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會一般指弭兵會盟。
弭兵會盟是春秋時期的兩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兩次,分別在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執政華元、向戌兩次召集晉、楚兩國在宋會盟,平分霸權。這兩次弭兵會盟中比較有名的是在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舉行的那一次。宋國大夫向戌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停兩國間的戰爭,與以往的會盟不同的是,以前的會盟都由國君親自參與,這次弭兵會盟卻由各國有勢力的大夫參加。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這個成語為一丘之貉,在《還珠格格》電視劇中,小燕子念成一兵之貓。
貉是一種哺乳動物,一丘之貉是一個漢語成語 ,意為一個土山裡的貉。藉以比喻彼此都是壞傢伙,沒有什麼差別。成語出自《漢書·楊惲傳》:" 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澠池之會介紹:
1、發生時間:公元前279年。
2、所屬年代:春秋戰國時代。
3、發生地點:澠池。
4、事件介紹: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王派使者通知趙王在西河外澠池地方作友好會見。趙王畏懼秦國,想要辭謝不去。廉頗、藺相如兩人商量之後對趙王說:“大王不去赴會,顯得我們趙國軟弱、膽怯”。於是趙王決定去和秦王相會,帶藺相如同行。席上,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您喜歡彈瑟,請彈一曲給我聽”。藺相如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秦國的音樂,現在我奉獻盆缶,請秦王敲敲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肯答應。藺相如跪著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肯。藺相如說:“我跟大王的距離不滿五步,大王要是不答應我的請求,我會把頸上的血濺到大王身上”。史官記錄了這一切。秦國的群臣說:“請趙王送十五座城給秦王作為獻禮”。藺相如也說:“請秦王把國都咸陽送給趙王作為獻禮”。直到酒筵完畢,秦始終不能佔趙的上風。
以我酌油知之的之是代詞,代指前面說的道理。這句話出自《賣油翁》。《賣油翁》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則寫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記述了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透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
“澠池之會”比喻一次危險的赴會,“澠池之會”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該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趙惠文王20年)。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 ...
《兵之書》是漫畫《火影忍者》的第二部官方資料設定集。
它由原作作者岸本齊史親編,由集英社出版。《兵之書》沒有故事情節,是岸本對人設、各種忍術、故事相關進行的補充式的講解,如現在流傳的人物設定、忍者編號、性格、特徵及各種忍術等相關資料,都是由這而來。
《兵之書》部分主要內容介紹:
1、變化術:基 ...
解釋:講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作為 ...
兵以弭兵:用兵是為了平息戰事,謀求和平。弭兵:平息戰事,停止戰爭。戢武與弭兵的意思相同,都是停止兵禍的意思。
戰以止戰:發動戰爭是為了阻止戰爭,謀求和平。
兵以弭兵和戰以止戰是近義詞。都出自《孫臏兵法》。 ...
意思是會聚飲茶,三個人喝茶可稱它為會聚飲茶。
例如:
1、宋代錢愐《錢氏私志》中講到:“飯罷, 岐公會茶。”
2、《古今小說·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中講到:“與店中朋友同會茶之間, 趙旭見案上有詩牌,遂取筆,去那粉壁上寫下詞一首。” ...
1、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趙惠文王十七年,秦藉口趙不跟它聯合攻齊,派兵攻下趙的兩座城池。趙惠文王十八年,秦兵侵趙,攻下石城(約當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趙惠文王十九年,秦將白起率軍攻趙,取光狼城(約當今山西高平縣西),斬殺趙國三萬人。秦在對趙進行軍事威脅的同時,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趙國屈服。
2、趙惠文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