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卷為無用師卷前半卷叫剩山圖,出自《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國寶級文物。
《富春山居圖》原畫畫在六張紙上,六張紙接裱而成一副約七百公分的長卷。而黃公望並沒有一定按著每一張紙的大小長寬構思結構,而是任憑個人的自由創作悠然于山水之間,可遠觀可近看。這種瀏覽、移動、重疊的視點,或廣角深遠,或推近特寫,瀏覽過程中,視覺觀看的方式極其自由無拘,角度也非常千變萬化。
後半卷為無用師卷前半卷叫剩山圖,出自《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國寶級文物。
《富春山居圖》原畫畫在六張紙上,六張紙接裱而成一副約七百公分的長卷。而黃公望並沒有一定按著每一張紙的大小長寬構思結構,而是任憑個人的自由創作悠然于山水之間,可遠觀可近看。這種瀏覽、移動、重疊的視點,或廣角深遠,或推近特寫,瀏覽過程中,視覺觀看的方式極其自由無拘,角度也非常千變萬化。
父母為之計深遠前半句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出自戰國策一書。《戰國策》,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1、《富春山居圖》的前半卷為《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剩山圖》從一座頂天立地,渾厚大山開始,長篇鉅製,拉開了序幕,圖畫上峰巒收斂鋒芒,渾圓敦厚,緩緩而向上的土堆,層層疊疊漸進堆砌著,又轉向左方慢慢傾斜,黃公望使用他最具獨特見長的“長披麻皴(村)”筆法,用毛筆中鋒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畫面土壤厚實的質地,山嵐白色霧氣迷濛,表現出江南山水溼潤的獨特氣候之特色。
2、《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