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醉金迷》內容簡介:故事發生在1945年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這裡聚集著一批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者。一切都圍繞著金錢轉,官員貪汙,商人及銀行家投機、女人做拆白黨,一時成風。小說以小公務員魏端本與其豔冠群芳卻又虛榮至極的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為線索,以眾多人物搶購黃金儲蓄券發國難財為契機,展開了紛紜複雜的故事,待到抗日戰爭勝利,投機者的一切均成為泡影,作品將批判的鋒芒直指抗戰勝利前夕的國統區的醜陋,卑瑣的世態炎涼,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與金錢面前的迷失與掙扎。
《紙醉金迷》內容簡介:故事發生在1945年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這裡聚集著一批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者。一切都圍繞著金錢轉,官員貪汙,商人及銀行家投機、女人做拆白黨,一時成風。小說以小公務員魏端本與其豔冠群芳卻又虛榮至極的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為線索,以眾多人物搶購黃金儲蓄券發國難財為契機,展開了紛紜複雜的故事,待到抗日戰爭勝利,投機者的一切均成為泡影,作品將批判的鋒芒直指抗戰勝利前夕的國統區的醜陋,卑瑣的世態炎涼,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與金錢面前的迷失與掙扎。
1、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張心遠,安徽安慶潛山市人。他是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
2、1911年,張恨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張恨水憑藉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此後,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讓張恨水的聲望達到頂峰。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
3、1967年,張恨水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張恨水小說中特有的“ 現代性因素”,主要表現在主人公的精神氣質上,即他們的較為弱質的心理結構、 精神狀態所體現出來的無奈的傷感情緒。因為,主人公的這種傷感氣質從本質上說,可以看作是種時代情緒、 時代意識、 公共情感。 在張恨水的小說中,這種“悲傷”“哭泣” 則變成了滲透在文字中的某種審美的傷感情懷,被充分“ 詩意化” 了。這種無奈的傷感的時代情緒,不是作為文字“構成” 而存在,而是作了某種虛幻化處理,張恨水小說中的許多人物身上都較好的體現了這種“ 夢幻” 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