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一府六縣指徽州府所轄的六個縣:歙縣、黟縣、績溪、婺源、祁門、休寧。徽州古稱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為徽州,但所轄六縣並未變動。此六縣之地元代稱徽州路,明清時稱徽州府,因徽州府的建制歷時最久,因而又稱為一府六縣。
徽州,簡稱"徽",歷史地理名稱,古稱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歙縣徽城,前四個縣現屬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徽州一府六縣指徽州府所轄的六個縣:歙縣、黟縣、績溪、婺源、祁門、休寧。徽州古稱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為徽州,但所轄六縣並未變動。此六縣之地元代稱徽州路,明清時稱徽州府,因徽州府的建制歷時最久,因而又稱為一府六縣。
徽州,簡稱"徽",歷史地理名稱,古稱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歙縣徽城,前四個縣現屬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古代徽州府轄六縣分別是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
古代徽州府即徽州,簡稱徽,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
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縣設徽州專區,隨後遷往屯溪市,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
徽州四大古鎮:休寧縣屯溪鎮、休寧萬安鎮、黟縣漁亭鎮、歙縣深渡鎮屯溪鎮。
屯溪古鎮坐落在黃山市中心地段,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北依四季蔥蘢的華山,南伴終年如藍的新安率水。老街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是目前中國儲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步行商業街。
萬安鎮位於黃山市中心城區以西15公里,屬於休寧縣。休寧縣萬安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中心建制鎮、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千村百鎮”示範鎮、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
漁亭鎮位於東經,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東臨休寧縣齊雲山鎮、南枕祁門縣鳧峰鄉、西依祁門縣金字牌鎮、北靠黟縣碧陽鎮。據《黟縣誌》載,漁亭為新安江水運最西的碼頭,自古為湖廣與江浙貨運的中轉站之一,有“七省通衢”之美譽。
深渡鎮位於歙縣東部,屬於歙縣管轄。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當年的徽商就是從這裡下江南,開始他們的經商旅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