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崔顥的故事:
崔顥黃昏登上黃鶴樓,由孤獨產生濃烈思鄉情,作出千古名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旅美畫家楊令弗87歲時寫下兩封信,要章行嚴先生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轉交我國領導人,要求將骨灰故鄉太湖,並將儲存的文物字畫悉數送回組國以報祖國哺育之恩。
2、陳嘉庚的故事:
愛國華僑陳嘉庚 1874年10月21日,陳嘉庚誕生在福建同安縣集美鎮一個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隨父去南洋經營工商業,先後開辦了30多個工廠,100多個商店,墾植了橡膠和菠蘿園10000多英畝,僱傭職工達到幾萬人,可謂家資萬貫。但身居海外的他卻念念不忘祖國。早在青年時期,陳嘉庚就決心獻身報國,救民於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會,剪去長辮,置身於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後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募捐20多萬元。辛亥革命失敗後,陳嘉庚認為只有提高國民素質,才能挽救勞苦大眾於水火,因此他大力興辦教育。他在家鄉集美陸續辦起中小學、師範、商業、水產、航海、農業等許多學校。1921年,他又創辦了廈門大學,這是當時福建省唯一的大學。僅1921年到1937年這16年中,他就負擔了廈門大學的開辦費和經常費達400萬元。他逝世前在國記憶體款共300多萬元,全部捐獻給國家,用作發展教育事業。他一生為教育事業捐獻的錢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他經濟困難的時候資助的,當他辦的公司已經被迫停業的情況下,他仍向銀行借款,來維持學校的生存。毛澤東曾讚譽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3、周恩來的故事:
“現在,我們奪取了全國的勝利,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他的講話最後被一陣熱烈的掌聲淹沒。 7年後,他在西花廳接見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時又說: “是啊,我何嘗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園新村時,有一回夢見自己又在文渠裡划船,醒來後便想,將來全國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這些年多少事情等著我去做。有時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難遣的煩惱,緊張得飯都顧不上吃,覺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約幾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爬爬鼓樓(即今鎮淮樓),放放風箏……” 王汝祥雖然能體會周恩來的話,但仍不忘臨來時縣委常委們的囑託:您老也要注意休息,工作再忙,有時間也要回家看看啊!” 周恩來微笑著回答說:“老王,你是‘父母官’,我心裡話對你不隱瞞,我講個故事你聽聽,你給裁判裁判:有這麼一個擺渡的,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把船劃到河中心,這時,他感到很疲勞,而對岸是旅客很嚮往的地方,你說,這個擺渡的該怎麼辦?” 是的,在周恩來的心目中,他只是個擺渡的艄公,他要拚命“搖櫓”,把全國人民載向富裕的“彼岸”,那麼,他也就只能舍“小家”而顧“大家”了。 周恩來思念家鄉,多次說過自己要回家看看。為此,淮安縣領導曾悄悄修繕了他的故居,並拓寬了南門大街等城區主要幾條街道,維修了他放過鴿子的鎮淮樓、攀登過的文峰塔,還疏浚了他劃過小船的文渠。然而,這樣的準備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沒有回來。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淮安人傳起了周恩來曾在飛機上看過淮安的故事。 一說是1956年,周恩來的八嬸楊氏去世時,周恩來為報答老人家當年的撫育與監護之恩,在無法回家奔喪的情況下,曾專門乘坐飛機飛臨淮安上空,在淮安師範的那段城牆上扔下一封祭嬸母的信。為此,當年的淮師學生還被學校領導組織起來去尋找這封信。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一說是1958年大躍進時,淮安的林集公社聯盟大隊獲得全國農業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加之那年夏天王汝祥副縣長進京當面請他,所以周恩來專門乘飛機飛臨淮安上空,在飛機上向家鄉人民揮手。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抒寫了詩人“辭親遠遊”,仗劍出蜀的見聞感受。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前六句寫舟行江上的遠觀近察,著重描繪荊楚古國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結尾兩句抒寫故園之思。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直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
思念家鄉的詩句 思念家鄉的古詩有哪些
思念家鄉的詩句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2、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兩漢樂府《悲歌》)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楚辭·九歌《少司命》)
14、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5、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6、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南唐·李煜《相見歡》)
18、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1、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2、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杜牧《贈別》)
23、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唐·杜牧《贈別》)
24、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北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25、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思念家鄉的古詩有哪些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3、《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4、《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5、《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思念家鄉的秋,漫山遍野的山菊花在豔陽下競相開放,山菊花的種類很多,我們這裡要數碎金子似的和綠寶石似的獨佔鰲頭,秋風吹過,送來醉人的芳香。
2、思念家鄉秋那油菜,那小麥便悄悄地鑽出來,它們排著整齊的佇列站在金色的土地上,就像哨兵那樣忠於職守,護衛著生它養它的金色泥土。
3、思念家鄉的秋,你是一副 ...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莫愁前路無知己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作者:李白)
海上望明月,天涯共此時。(作者:《望月懷遠》張九齡)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者:蘇軾)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杜甫;(作者:李商隱)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作者:胡挺)
...
1、《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2、《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1、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2、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少司命》)。
3、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4、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 ...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瑕《江樓感懷》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4、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5、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