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傳統建築民居特色
廣西傳統建築民居特色
一個地方的建築文化能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的地方文化和風俗習慣。不論是在哪裡,地方建築都是因地制宜,材料和結構與地方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廣西擁有著許多風格各異的建築文化。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廣西文化去探秘廣西的民居特色吧。
幹欄
壯、瑤、侗等民族傳統建築形式。又稱麻欄,意為樓居。《魏書·僚傳》記述壯族先民的住房時說:“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幹闌。”最初只是在樹椏上架木搭棚,構造簡單。後發展到地面立柱架楹,鋪板為樓。上層四周以竹、木或篾席、草簾遮擋,供人居住;下層架空。
後來,下層四周用木板或砌石為牆,用於飼養家畜。現代幹欄建築主要有全樓居和半樓居兩種形式。全樓居即典型的全木結構高腳幹欄,主要分佈於龍勝、三江、融水、忻城、龍州、田林、隆林等縣的邊遠山區。
半樓居多依山而建,劈坡為平臺,後半部以屋基平臺為居住面,前半部則立柱懸空為樓,上鋪樓板與平臺齊,形成半邊樓。這類幹欄主要是分佈在河池地區。
三合院
廣西鄉村的傳統院落住宅。分封閉式和開口式兩種。建築材料或磚或木,因地制宜。一般坐北朝南。北面正中為堂屋,左右分別為客廳和糧倉;東廂房作廚房和餐廳,西廂房為臥室。四周有圍牆或僅築牆將東西廂房連線起來並在圍牆同堂屋相對處開門的為封閉式三合院,無圍牆的為開口式三合院。中間的空地主要用作曬場,也有在周邊種植花草果木。
吊腳樓
侗族樓式住宅。起源早。晉代張華《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吊腳樓是巢居的一種。特點是屋柱分主柱和副柱。主柱落地,承受重力。副柱從第二層塔式而上,附掛於主柱,承受拉力,不落地。各層懸空附掛於主柱的塔式副柱,俗稱“吊腳”,故名。
工藝特點是相應榫口對準,直穿斜套,銜接大小不同的木柱,桁條。簷分四面,上寬下窄,為塔式逐層而上。各樓層用木板開槽密鑲,隔間為房。建築的優點:古樸典雅,能充分利用空間。通風采光均佳。防潮溼。家人起居多在上層,樓下多為安放石碓、飼養家畜、家禽和放雜物等。最底一層,一般只有排柱,放空不圍。
禾廊
農民晾乾農作物的場地。又稱“禾晾”。主要流行於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一般以兩條直徑70釐米,長4米左右的圓木,對稱鑿10餘孔直立為柱,用桁條橫串柱孔。頂端兩側各40釐米成人字形的樹皮為蓋以遮雨。將收穫的農作物扎束跨掛於桁條上,讓其自然乾燥。
這種晾乾方法,起始於將農作物懸掛於住宅四周屋簷或樹枝之下。隨著生產的發展,農產品產量的增多,逐步形成了“禾廊”。“禾廊”多見於日照短的山區的塘、溪、小河邊。其優點為結構簡單,耗費低廉,特別實用。
七門房
門開七面的一種農家傳統住宅。七門,即大門,中門,後門和大、中門間東西兩側各一房一門,中、後門間東西兩側各一房一門。其優點:關閉中門即成兩套兩房一廳,互無影響的兩單元住宅,便於父子、兄弟分居。暢開中門,即為四房兩廳的單元房間。這種住宅一般為木或磚(土磚、土衝牆)結構。
船家
水上居民“以船為宅”的一種住宅。分一、二或三、四層,每層面積不等。由於廣西河道縱橫,四通八達,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以船為宅。優點是不必買地建屋,集全家生產、生活為一船。
別有風味的建築 中國特色的十大民居
中國國土面積位於世界第三,包含56個民族,鑑於各個地區的地貌、氣候、習俗、環境的差異性,民居的樣子也就多種多樣。每一處民居都是當地人們的心願、信仰以及所喜愛的物品所結合的產物,從而呈現出形態各異、美輪美奐的特色民居。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你一起來欣賞一下中國特色的十大民居吧。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型別,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東觀鎮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以後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於民國初年建成一座宏偉的建築群體,並集中體現了中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歷史悠久的傳統建築,納西族民居特點
房子是許多人一生中的港灣,較多人拼盡一生也只是為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而城市中的房子卻遠遠不如一些特殊房屋來得經濟與實惠,少數民族的民居更是別有特色。
那麼,本期瞭解納西族民居特點。
納西民居外貌特徵:外牆砌不到頂,後牆上部用板枋材隔斷,兩端山牆用“麻雀臺”壓頂與山尖隔斷,出簷懸桃顯得很深邃。山尖懸串一塊很長的懸魚板。牆體從下到上往裡微微傾斜,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構造輕盈飄逸。
納西民居是木構為骨架,以木結構為主的土、石、磚、木混合構造體系。因構造種類眾多,房屋造型多樣,內容豐富。每種構架式都有其名稱,各種構架組成的房屋以構架式命其名稱。木構架分類、特點及使用功能。
在建築設計、建築風格及藝術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納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處麗江壩,選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獅子山,東西兩面開朗遼闊。城內,從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從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龍橋下,並由此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穿流於古城內各街巷。
利用這種有利的自然條件,古城街道不拘網格的工整而自由佈局,主街傍河,小巷臨渠,道路隨著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著地勢的高低而組合。這些房屋中臨街的房子多被闢為鋪面,或主人自己經營些小商品,或轉租他人經營。
長期以來,納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於學習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的優良傳統。這一傳統特別對民居建築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納西族民居構造與周圍地理環境和民俗有一定的關係。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靈活性
納西族習俗:兄弟成人後,尤其在農村,為便於農事活動,兄弟之間得另立門戶組織新家庭,一般哥哥得另建新居,分到的房屋要搬遷。因木架具有折除和安裝的靈活性,照原來組裝時構件的編號,按順序拆除,從甲地遷往乙地即可重新組合建蓋。
2、適應性
文化名城麗江古城區內有山有水、隨坡多變的地勢,隨河流彎曲的地形,故民居建築因勢利導,組織成不拘工整而自由佈局的一條條街道,彙集於古城中心廣場——“四方街”,構成古城的整體。使古城既有山城之秀,又有水鄉之美,而建築完全保持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風格,說明了納西傳統民居具有對複雜地貌的適應性。
布依族建築特點與民居特色
眾所周知,我國是多民族國家,而且有很多少數民族。他們因地勢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擁有豐富多彩文化傳統的布依族文化中,他們的民居顯著的特點就是依山傍水而建。型別多是幹欄式樓房或半邊式石板房。下面一起詳細瞭解布依族建築特點與民居特色。
從型別上看布依族民居建築不是通常所謂的經典建築也不是所謂的通 ...
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築,朝鮮族建築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特色的建築,朝鮮族文化中的建築更是別具一格,他們的傳統建築主要是依山而建,以木板為主,間間相通,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構造簡單,且美觀特色,是人們眼中的一道風景線。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築,朝鮮族建築吧。
朝鮮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別具一格。屋 ...
青海傳統建築風格與特色
青海是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一個省份,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的地區。在青海省土地上生活著漢族,藏族,回族等等許許多多的民族,這些民族文化也造就了青海文化的多樣性。這些民族文化互相學習,融合而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地區文化藝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青海的建築文化。
青海有五分之四的土地是綠草叢生的廣闊牧場 ...
傳統的青海建築文化特色
青海和幾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交匯的同時,與自己當地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這些因素形成了青海文化的多元性。這種多民族的表現之一就體現在住宅的方面,在建築風格各民族吸取其他的優點融合到自己的特點中來,最終形成青海特色建築。
青海是個多民族地區,其中包括漢、藏、土、回、撒拉、蒙古、哈薩克、等名族,但是漢、藏 ...
鋁單板與傳統建築材料相比有什麼優勢
重量輕、剛性好我們知道,像瓷片和玻璃材料,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斷裂的,石材又太重,安裝很容易發生危險,對於鋁單板這種材料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
耐候性和耐紫外線能力更強幕牆鋁單板的表面圖層是採用特殊的耐腐蝕性材料完成的,在使用中它可以保持自身良好的色彩,還能抵抗惡劣的天氣,傳統的材料往往是沒有這 ...
南京民國建築的特色元素是什麼
民國建築一般為磚混結構,這種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附壁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樣的結構有著延伸了建築的使用空間、降低了建築的建造成本以及優秀的效能等優點。近代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還是比較全面的,它既有純西式的,也有富有中國傳統風格特色的,也有中西合 ...
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
大氣(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簷);生氣(體現在四角飛簷翹起,或撲朔欲飛);富麗(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重山林風水(體現在有山,易取其勢,視野開闊,排水順暢)。
大氣: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簷,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簷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