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碎片:秦朝何以滅亡?
思想碎片:秦朝何以滅亡?
秦朝疆域
自秦始皇一統中國,中國就進入了帝國階段。所謂帝國有兩層含義:第一,一個國內只有一個皇帝,國家是統一的;第二,對於四鄰而言,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絕對是主控力量。這兩個條件合在一起的時候,中國的帝國就是天下帝國。理論上天下帝國沒有邊界,邊緣和核心的關係只有遠近,沒有敵我。但實際上,當時的中國還是有不屬於它管轄的鄰居,尤其是北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很少被納入中原的管轄體系,更常見他們向中原挑戰,侵入、征服甚至統治了中原。著名的五胡亂華 和金、元王朝,就是較為顯著的例證。
直到秦帝國的出現,才真正為中華大帝國的核心劃下基本的疆域。我們有時候稱之為中原,可是中原的範圍常常會改變,實際上中原的核心又時時轉移。不過,以中國和歐洲的大帝國來對比,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中國有一個相當固定而且堅實的核心。因此,中國對外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地理單位,往往這核心本身比任何一邊的邊陲之地都要廣袤富足很多倍。這麼龐大的核心,自然有它自己的引力,核心可以抓住邊緣,邊緣則很難挑戰核心的地位。
秦和兩漢應該是一個連續體,不必當做三個朝代來看待。正所謂“漢承秦制”,秦帝國建立了龐大帝國的內建系統,包括道路系統和官僚體系,兩者都被漢帝國繼承。秦帝國的內建系統是從上而下、從核心向外緣擴散的。就秦朝的郡縣制度來說,從考古發掘統計出來的資料可以發現,甚至最小的縣城的縣長或縣令,往往是由秦帝國軍隊的中下級軍官轉任,中央的命令可以從上到下傳達到地方,效率相當不錯。秦帝國的道路系統,在中原地區是兩橫兩直四條主幹道,然後以此為基礎對外展開若干條輻射線。這樣的內建系統,傳達命令效率很高,得到神經末梢回饋訊息的效率卻有所不足。整體而言,秦帝國在秦始皇時代,運轉並沒有太大困難。
秦王朝築長城、開直道 、建宮殿和陵墓,再加上戍守邊疆的兵役,用盡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力量。秦始皇在世時,由於他常常巡視各處,可能還可以得到地方的訊息。秦始皇一死,包括六國之後裔和陳勝、吳廣、劉邦這一類農民在內的起義風起雲湧,中央根本無法得到預警,也無法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所以這一短命的王朝,它的興盛是由於三代經營,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戰爭機器。但這並不是一套很好的管理體系,在資源力量用盡之時,中央完全無法應付,龐大的帝國就垮下來了。秦代的興和衰,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思想碎片:漢朝何以滅亡(二)
東漢疆域
東漢是西漢貴族的復辟,可是有一些相當重要的改變。這個王朝的核心地區和西漢王朝的核心地區, 基本上是一樣的。精耕細作的農業制度,經過西漢的發展,構成中國經濟的基本形態。這種經濟制度,最重要的資源是勞動力,以此來調動資源和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這種制度建立在完善的道路系統上。靈活的 市場交換,施行察舉制度的文官系統,在東漢發揮了更靈活的訊息回饋作用。
漢代的地方層次,因此有相當大的自治空間。可相對而言,這並不是民主制度意義上的自治,必然造成地 方勢力集團的膨脹。漢代地方的巨室大族,就是這種地方勢力集團,可能延續好幾代。於是,本來可以有 助於中央地方平衡的機制,卻轉變為地方力量的坐大。再加上中央為了強化對地方的控制,在郡的上面添 上了一層監督郡縣的“州部”,可是“州部”權力的制度化,反而使每一個州有足夠的資源和力量分割中 央的權力。發展到後來,十三個州就不再是代表中央來控制地方,而是挾制地方,挑戰中央。
東漢的外患也是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留在草原的南匈奴,本來和漢朝相當友好,可是在西部又出現新的 力量。在河西走廊一帶一直到青海大草原,出現了一些不太大的部落,當時稱為羌人,他們正好扼住絲綢 之路的交通要道,對漢朝的國際貿易及漢朝與西域的交通都形成威脅。這一批人數不多的羌人,並沒有很嚴密的組織,卻為漢朝增加了不少困擾。
可能由於氣候改變的關係,草原上的民族(包括匈奴)慢慢地向南移動;核心地區的漢人,也許因為人口增加,也許因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動。另外一個可能性是當時中國東方和中南部出現長期的瘟 疫,究竟是什麼疾病現在已經不清楚,至少可以判斷的是天花和某種從中亞傳入的不知名的疾病,除此之 外還有多種疾病共同作用。這些疾病在氣候比較溫和與潮溼的地區蔓延很廣,維持很長時間,造成人口的 大量變動,少數民族地區最受影響。在東部和中部的漢人地區,可能因為死亡的威脅,人們都想逃避,於是侵入今天湖南、江西直到廣東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地,造成許多糾紛。漢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武裝力量, 一方面企圖制伏羌人,另一方面也想開啟南方。帝國的資源,因為這兩項持續很久的戰事,也頗為緊張。
前面說過,十三州部的逐漸獨立,使中央能夠運用的資源相對減少,以至於西面和南面本來規模不大的戰爭,卻使得中央政府疲於奔命。兩漢對比,制度上一點小改變,就可以使得帝國承受壓力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
從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全球氣候發生變化,與以往相比各處都變得更為寒冷,在中國北方地區寒冷氣候出現得更早。東漢中期幾次大規模打擊匈奴的時候,恰逢北方溫度劇降,以至於匈奴人大批的牛羊死於大雪,連牛犢、羔羊都接不上明年的春天。同樣寒冷的西北地區,羌人和其他的少數民族也大量滲透進入漢族地區,甚至取代了當地居民,其根本原因也是氣候變化。所以在東漢末年,西部邊防軍董卓跋扈, 啟動了東漢的崩潰;而中原東部,在今天山東、河南和蘇北地區爆發的黃巾軍起義,卻是宗教教派發動的 大規模變亂。這一地區,在中國也是比較寒冷的地方。稍微南部一點的百姓可以向更南移動,而這些華北的老百姓,後面有北方少數民族的壓力,前面無路可走,又有宗教信仰作為結合的動力,於是大規模的“ 黃巾之亂”爆發了。
思想碎片:唐朝何以滅亡?
唐代疆域
唐朝的覆亡,是個漫長的過程。中唐以後,中國在西方的事務上不再能以天朝上國的姿態應對了。面對這些強權,唐朝重臣李泌的政策是遠交近攻,在這三個西方大邦之間,聯結兩個打一個,聯結一個打兩個,採用的是十足的國際政治手腕,不再是以大帝國的姿態君臨天下。
唐代的對外貿易十分活躍,陸路有許多說粟特語的商人經過絲綢之路往返販賣,他們也有不少在中國落戶生根。唐政府對他們的管理方式是委派他們自己選舉的“薩寶”管理內部事務,有點像今天外國僑民的領事官,只不過是他們自己選舉的領袖而已。這種處理外朝事務的方式,從唐朝一直延續到清朝。同樣地,經由海道出入中國的海商,大多數是阿拉伯人或猶太人,唐政府也是讓他們的宗教領袖管理這些居住在中國的大批外商人戶。這些制度又一次說明了一國多制的管理形態和傳統的天下國家相當不同。
而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沒有安定過,不過唐朝真正走向滅亡,應當是唐末的大規模農民戰爭導致的。在“黃巢之亂”前後,發生過不止一次的大規模農民戰爭及農民叛亂,通常是因為農民活不下去了。唐末的氣候並不寒冷,照說不應該有過不下日子的情形,也只能是因為課稅太重,而政府上層不瞭解民情,百姓實在沒法忍受的時候,才會鋌而走險起來造反。前面我們講到漢朝統治結構的中央神經系統和末梢神經的對應關係,唐朝雖然已經有了科舉制,吸收了大批民間的才智之士進入政府,但是唐朝終究還是一個貴族統治的社會。《二十四史》只有唐史部分有所謂的《宰相世系表》,這說明唐朝政府的上層是由一小群貴族長期壟斷的,那些來自民間的科舉進士,其中不少也是貴族的子弟。更何況,科舉出身的寒士很難真正進入決策階層。另外一方面,唐朝的地方官員在迴避本籍的制度下都是外來者,對地方情形並不瞭解,而且又經常更換職務。因此,漢代地方官員可以承擔的回饋資訊的職能,在唐朝並不能實現。於是,小亂變成大亂,大亂連續不斷,那麼龐大輝煌的朝代,也就在農民的鋤頭和鐮刀下,分裂成許多小國。
唐朝的制度並不是一條鞭到底的中央集權,對於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治理方法,甚至於不同的容忍方式。同時,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在唐初似乎是統一了,但是實質上“南北朝”的劃分並沒有完全消失,“安史之亂”以後,雖然南北都在一個政府的法理統治之下,但南北之間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其實相當不同。這個南北的差異,在中國的後世歷史上延續不斷,只是程度的強弱不同而已。我們一直以唐代和漢代相比,我個人曾經說過,漢代厚重,唐代宏大,“厚重”可以說是充實的一塊,“宏大”卻是鬆弛的一片,漢唐的發展,終究是不一樣的。
思想碎片:河圖與洛書(先秦篇)
《周易·繫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千百年來,人們在論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符號時,河圖洛書總能名列其中。然而,河圖洛書的原始形態是怎樣的,經歷了哪些演變與改造,為什麼發生這些變化,卻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河圖洛書的源流與嬗變,遂成為中國文化和思想史上有爭議的話題之一。先秦時代的 ...
思想碎片:孔子說過“人之初,性本善”嗎?
《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後半段是孔子說的,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是誰說的呢?孔子沒說,孟子也沒說,荀子明白主張“性惡”,更不會說了。這句話其實是宋代人說的。我們不談哲學史上的複雜問題,單看這句話,立刻可以察覺“人性本善”的概念有兩大盲點:一是在經驗上缺乏佐證。試問 ...
思想碎片:公孫龍的《指物論》
大家都聽說過“白馬非馬”的故事,而講這個故事的公孫龍,有一本著作叫《指物論》。這本書寫的十 分高度抽象,兩千多年來解雖讀者甚眾,但眾說紛紜,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最難懂的一篇文字。近百年來,由於有了西方哲學包括邏輯學作為比較物件和解剖工具, 《指物論》的解讀有了很大進步,也仍未能完全解開《指物論》的謎團。 ...
思想碎片:被誤讀的“刑不上大夫”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法律的標準常常是一件不僅神聖而且神秘的事情。有很多案子的判決會讓他們感到 看不懂。比如一個貪汙犯,貪了幾百萬,甚至千萬上億,結果判的年限並不很長。一個小毛賊,偷了10萬塊,就叫“數額特別巨大”,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有人說說這是“我們幾千年的封建傳統‘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在作祟 ...
思想碎片:“始作俑者”是誰?
我們日常生活常常用到“始作俑者”一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這個 詞最早出現於《孟子》中,其中引用了孔子的話。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所謂俑,就是一種用某種材料製作的與人非常相似的陪葬品,今天我們最熟悉 的莫過於秦始皇兵馬俑了。
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 ...
思想碎片:孔子和孟子不一樣
一直以來,提起儒家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孔孟之道,似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但事實上,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施蟄存先生就曾提出過孔孟思想是被後人“捏合”在一起的,其實他們的思想並非一致。
施蟄存先生說:“孔孟思想,是一種思想,還是兩種思想?天下沒有兩個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畢竟還是 ...
思想碎片:學不可以已
荀子是稷下學宮儒家的一位大師。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稷下學宮度過的。他受學於稷下,成長於稷 下,成熟於稷下,並最終成為稷下學宮中最負盛名的領袖人物。他立足於儒道,匯通百家之學,成為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 載:“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