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精華所聚,德化陶瓷博物館地址
德化瓷精華所聚,德化陶瓷博物館地址
陶瓷是我國傳承上千年的藝術,更是有著現如今都令人為之讚歎的魅力。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陶瓷更是其中之一的代表,不同的陶瓷有著不一樣的獨特。
那麼,本期德化瓷器瞭解德化陶瓷博物館地址。
德化瓷器是瓷國的璀璨明珠。領導曾親自題詞“德化名瓷,瓷國明珠”,高度評價了德化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顯赫地位。改革開放古瓷都再展輝煌,被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德化制瓷歷史悠久,蜚聲海內外,對國內外陶瓷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在新石器時代,德化即有陶瓷生產。唐末五代,出現了陶瓷專著,宋元之世,德化窯的青釉、青白釉、黑釉和白釉瓷,暢銷海外。明代,獨樹一幟的象牙白瓷享有“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盛譽,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雕藝術達到古代工藝技術的高峰而垂範後世。
清代,德化青花瓷器爭奇鬥豔,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化瓷苑進入了萬花齊放的春天,繼承傳統工藝,發展現代科技,瓷雕、建白瓷和高白瓷被譽為瓷壇的。
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家資料齊全的陶瓷專業館,是德化縣弘揚陶瓷文化、展現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歷史的一個重要視窗。
該館位於唐寨山森林公園內,毗鄰陶瓷學院。佔地面積82畝,大樓建築面積5700m2,為框架結構兩層仿古建築,內設六個展廳及學術報告廳、陶吧、資料室、庫房、監控室等。該大樓自2003年10月動工建設,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於2006年10月完工並對外開放。
博物館現有藏品5000多件,一樓大廳鑲嵌有一幅長13米,寬2.6米,由520塊德化白瓷製作而成的高浮雕壁畫。博物館一樓三個展廳有固定陳列《德化陶瓷史話》,該陳列以歷史發展為主線,比較系統地表現德化縣古今瓷器的發展面貌和偉大成就。
分為“水土宜瓷、千年窯煙”、“宋元瓷器、嶄露頭角”、“明代白瓷、獨樹一幟”、“清代青花、詩情畫意”、“海絲瓷路、蜚聲宇內”、“民國瓷器、承襲傳統”、“瓷國明珠、百花齊放”等七個單元,展覽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產工藝藝術特色、貿易狀況及其人文內涵,闡明瞭德化窯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瓷都人民勤勞智慧和開拓創新精神。
第一展廳有德化陶瓷產區發展及有關瓷都德化題詞的照片;第二展廳有解放後各個時期的實物作品;第三展廳有當代名師作品;第四展廳有德化出土、徵集的古瓷標本及國內、外德化古瓷器照片。
德化瓷器的特點,三大特點認識德化瓷
德化陶瓷是漢族陶瓷燒造中的藝術珍品,盛行於宋代,之後在明代得以巨大的發張。以其中的白瓷最為出名,而且製作細膩,雕刻也精美,更讓人喜歡的是因為它的造型生動,所以德化瓷有三大特點能夠很快的辨別,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製作方法
德化瓷的製作方法可分兩種,一是選用優質的高嶺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後再注漿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幹後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上釉,而後放入窯中,在攝氏一千多度的高溫中燒製出成品。
德化陶瓷業最初是從燒製日用器皿開始的,後來由於瓷塑藝術的顯著成就,器皿類的產品則比較少的受人關注。器皿類陶瓷產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產,供內外銷的需求,到了明代已經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裝飾體系,成為中國傳統陶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德化陶瓷器皿類的產品從功能方面分類,大致可以分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盤、碗、杯、碟、罐、壺、文具、燈具和燭臺等;陳設裝飾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爐、豆等。這兩大類器物,造型樣式古樸嚴整,傳統意味濃厚。
日常生活用器的造型多沿用傳統形式加以演變,或是模擬自然形態加以整合,設計者考慮到造型需要適應陶瓷材料和技術的特點,構成了符合其屬性與特徵的形式語言。
德化陶瓷造型與裝飾明顯地看到受商、周青銅器和玉器的影響,同時還有明代宣德爐的意味,特別是爐的造型和裝飾更為顯著。德化陶瓷優秀的傳統造型筒形雙螭壺、獅首筒形瓶、象耳弦紋尊、犀角杯等,都是其他產區很少見的獨特的樣式。
白瓷代表
宋代早期的產品主要是青白瓷,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逐漸發展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質如脂似玉,創造了獨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視為中國白瓷代表。其裝飾工藝主要有刻、畫、印花和堆貼印花裝飾刻花也稱畫花。
德化白瓷具有質地潔白、細膩如玉、釉面光滑、擊聲如磬的特點,故有“中國白”之稱。其特製的薄胎產品,薄如蟬翼,精美絕倫。德化民間雕塑藝人將雕塑與瓷藝結合,擅長製作白瓷觀音,所做白瓷觀音儀態生動,是舉世公認的白瓷珍品。
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華麗,而是追求單純、素潔、典雅之美,對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認識,設計定位與取向是準確的,充分顯示著歷代匠師們的創造智慧。
如果說景德鎮窯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稱著於世,德化白瓷則是以乳白色為主,釉層腴潤,光色如玉,顯示著冰清玉潔的特質,蘊涵著耐人尋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化瓷觀音鑑別絕招
1、傳統工藝的制模與現代工藝的制模方式是不一樣的。在明清時代,坯體脫模,一般被分解為頭部、身體和底座三個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別切割成前後兩個片塊。由於是合模製作,一般高度在10釐米以上者,除頭、手等部件系合模後插入外,內底應是透空的,有明顯的連線痕跡。如發現內裡中空而底部封平或封平後又開小孔者,則必定是採用現代注漿工藝成形的仿品。真品用合模製作,模子的連線處,必然留有擠壓瓷泥調整的痕跡。明代藝人常用手捺,在內裡可見手捺痕跡。清代以後除手捺外又常可見以刀具推擠的痕跡。也有仿品為掩蓋注漿之痕,在內裡過多塗泥,造成胎體過於厚重。而真品厚薄適中,內空適體。
2、由於古代燒製技術不如現代,特別是明代的作品在燒成後,常在作品的下部或背部留有一些窯裂之痕。因此,凡無窯裂又從頭到腳完美無缺者,即可存疑。有些仿品,故意製造假裂痕,則可從裂縫的自然與否和縫內有否流釉等方面去辨別。真裂縫裂口自然,而且縫內無釉。假裂縫則反之。
3、看胎釉很重要。德化窯胎質緻密,透光度良好,俗稱糯米胎”。但由於是人工淘洗,再精細,在放大鏡下也能見有微小顆粒。而現代淘洗使用機器研磨,瓷土呈粉末狀,因此,如遇胎質過分精細者,要慎重。明代德化窯白瓷的釉水系獨具特色的乳白釉。這種釉色勻薄純淨,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對光照看,釉中隱現乳白或微透粉紅,後者尤其名貴,因此,有豬油白”、象牙白”中國白”之美稱。到了清代至民國初期,因原料配比發生變化,釉色在白中微閃青色,但仍然是光潤明亮的。現代仿品的釉色常作乳黃或米黃,且滋潤度較差,沒有玉質感,仔細觀察,容易鑑別。
4、鑑別是否大師之作,不能僅據印鑑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師的印鑑有一定的制式,因此,要熟悉不同大師印鑑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師的印鑑反而常常顯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別制式的印鑑且十分清晰者,須小心對待。在胎釉、製法均驗證過之後,要特別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韻。明代大師的創作,人物比例非常準確,面相豐腴圓潤,神情生動,儀態慈祥善良,刀法圓熟流暢,衣褶處理飄逸如真,幾乎挑不出一處毛病;清代大師的瓷雕人物,上身稍顯瘦削修長,面相以長圓居多,五官神韻也較明代稍遜。衣褶綬帶的做法也有不同,明代是貼身的,到了清代,則改為懸空飄動,如行雲流水,應該說是一種發展創新之舉。仿品則最易在這些方面露出馬腳。
德化瓷和景德鎮瓷的區別
1、製作方法的不同
德化瓷器一般為低溫燒製,燒製速度較快,成品色澤亮麗;而景德鎮瓷器一般是高溫燒製,燒紙時間長,其成品色澤持久,少有變色,褪色情況,並且易於清洗。
2、用料及外觀的不同
表面上只是因為二者產地不同,但實際上是因為兩地製造瓷器的原料不同,使得燒製的成品給人的視覺感受不同。德化瓷器 ...
德化瓷和景德鎮瓷的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起源不同、產地不同、特點不同。
1、兩者的起源不同
德化瓷的製作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它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世界,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景德鎮生產瓷器的歷史源遠流長,唐代燒造出潔白如玉的白瓷, ...
福建歷史文化的驕傲,德化窯的特點
自古以來我們生活中有著很多無法割捨的東西,當你不在乎它的時候,它會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可當你失去它的時候,你才會瞭解它對你的生活有多麼重要。
那麼,本期瞭解德化瓷器德化窯的特點。
德化窯位於福建省德化縣,其始於宋代,明代得到很大發展,以燒造白瓷著稱。其“象牙白”可與明永樂時景德鎮創燒的甜白瓷相媲美。 ...
德化窯白瓷鑑定要領,搞定名粹就這麼簡單
至今在歷史文物上儲存的大多都是一些字畫以及燒製而成的瓷器。瓷器最為出名的就是出自於“瓷都”景德鎮,不過在不同地區的瓷器也有著很多當地的特色。
那麼,本期學習德化瓷器鑑定要領。
瓷土和釉料中都含有一定的氧化鐵,氧化鐵經過1300度高溫焙燒後,會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青色,但如果胎土和釉料中所含的鐵元素含量 ...
燒瓷技術哪家強?德化瓷燒製技藝詳解
德化陶瓷是中國陶瓷界中的佼佼者,德化也是中國十大主要陶瓷產區之一,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產生,在明代時期達到頂峰,而德化瓷燒製技藝作為漢族傳統的手工技藝,現在面臨失傳,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德化瓷燒製技藝特點。
還想要了解》》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德化瓷燒製技藝是漢族傳統手工技藝。福建省德化縣是中國陶瓷文化的 ...
德化瓷的新老如何鑑定?全部靠肉眼
瓷器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至今仍有許多瓷廠還在建設,可傳統的瓷窯卻已經漸漸離開了我們的實現。德化瓷至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德化瓷從古至今的新老如何鑑定?
那麼,本期德化瓷器一起來了解吧!
德化白瓷是我國著名的瓷器,它是在宋代創燒的,興盛於元、明兩代,特別是明代,明代的德化白瓷非常有名,被法國人稱為“中國 ...
享譽國內外的瓷器,德化瓷器圖片欣賞
德化陶瓷享譽國內外,也是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德化陶瓷發展至今,也有很多的德化瓷器大師,他們對德化瓷器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也都有拿手絕技。本期的德化陶瓷帶你欣賞德化瓷器圖片。
蘇勤明作品《木蘭從軍》
蘇勤明作品《和平萬歲》
蘇勤明(1910-196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