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衡是古代科學家因他所處的年代關係,頻繁,他就發明動儀,來預測地震,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有點像一個酒罈,四圍刻鑄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每條龍的嘴裡含了一顆小銅球。
2、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製的蛤蟆,對準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其方向分別指向東南、南東、南西、西南、西北、北西、北東、東北八個方位。
1、張衡是古代科學家因他所處的年代關係,頻繁,他就發明動儀,來預測地震,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有點像一個酒罈,四圍刻鑄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每條龍的嘴裡含了一顆小銅球。
2、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製的蛤蟆,對準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其方向分別指向東南、南東、南西、西南、西北、北西、北東、東北八個方位。
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等。張衡是西漢初年河南人,張衡對很多方面的知識都很精通,其在天文、數學、文學地理等方面都有涉獵。尤其是在地震學和天文學等方面,可以說是開創了此領域的先河。不僅如此,他在為官為政上也頗有業績,以清廉著稱,是我國古代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東漢大科學家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
張衡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