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的意思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的意思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重要故事情節,故事梗概:東漢末年,孫劉兩軍聯合抗曹,諸葛亮巧借東風,幫助周瑜火燒赤壁,打敗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這句話用來形容解決問題時,靈活借用外力解決問題,做事不呆板;比喻計謀高超。

七夕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乞巧節

  七夕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乞巧節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乞巧才是乞巧節的主要內容。乞巧活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另一種是賽巧。卜巧是一種帶巫術色彩的活動,就是用占卜的方法確定是否得巧,同時,婦女們祈求智巧,預卜自己的未來命運。

  民間卜巧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浮針試巧”,也叫做漂針試巧、丟巧針、投花針。方法是在一個容器中盛以水,露天放置一段時間,待水面生膜後,投針或細草於膜上,看容器底部針影的圖案花樣,以驗智巧。據說,針影呈雲狀,或花狀,或鳥獸狀及鞋、剪刀等狀者,便是得了巧;針影粗如褪,或細如絲,或直如軸,就是沒有得巧。

  另一種方法是蛛網乞巧。取一隻蜘蛛,放到一個小盒裡過夜,第二天看是否結網、結網多少等,以驗智巧。網絲多而圓正者為得巧。由於得巧與否事關女孩子的未來命運,無論是卜巧者本人,還是親友無不共同與之,是故才經常會出現得巧者互相祝賀,輸巧者傷心至泣的情形。

  還有一種“種生乞巧”的方法,七夕之夜,處女用瓦器生五穀芽,供牛、女,並乞巧。將長至數寸的五穀芽,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一種得子得福的象徵。看來,“種五生”其實也是一種求育巫術。

  賽巧,也叫比巧,就是婦女之間透過比賽看誰心靈手巧。最常見的比巧方法是穿針乞巧,也叫做金針度人。這是流傳最久的乞巧方法。其法於七夕月下以絲縷等穿針孔,先穿過的便是“得巧”,落後的則“輸巧”。

  此外,比巧中還有一種近乎殘酷的考驗遊戲,即度巧。

  這種測試智巧的方法不是在常規狀態下進行,而是先讓女孩子進入昏迷夢寐狀態,然後測試。不過度巧的方法並不常見。

  乞巧節美食

  乞巧果

  民間稱之“巧果”。用麵粉和搪揉作各種形狀,多為“S”形,講究一些的,掐成華結狀和飛禽(如鳥、鶴之類)的形狀。放入油鍋內油炸至金黃色撈出(趁熱時撒上芝麻,總稱巧果。待冷卻後或食用,或作乞巧拜月之用。巧果製作精巧,形態逼真,往往是姑娘、婦女比手巧的一種方式。因此,巧果必須由婦女親手製作,後發展形成商品生產,到“七夕節”這天,各搪食店有“巧果”應市。巧果味脆香,甜而不膩。

  乞巧酒

  乞巧酒是祭拜牛郎織女雙星時用的。乞巧祭拜活動在晚上進行。其晚,傾城姑娘、媳婦,不論貧富,皆穿新衣。富貴之家於高樓花榭安排宴會,以賞看雙星。晚實畢,姑娘、媳婦們在庭院中擺上香燭,陳設果品、香酒、巧果等吃食,焚香秉燭,對天祈禱,向織女乞巧,希望心靈手巧的織女能將聰明才智賜給自己,因此祈禱跪拜時,神情非常虔誠專注:“幾多女伴拜前庭,豔說銀河駕鵲韶,巧果堆盤卿負腹,年年乞巧析雙星。”這首清代的詩歌,便是當時乞巧的真實寫照。跪拜後,姑娘、媳婦便進行比巧活動。比巧的方法,一般是在月下比穿針,看誰穿得快,姑娘們用七根不同顏色的綵線,七根繡花針,對著月亮穿針引線,誰穿得快,穿得準,誰就最巧。有些地方的比巧,是比姑娘們的手工製作,各家姑娘把桌子放在自家大門口,擺上自己精心製作的各種巧物,有繡花的裙、掛、被、枕、手帕和香囊等物,琳榔滿目,任人觀賞,任人品評,哪個桌上巧物看的人多,讚賞聲不絕,哪個姑娘針線手藝就巧。有趣的是,比巧括動,往往也是年輕男、女相親的活動。哪家姑娘手巧,男青年暗中看定後,就察告父母,託媒人上女方家提親。因此,舊時的比巧活動對姑娘來說確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贈蜜餞

  七夕節姑娘們互相贈送各自制作的蜜餞吃食。早在數月前的春夏季姑娘們便購買時鮮果品,蜜潰製作,待七夕節拿出互相饋贈。常見的有白糖楊梅、糖漬青梅、杏片、蜜棗等。

  互相饋贈蜜餞也是比巧的內容之一,看誰家姑娘的手藝高,製作的蜜餞味美色佳。其次,蜜餞大多是甜味吃食,意味甜甜蜜蜜。因此,互相饋贈蜜餞也有互相祝願的寓意。舊時的茶食糖果店,也在這天推出時令蜜餞吃食,並以牛郎織女鵲橋仙故事賦予蜜餞新名稱,以招徠生意。

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乞巧節表達了什麼寓意

  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乞巧節表達了什麼寓意

  乞巧節得名於“七姐誕”的“乞巧”習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

  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臺即稱為“拜七孃媽”。在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宋代劉克莊曾有詩詠道:“瓜果跽拳祝,喉羅樸賣聲。粵人重巧夕,燈光到天明。”在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浸,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組織大家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豔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製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傳統“七姐誕”慶祝儀式由農曆七月初六晚開始,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慶祝“七姐誕”的儀式各有不同特色。“七姐誕”乞巧習俗在東南亞地區也很流行。

  在廣州,無論貧富之家,姑娘們都會梳妝打扮,點上香燭,“先期備辦種種奇巧玩品,並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等(見《廣州歲時記》)。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據《廣州市志》卷十七所載,初七日,舊俗還有女子泛舟遊石門沉香浦的活動。遊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裝飾,稱為花艇。她們信此日為“仙女淋浴日”。

  相關習俗活動:

  1、鬥巧

  七夕鬥巧,判定鬥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輸巧”、“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形式。

  2、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3、對月穿針

  “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乾淨,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佑自己心靈手巧。然後,她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古時七夕節習俗“七”最初指什麼 七夕節的“七”習俗是什麼意思

  古時七夕節習俗“七巧”最初指什麼 七夕節的“七巧”習俗是什麼意思   乞求七巧藝。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 ...

節是指什麼 乞節是什麼意思

  乞巧節是指什麼 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乞巧節是指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也是她們祈求自己長得美麗,有一雙巧手,嫁得一個如意郎君,這是女兒們的美好願望。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乞巧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七夕節”、“ ...

火燒赤壁是化學變化嗎

  1、主要是化學變化,當然也有物理變化。   2首先,火燒赤壁,是一個燃燒現象,是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表現。就比如你點燃酒精燈,酒精跟氧氣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這當然是化學反應,火燒赤壁跟這個是一個道理。   3、當然也會伴隨物理反應,比如火燒赤壁時,水會受熱蒸發,在烈火中發生熱傳遞、金屬融化 ...

火燒赤壁主要內容

  1、東漢末年,曹操率魏軍征伐東吳領地,東吳的周瑜調兵駐在赤壁,與曹軍隔江相對。魏軍都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曹操下令將船全部連起來,讓士兵練好水戰功夫再出戰。周瑜知道了,非常著急。於是黃蓋設了苦肉計,要向曹操假投降,以用火攻,周瑜同意了。於是黃蓋給曹操寫信,說周瑜自不量力,吳軍必敗。他願帶著糧草來投奔曹操, ...

火燒赤壁讀後感

  1、《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刻畫了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故事。今天我讀了選自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火燒赤壁。曹操想要奪取江南,吞併東吳,消滅孫權、劉備統一中原。孫權與劉備聯合。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後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   2、曹操為什麼會輸得如 ...

火燒赤壁曹操有多少人

  1、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軍隊有20餘萬人(號稱80萬人)。   2、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 ...

火燒赤壁分為哪幾步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火燒赤壁分為以下幾步:   1、黃蓋假投降。   2、選擇有東南風的一天作為進攻時間。   3、準備20條大船,內裝蘆葦\硫磺\火硝,外用幔布遮蓋。   4、火船接近操軍時,黃蓋把蘆葦點著,趁著東南風,火船衝進操軍船隊,使曹船連同軍營一起燒了。   5、周瑜率兵追殺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