梆子也就在此興盛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山、陝梆子在當地方言、風俗、戲曲、民間音樂等的影響下,起了很大變化。
於是人們把這種變化了的山、陝梆子稱為章丘梆子。因為章丘梆子和橫笛梆子(河北梆子)經常同臺演出,人們為區別這兩種風格不同的梆子,把流行於濟南以西、北部的橫笛梆子(河北梆子)稱之為西路梆子;把流行於濟南以東、東北的章丘梆子稱之為東路梆子。到清嘉慶年間,惠民縣的東路梆子藝人張廣成、張欠成等,在當地把東路梆子發展起來,而且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