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1、精神分析理論: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入門從人格理論開始。按弗洛伊德所述,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樂原則”行事,唯一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其目標只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不被個體所覺察的。

  自我,德文原意即“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同時又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的。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非現實的,追求完美的,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它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遵循“道德原則”。

  2、精神層次理論

  這個理論是說人的精神活動,也可理解為精神分析法,包括三個意識層:意識,潛意識和前意識。

  意識,就是能夠被自己意識到的人的心理活動。

  潛意識,一些本能衝動、被壓抑的慾望等因不符合社會道德或理智,無法進入意識被個體所覺察,這種潛伏的心理活動被稱之為潛意識。

  前意識界於意識與潛意識間,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覺、回憶等常被壓存在這個層次,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個體所覺察,但當個體控制力鬆懈時比如醉酒、被催眠或睡眠時,偶爾會暫時出現在意識層次裡,讓個體覺察到。

  3、性本能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能量來源於本能,本能是推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這也是精神分析理論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有兩類:一類是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慾本能與個體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種族繁衍與個體生存;另一類是死亡本能或攻擊本能。

  性慾是指人們一切追求快樂的慾望,性本能衝動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內在動力,他稱這種代表性本能的力量為“力必多”。力比多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機體的緊張,機體就要尋求途徑釋放能量。一般一個人能否犯神經症取決於他的力比多的力量,以及滿足力比多找到的出路,得到滿足的可能性。而性慾力比多與生俱來,貫穿於人的肉體生命和人格成長的全過程。特別是兒童時期四個階段--口腔階段、肛門階段、生殖器階段和生殖階段--性慾力比多的發展情況對於人的一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

  弗洛伊德在後期對提出了死亡本能,它是促使人類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狀態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是生命的最後穩定狀態,生命只有在這時才不再需要為滿足生理慾望而鬥爭。只有在此時,生命不再有焦慮和抑鬱,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擊、被壞、戰爭等一切毀滅行為。當它轉向機體內部時,導致個體的自責,甚至自傷自殺,當它轉向外部世界時,導致對他人的攻擊、仇恨、謀殺等。

  4、釋夢理論

  1990年出版《夢的分析》,精神分析心理學正式形成。

  夢的實質,就是“一種願望的滿足”。慾望雖然被壓抑在無意識(潛意識)中,但它仍在不自覺地積極尋求滿足,由於在意識門口有“檢查員”,因而不能直接得到滿足;但在睡眠時,由於檢查作用鬆懈,無意識(潛意識)中的慾望得以繞過“檢查哨”(抵抗),並以偽裝潤飾的方式乘機闖入意識而成夢。

  透過對夢境的解釋,可以發現精神病患者的最終的被壓抑的慾望。因此,夢的解釋也可以成為治療精神病的一種方法。但夢的內容並不是慾望的本來面目,還得加以分析和解釋,才能尋得真正的根源。

  5、心理防禦機制理論

  精神分析入門必須要知道心理防禦機制理論 。心理防禦機制是自我的一種防衛功能,很多時候,超我與本我,本我與現實,常會有矛盾衝突,人就會感到痛苦和焦慮。

  這時自我在不知不覺中,以某種方式調整衝突雙方關係,使超我的監察可以接受,同時本我的慾望又可以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從而緩和焦慮,消除痛苦,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禦機制。它包括壓抑、否認、投射,退化、隔離、抵消轉化、合理化、補償、昇華、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種形式。人不自覺地運用此方式,如運用得當,可減輕痛苦,幫助度過心理難關,防止精神崩潰,運用過度就會表現出焦慮抑鬱等病態心理症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說什麼的

  奧地利著名科學家弗洛伊德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不僅歇斯底里患者,即便是正常人,在意識的背後都可能具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和衝動,因不被社會習俗、道德法律所容許,必須被壓抑下去而不被意識到,這些被壓抑於心靈深處的慾望和動機構成了人的潛意識,它是人類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動機,這種潛意識學說,構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基礎,弗洛伊德正是沿著這條線索,逐步發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這是人類認識自我歷程中的偉大成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說什麼的

  精神分析學說:奧地利著名科學家弗洛伊德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不僅歇斯底里患者,即便是正常人,在意識的背後都可能具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和衝動,因不被社會習俗、道德法律所容許,必須被壓抑下去而不被意識到。這些被壓抑於心靈深處的慾望和動機構成了人的潛意識,它是人類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動機。這種潛意識學說,構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基礎。弗洛伊德正是沿著這條線索,逐步發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學說,這是人類認識自我歷程中的偉大成就。


名言

  1、任何宗教,即使是自稱為博愛的宗教,對於那些不屬於它的人們,也一定是冷酷無情的。   2、無知就是無知,誰也沒有權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東西。   3、每個人都有一個本能的侵犯能量儲存器,在儲存器裡,侵犯能量的總量是固定的,它總是要透過某種方式表現出來,從而使個人內部的侵犯性驅力減弱。   4、沒有一個沒 ...

親愛的戚紅豆結局

  1、《親愛的弗洛伊德戚》紅豆的結局是他離開了小鎮,到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2、《親愛的弗洛伊德戚》是網路小說,作者是靈心,講述了多動症與孤獨症的愛情。   3、小說中她只喜歡他一個男人,他自閉,他的世界裡只有她。只看得到她,只聽得到她,只感覺得到她……他說:“這世上,我只喜歡兩樣東西:星空和甄意。 ...

簡介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2、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後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 ...

親愛的戚紅豆結局

  1、《親愛的弗洛伊德戚》紅豆的結局是他離開了小鎮,到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2、《親愛的弗洛伊德戚》是網路小說,作者是靈心,講述了多動症與孤獨症的愛情。   3、小說中她只喜歡他一個男人,他自閉,他的世界裡只有她。只看得到她,只聽得到她,只感覺得到她……他說:“這世上,我只喜歡兩樣東西:星空和甄意。 ...

演算法介紹

  1、Floyd演算法又稱為插點法,是一種利用動態規劃的思想尋找給定的加權圖中多源點之間最短路徑的演算法,與Dijkstra演算法類似。該演算法名稱以創始人之一、1978年圖靈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羅伯特·弗洛伊德命名。   2、在計算機科學中,Floyd-Warshall演算法是一種在具有正 ...

心理學介紹

  1、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括意識和無意識現象,無意識現象又可以劃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前意識是指能夠進入意識中的經驗;潛意識則是指不能進入或很難進入意識中的經驗,它包括原始的本能衝動和慾望,特別是性的慾望。   2、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是:意識只是前意識的一部分,二者雖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 ...

是誰的老師

  弗洛伊德是安娜弗洛伊德、埃裡克森、榮格等人的老師。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