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誰提出的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誰提出的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前372年到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生活教育是誰提出的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論,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絡,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後又把生活教育的特點歸結為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絡的幾方面,是爭取大眾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是什麼意思

  1、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的意思:世人如果都以自己的偏見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那麼誰沒有一個標準呢?

  2、成心:由稟受真宰形成的自我意識,即成見。

  3、師:師法、效法。

  4、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內篇·齊物論》。


泛智教育提出

  “泛智教育”是誇美紐斯提出的,十七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張把一切知識教授給一切人和教育要適應自然,提出了統一的學制系統以及新穎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   誇美紐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是以“泛智論”和“教育適應自然”為基礎的,泛智教育思想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需要,為創立獨立的、系統的教育學奠定 ...

盈科後進是提出

  盈科而後進的原文出處是《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盈科而進這個詞在漢朝、三國、兩魏都是引用原文“盈科而後進”。在唐宋之後,各派教育家就提煉為“盈科而進”,沿用至今,教育意義深遠,文化底蘊豐富。   原始意義是流水在前進的過程中,要填滿每一個坑窪,然後才能繼續向前。現實喻義 ...

世界環境日是為設立的紀念日 世界環境日是提出

  世界環境日是為誰而設立的紀念日 世界環境日是誰提出的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6月5日會選擇一個成員國 ...

外師造化中心源是提出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張璪提出的。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來源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 ...

巍巍乎舜禹天下不與焉

  譯文:孔子說:“多麼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奪過來的。”   註釋:巍巍:崇高、高大的樣子。舜禹:舜是傳說中的聖君明主。傳說古時代,堯禪位給舜,舜後來又禪位給禹。與:參與、相關的意思。   評析:這裡孔子所講的話,應該有所指。當時社會混亂,政局動盪,弒君、纂位者屢見不鮮。孔子讚頌傳說時代的“舜、禹”, ...

三國紛爭最後天下

  最後晉朝得到了天下。   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 ...

最古史實為方誌是提出

  1、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實為方誌。”並舉例說:“如《孟子》所稱晉《乘》、楚《檮杌》、魯《春秋》,”莊子所稱‘百二十 國寶書’比附今著,則一府州縣誌而已。”   2、方誌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編修方誌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歷朝歷代從未間斷過編修方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