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婚俗:戴過“假殼”始為妻

  貴州鎮寧扁擔山一帶的布依族婦女婚後只在夫家住兩三天,不與丈夫同居就回孃家了。這種習俗稱“不落夫家”。須過一二年甚至二三年以後經過戴“假殼”後,再開始坐夫家。

  “假殼”是一種形似簸箕的女帽,以竹殼為架,用青布包扎製成。一般是婚後兩三年的婦女才戴這種帽子,並須經過一場鬥爭。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間,男家的母親、嫂嫂或親戚中的兩個女子,攜帶一隻雞一頂“假殼”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裡,躲藏起來,乘新娘不備,突然把新娘摟住,強解其發,給戴上“假殼”,如沒有解開其發,須改日重戴。新娘被戴上“假殼”以後的兩三天內,坐在家裡,閉門不出,還要痛哭一場,叫做“哭假殼”。新娘被戴上“假殼”便意味著在孃家生活的結束,到夫家過正常的夫妻生活。

布依族婚俗探秘 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揹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一切都隆重其事絕不兒戲,但是“婚後”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孃家繼續過他(她)們的快樂童年。而姑娘小夥子到了“浪哨”年齡,照樣可以去“浪哨”,“浪哨”物件也不受限制。這種婚姻叫做“揹帶親”。“不落夫家”的生活,直到姑娘長大成人(一般在20至30歲)被“戴假谷”才結束。

  “戴假谷”搞“偷襲”

  “假谷”其實是一種以竹筍殼為骨架,用蠟染布包裹而成的頭飾。姑娘們因為捨不得“浪哨”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數都不願帶上“假谷”,所以在每年農曆八月至四月間的“戴假谷”季節,布依村寨就不時見到“已嫁”姑娘被強行戴上“假谷”的“偷襲”行動。

  “偷襲行動”多由男家的已婚婦女執行。她們擇吉日帶上禮品,到女家村寨埋伏,乘姑娘不備便突然把她強行抱住,其他人立即解開她的頭帕和髮辮,把“假谷”戴上。姑娘雖然又哭又鬧,但一戴上了“假谷”,就標誌著正式成為人妻,再反抗也徒勞了。不過,在未戴之前,即使姑娘願意也不能不掙扎反抗,否則就會被人恥笑。

  “戴假谷”的行動有時也會因為走漏風聲或反抗過烈“眾不敵寡”而失敗的,男家只好另擇吉日“再接再勵”。按照族例,只要未戴上“假谷”,男家絕不可以強迫姑娘入夫家定居。有的男家屢戰屢敗,直到女家長輩覺得“女大不中留”了,就會協助男家“從內攻破”,使女兒戴上“假谷”,男家才終於娶得新娘歸。

  現在,“揹帶親”雖已逐漸被自由婚姻所取代,但是“戴假谷”作為一種標誌,則仍然保留了下來。當你見到布依女頭戴類似長長簸箕的奇特頭飾,便知道她已為人婦了。

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國前,婚姻的締結幾乎全由父母包辦,很少有婚姻自由。由於包辦婚姻導致早婚習俗,往往訂婚較早,有些在幼兒時就訂下婚約,俗稱“揹帶親”。大多在十三四至十七八歲,也有十一二歲就舉行結婚禮儀。因年齡太小,一般由族中伴娘相陪到男家拜祖後,住兩三天即返回孃家。酒期由伴娘陪著同吃同住。婚後回門一去數年,直到長至十七八歲,在農忙季節或婚喪喜事進,才由夫家姐妹接來幫忙,夫妻開始同居,如此往返,居住時間越來越長,最後長期住在夫家。

  婚姻締結,一般分為“開口親”、“殺雞禮”“訂親”、“結婚”等四個過程。先由男方請媒人到女方說親,若獲得同意,便帶些禮物去“合八字”,謂之“開口親”;第二次由男方帶雞、酒、糖等禮物送到女家,女方請來親友祝賀。因禮物以雞為主,且以雙數為吉,故稱“殺雞禮”。第三次由男子帶酒若干壺,雞若干只,豬後腿一隻,豬肉數斤,或整豬一頭,鞭炮、紅燭二對,聘金若干元去女方家,透過“交禮錢”、“換八字”等儀式,親友前來慶賀,稱為“訂親”。結婚時,男家選派兩名青年前往女家迎親。其任務是搶回男家備好的兩個大糯米粑粑,帶回男家供祖,至此宣告接親完成。女方家中孩童雲集村外,用苦楝子、稀泥、水槍等投擲接親者,名曰“打報古”。“報古”是對男性接親者的布依語稱呼。這種古樸之風,普遍盛行於鎮寧、關嶺、六枝及普定等地。意思是通知寨內,某某姑娘巳正式嫁到某某寨家。其餘各地的婚俗,有興騎馬坐轎的,有興由哥哥背新娘出大門的。無論哪種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稱之為“伴娘”。路上打傘步行,新娘當天不直接進男家,先於附近親友家住下,次日清晨選取吉時登門拜祖。DYCMS_info_next

  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異姓親戚中不同輩份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區還有幾個姓氏之間也不能通婚,如鎮寧扁擔山的盧、馬二姓;安龍魚溝鄉的餘、何、韋、陸四姓。據說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結親。

  布依族民族鄉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對情歌

  布依族戀愛方式獨特,通常在趕場高潮過後,青年人留下來,身著豔裝的姑娘和小夥各站一邊,互相物色意中人。作媒介者叫“銀雀”,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如果小夥相中了某個姑娘,“銀雀”就帶著禮物“飛”到女方身旁,先唱一首歌:“我替兄弟傳情意,這塊藍靛送給你,他望這藍靛染出色,他盼這藍靛出光……”等等。姑娘不同意則回歌謝絕;如若稱心則回眸一笑,男女雙雙走出人群,上山對歌。布依語稱為“榔梢”。


古樸典雅的布依族婚俗文化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文化習俗都各有特色。就說婚俗吧,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婚俗文化。我們挑一個很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來說吧。布依族的年輕人是在新春佳節的時候,採用“唱花歌”的形式來尋找自己的伴侶,“唱花歌”分為晚上和白天,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想知道更多嗎,那麼,和小編一起看看古樸典雅的布依族婚俗文化吧。 ...

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婚俗文化

  布依族是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一個傳統民族,布依族的婚俗也與眾不同,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體現在接親、發親、拜堂、坐家等四個部分組成的。布依族的婚俗也當屬貞豐的布依族風情。那麼,大家對於布依族的婚俗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隨著小編從民族文化當中來尋找答案吧!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親   男方家準備五馬 ...

香港的民間婚俗與結婚儀式

  香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慣以及地方的風俗,以信仰道教、佛教為主,由於長期受英國的統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文化一直處於變動狀態之中。結婚儀式,其豪華程度,以至於其衣食住行都體現了香港特色。 中華民俗節慶網   送嫁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裡,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 ...

各民族傳統節日——布依族節慶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1、過大年   民俗節慶入口網站    ...

布依族兩大節日

  在布依族生活中,一年十二個月幾乎月月有節日。除與當地漢族人民過的春節、清明節、五月端午節、七月半、八月十五中秋、九月重陽等節日一樣外,還有獨具民族特色的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日。下面主要介紹兩個節日:   (一)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一個紀念性和祭祀性的傳統日,其隆重程度僅次於大年春節, ...

先“嫁”後“娶”的婚俗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 ...

最奇特的婚俗——搶親

  搶親就是未婚男子將喜歡的未婚女子搶到自己家結婚成親,這種習俗,雲南有幾個少數民族均有,但這只是男女雙方商量好的一種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縣的阿昌族搶親卻有所不同,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有了感情,但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這時,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男方按約好的日子,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