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廣州動物園的隋代磚室墓中發掘出陶生肖俑隨葬。
此次發掘出雞、猴、龍、牛、鼠、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釐米,呈獸首人身,著貼身上衣,圓領,窄袖,腰間束帶,長褲。其中,陶鼠俑似為盤腿而坐,其餘為跪坐,有的露出了腳部。8件生肖俑雙手交叉於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餘四指緊貼於胸前。各俑面部形象逼真,製作精細,鼠俑的頭部還有冠飾。
由於該墓左中部被清代土坑墓打破,因此,是否原隨葬有12件生肖俑已不可知。此外,此次隨葬的生肖俑並非如其他地方墓葬隨葬的生肖俑依方位、順序排列,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廣州市文化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易西兵表示,考古發現生肖俑隨葬墓在廣州地區尚為首次。此前在廣東地區也只見兩例,即1976年在粵北的紫金縣出土7件北宋石雕生肖俑和1983年在粵西的海康縣出土9件宋代陶生肖俑,前兩批生肖俑均為立人俑,冠頂有生肖動物堆塑。此次考古發現為研究隋代廣州地區的葬俗,以及生肖俑隨葬習俗的分佈區域及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西灣路舊廣州鑄管廠地塊自上世紀50年代起便屢屢挖出寶貝,表明該區域是廣州一處極為重要的古墓葬埋藏區。自去年年底大型東漢磚木合構墓在此區域驚豔亮相後,本月初,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又在此地發現了一具儲存較為完整的千年女屍骨骸,這在嶺南古墓中非常少見。女屍骨骸為何可以儲存得如此完好,至今仍是個謎。
120座古墓跨八朝
形制器物各不相同
四萬多平方米的建設工地上,佈滿了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墓室,有的呈長方形,深而平整,當中佈滿各種器皿;有的則淺似乾涸了的水窪地,內裡空無一物。墓室與墓室之間,排列緊密,當中已有不少溝渠相連,似乎一不小心便會跌落至其中一個。這就是記者在舊廣州鑄管廠工地所看到的場景。
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易西兵介紹,這塊古人所認為的、地勢高且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自上世紀開始便屢屢挖出古墓,如今發現的古墓葬有120座之多,完成發掘的近100座,出土各類文物近千件套。
120座古墓跨越八個朝代,歷經2000多年,因此“墓打墓”的現象也十分普遍。不同朝代的墓室相互疊加,或互相“打斷”,如東漢墓旁有宋代墓,晉朝墓又被明代墓打斷。
不同朝代新發掘墓室逐個看
東漢墓:“生活設施”豐富
在編號為M84的一座東漢墓裡,不僅有銅鏡、灶、黛硯等日常用品,更有不少“生活設施”,包括房屋、水井等等。記者觀察了其中一件“陶製大屋”,只見該模型屋有門和窗,拐角處還用欄杆圍出一小塊空地,當中還有一頭豬正在進食!據易西兵介紹,這種以精確比例造出水井、房屋等生活設施的隨葬品,反映了東漢時代“事死如生”的思想。
該處發現的東漢墓葬有11座之多,包括磚室墓和豎穴木槨墓兩種,多數儲存完好,隨葬器物豐富。去年底發現的東漢前期磚木合構墓,隨葬器物達111件套,是廣州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東漢墓之一。
東晉墓:
墓磚花紋顯富貴身份
三國晉南朝墓數量也十分豐富,已發掘21座,均為磚室墓。除青釉瓷器、滑石豬等器物外,當中一座東晉墓的墓磚花紋令人歎為觀止。
記者看到,其墓磚不僅堆砌整齊,且墓磚表面刻有精美花紋,呈祥雲和車輪圖案,紋路清晰並排列優美。易西兵表示如此花紋精美的墓磚在廣州是第一次看到,這代表了主人很有身份,應該是又富又貴。
令人驚訝的是,該墓旁一座長約10米的排水溝,當中的磚砌凹槽內亦有十分精美的花紋。據介紹,排水溝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保持墓室內部的乾燥,但是據考察人員的經驗,這些排水溝的“象徵意義”似乎比“實際意義”更大,因為部分排水溝的長度僅有2米,根本無法起到排水的作用。
宋墓:女屍經千年儲存完好
宋代女屍骨骸是本次挖掘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據瞭解,在近期內發掘出的宋墓共有4座,其中兩座還儲存有墓主人骨骸,但其中一具骨骸只剩下牙齒,另一具則令人驚訝地儲存較為完整。墓主除腳趾骨已被破壞外,頭骨及部分四肢儲存狀況仍然較好。
女屍頭骨和四肢均已被清理出來,目前已用石膏包裹,將骨架移至專門的實驗室,進行加固、復原等,而透過對骨架的檢測,屆時不僅可以得出墓主的存活時間及死因,還可從這一樣本中研究宋時先民的體質特徵,如生活條件、平均壽命等。
據工作人員介紹,挖掘出該宋代女屍的小型土坑,長約2米,寬約50釐米,深度不足20釐米。
明墓:挖出嶺南罕見青瓷碗
在明代古墓的發掘中,則發現一位正四品官員夫人的墓室。該磚砌墓室頂面以長條砂石覆蓋,再鋪炭進行密封保護。根據墓內石碑所刻,這座墓室的主人應是一位61歲的女性,是一位正四品官員的夫人,身份較高,誥命“恭人”。墓室內有完整木棺,棺內隨葬青瓷碗2件,棺外隨葬將軍蓋黑釉瓷罐5件,另有磚質地券一方。
墓地當中的兩件青瓷碗均完好無損,價值極高。其中一件通體泛青綠,釉層厚重,內底有印花,另一件釉層略泛灰,外壁有菊瓣紋,十分精美。據考古所專家馬建國介紹,這兩件青瓷碗為江浙一帶手工製品,在嶺南地區挖出實為罕見。
來自陝西省文物局11月20日的訊息稱,該省寶麟鐵路專案鳳翔縣范家寨段發現一座距今2000餘年的古墓,出土兵器、生活用品、銅錢等陪葬品近20件。據此間考古專家推斷,該墓葬時期為西漢末年,墓主人或為漢代將軍。
鳳翔縣位於陝西省關中盆地和渭北黃土臺塬西部,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境內有秦都雍城遺址及秦公一號大墓等古蹟。
據介紹,該墓葬距地面約7米,東西朝向,為磚結構,由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和南北兩側室組成十字形墓室。考古人員在主墓室清理出1.13米、0.8米鐵劍各一把,鐵杵一件,陶甑、鐵釜連體一套;在右側室清理出冥灶一套、陶罐兩個;在後廳清理出1.15米鐵劍一把,摺疊鐵鎧甲一套,直徑為18釐米的銅鏡一面,銅鏡背面有銘文,鑄“長生宜子”四字;並清理出貨泉、五株錢幣多枚。
由於墓葬年代久遠,並有積水滲入,墓主的棺木和骨骸都已粉化,墓葬記憶體在一處古盜墓的痕跡,但墓葬的陪葬品儲存較為完好。墓葬出土文物較為豐富,特別是鐵鎧甲為鳳翔首次發現。根據出土銅鏡及錢幣上的文字和器物,考古專家推斷,該墓葬時期為西漢末年,墓主人身份較高,或為漢代將軍。
鳳翔縣文物旅遊局副局長董書泰表示,如果確認墓主是一名漢代武將,將是近年來鳳翔境內首次發現漢代武將墓。該墓葬的發掘、清理,對研究漢代兵器製造工藝及鳳翔在漢代前後的社會軍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墓葬仍在進一步發掘之中。
1、根據“考古中國”重大專案工作進展會通報,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遺址新發現6座器物坑,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餘件。
2、新發現的五號坑中,三星堆考古發掘出土大量黃金製品,其中包括一張獨特的金面具。與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 ...
首次發現可燃冰在青海省。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是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H₄·nH₂O。是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
可燃冰資源密度高,全球分佈廣泛,具有極高的資源價值,因而成為油氣工業界長期研究熱點。自上世紀60年代起,以美國 ...
近日,首次發現蛇琥珀的訊息登上熱搜,蛇琥珀的發現有什麼意義呢?大家都知道琥珀具有欣賞價值和科研價值,但是你們知道嗎?琥珀其實還能入藥治療各種疾病。那琥珀具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本期的健康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首次發現蛇琥珀
傳奇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再次傳出“新知”。由中國、加拿大、美 ...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並且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偉人,而據瞭解日前首次發現秦始皇陵石鎧甲加工基地,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首次發現秦始皇陵石鎧甲加工基地
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距離秦始皇陵園約40公里的秦咸陽城遺址核心區,發現石鎧甲製作遺存,其一些 ...
在如今,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情,人們會想要去探索,去尋找答案,而近日公佈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引起了許多的關注,那麼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2、黑龍江饒河小南 ...
在生活中,我們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有一種想要探索的慾望,和求知想法,據瞭解,日前我國的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了鯨落,並且具有長期觀測價值,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4月2日下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22天裡,連續執行了2 ...
近日,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這回是關於鱷魚的,即科學家發現3300萬年前糞便上的鱷魚足印!這也是首次發現鱷魚足印糞化石!通俗一段來說,就是300萬年前有一隻鱷魚踩到了一坨糞便,然後300萬年後的我們發現了這坨糞便,上面的腳印還在呢。
科學家發現3300萬年前糞便上的鱷魚足印
300萬年前,一隻鱷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