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彝族的來歷和起源是什麼

彝族年的來歷和起源是什麼

  有關彝族年的來歷,各彝區也流傳著許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很久以前,有個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夥子,很尊重孝敬母親,但他的母親不知什麼原因,終年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為了讓母親快樂起來,他絞盡腦汁,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但都無濟於事。

  一年秋收後,俄布科散宰雞殺羊,敬奉祖靈,邀請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們串門聚會,大夥兒在鍋莊旁開懷談笑,終於使心情抑鬱的母親露出了笑臉,俄布科散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結束後,他都會舉辦同樣的活動。彝族年就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成為彝族人追思先祖、緬懷先人的重要傳統節日。

彝族的來歷和起源是什麼

  彝族的來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雲南土著說等,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北來說。據漢文和彝文歷史資料記載,彝族先民與分佈於西部的古羌人有著密切的關係,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個區域。在這些地區居住著稱為“邛都”、“昆明”、“勞浸”“靡莫”和“滇”等從事農業或遊牧的部落。根據彝族的歷史傳說,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邛之滷”,後來才南下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

  大約在公元3世紀以後,彝族的先民已經從安寧河流域、金沙江兩岸、雲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充套件到滇東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由於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後,曾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後裔就有許多成為了今天的彝族。貴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許多關於“濮變彝”的記載。同時,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區,又分佈著彝語支的其他許多部落。因此,彝族在歷史上的名稱十分複雜。

清明節的來歷和起源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更廣。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公曆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成為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2014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14年的4月4日——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25個民族過清明節】 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比漢族更隆重、更有味道。 清明節用花 菊花的由來:秦漢時,更為注重菊花的醫用和食用,特製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為一時名菜佳餚。後來,隨著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漸成為觀賞花卉。 每年一到清明節,到處都在燒紙錢,菸灰隨風飄散,很汙染環境,尤其是很多市民在路邊燒紙錢,碰上易燃物還容易引發火災,用送花代替燒紙,環保又能表達自己對先輩的懷念。 清明節悼念之金魚花(鯨魚花、袋鼠花)的悲哀 清明節悼念之悲傷、哀悼的花卉:柳枝,也就是柳樹的樹枝。


24節氣中小雪的來歷起源 小雪的來歷是什麼

  24節氣中小雪的來歷和起源   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節氣,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 ...

六一兒童節來歷起源 六一兒童節是什麼來歷

  六一兒童節來歷和起源 六一兒童節是什麼來歷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堪 ...

漢字的來歷起源

  1、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也應該是文字創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 ...

中秋的來歷起源

  1、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2、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 ...

白族三月街的來歷起源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白族就有著一個獨特的三月街。傳說觀音於夏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傳授佛經。想要知道三月街的來歷和起源嗎?那就跟小編一起去白族文化探索一下吧!   關於三月街的來歷,一說在南沼細奴邏時(公元649年一902年),觀音於夏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傳授佛經。成書於明代的《白 ...

復活節的起源 復活節的來歷習俗

  復活節的起源   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宗教起源與節期在以色列。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覆活的日子。通常與耶穌受難日一起放假。今天,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 ...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幾個傳說故事 清明節的節日起源

  清明節的節日起源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相交之時。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頗為濃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   關於清明的起因主流說法在春秋時期,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晉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為紀念曾割下自己的肉用來救活他的介子推所特設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