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語是斗轉星移。
斗轉星移:星斗變動位置。指時間或季節發生變化。
近義詞:光陰似苒、物轉星移;
反義詞:停滯不前。
出處:
1、唐朝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閒雲潭影日悠悠,物轉星移幾度秋。”
2、元朝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松枯,斗轉星移。”
用法:作賓語、分句;用於時間或季節的變化。
1、該成語為:斗折蛇行;
2、該成語的意思為:用來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3、該成語的出處為: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4、該成語的反義詞為:一瀉千里;
5、該成語的造句為:這裡河道斗折蛇行,彩石為底,幽峽曲徑。
1、該成語為:左右開弓;
2、該成語的意思為:原意指雙手都能射箭,出自唐朝安祿山的典故,現可指代雙手都能做事;
3、該成語的出處為:出自元代白樸的《梧桐雨》;
4、該成語的用法為:作謂語、賓語、狀語;
5、該成語的造句為:技術表演賽上,他不慌不忙,雙手左右開弓,嫻熟的操作技術,博得了大家的好評。
人仰馬翻
基本釋義: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 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出 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例句:我軍一個伏擊,打得敵人人仰馬翻,猖狂而逃;近義詞:馬仰人翻;潰不成軍;落花流水;反義詞:人強馬壯。 ...
提示圖:一張弓和一匹馬。
符合圖意的成語只有一個是盤馬彎弓。
有關成語盤馬穹弓:
1、解釋:馳馬盤旋,張弓要射。形容擺開架勢,準備作戰。後比喻故做驚人的姿態,實際上並不立即行動。
2、出處:唐朝韓愈的《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3、舉例造句:不知道袁世凱這種盤馬 ...
御史61關答案是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一知半解的近義詞有:
1、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孤陋寡聞: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3、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一知半解的反義詞有:
...
答案為以下成語:
上躥下跳,苦心孤詣,旱澇保收,惡貫禍盈,插翅難飛,涸轍之鮒,供認不諱,走馬觀花,因材施教,縱橫捭闔。
1、上躥下跳:動物到處躥跳,到處躥蹦,也比喻人上下奔走,四處活動;
2、苦心孤詣:指苦心鑽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3、旱澇保收: ...
成語連連看御史61的答案為一知半解。
釋義: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也不透徹。
出處:源自於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示例:我們對待問題不能保持一知半解的態度。 ...
答案是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很貧乏的知識,很膚淺的理解,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也不透徹。出自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近義詞:囫圇吞棗、鼠目寸光、孤陋寡聞、井蛙之見、目光如豆、坐井觀天。
反義詞:鞭辟入裡、真才實學、心領神會 ...
成語小秀才這款微信小遊戲非常考驗大家的詞彙量和頭腦靈活度,80關還是比較有難度的,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80關的正確答案吧。
1、日理萬機;
2、枉費心機;
3、費盡心機;
4、不失時機;
5、落拓不羈;
6、自甘墮落;
7、怡然自樂;
8、怡情養性;
9、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