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5日,唯一一個日本遣唐使墓誌在日本東京展出,日本天皇親臨參觀。這方墓誌重見天日之後,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遣唐使的研究熱潮。墓誌的主人是井真成,當年他隨著日本第九次遣唐使的船隊來到中國的時候,還是個19歲的青年。
與井真成一道而來的還有日後成為李白摯友的阿倍仲麻呂,以及下道真備和大和長岡等人。他們都是日本中層官僚的子女,經過嚴格挑選,學識、樣貌都達到才俊的標準。井真成在這方墓誌上被形容為"才稱天縱"。然而天才總被老天妒,公元734年,這位才能出眾的遣唐使,因病死於長安,享年36歲。
公元623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六年,隋朝時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學問僧惠齊、惠光,藥師惠日、福因等人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回到日本。歸國後,他們上奏推古天皇:"留於唐國學者,皆學以成業,應喚。""大唐國者法式備定之珍國也,常須達。"意思是說留學於唐國的學者,都已經學習有成,應該召喚回國。而且大唐國是一個少有的法律完備的國家,我國應該常派人去學習。
在這些學問僧的不斷建議與努力下,公元630年,即唐貞觀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王朝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從這年開始到895年的260多年間,日本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沒有成行的有3次,實際成行的16次。但是有一次遣唐使只到了朝鮮半島,而其中有兩次是作為送回唐朝專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遣唐使久久未歸而特派使團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實際上名副其實的遣唐使一共12次。
日本第一次派出的遣唐使團由正使犬上御田鍬和副使惠日率領,這兩個人都曾有入隋的經歷,對中土事務非常熟悉。遣唐使團於631年11月抵達唐朝首都長安,唐太宗接見了使團成員,並於第二年派新州刺史高表仁為使臣護送回日本並進行回訪。隋朝時留在中國的學問僧靈雲、僧旻、留學生勝鳥養等人也隨使團返回闊別已久的故鄉。
得知唐使回訪的訊息後,舒明天皇非常重視,馬上組織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團,率32艘船隻,在難波津歡迎唐使的到來。然而,高表仁登岸後卻與舒明天皇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高表仁要求"天皇下御座,面北接受唐使國書",舒明天皇無法接受這個要求,雙方相持不下,最後高表仁沒有遞交唐太宗的國書,而是立刻回國。回國後高表仁受到了唐太宗的嚴厲處分,不僅被罷免了官職,而且被罰沒兩年俸祿。史書評價他"無綏遠才"。
653年,孝德天皇派出了120人的赴唐使團前往唐朝。在這艘船上,有著名的學問僧道昭。道昭來到中國,拜玄奘法師為師,學習佛教的經、律、論,後成為日本的一代高僧。次年,孝德天皇又派去遣唐使經朝鮮半島到長安朝貢。這次使團的副使依然由第一次遣唐使副使惠日擔任,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惠日是一位很有貢獻的人物。
659年9月15日,齊明天皇派出的遣唐使團中由正使率領的船隊在海上遭遇暴風,漂到中國南海的一個島上。這次暴風奪去了大部分人的生命,只有5個人偷了島上漁民的漁船到了中國的括州(今浙江溫州一帶)。而由副使率領的船隊於9月22日順利抵達中國,並於10月15日乘坐驛站的車輛駛往京城長安。途中得知唐高宗正在洛陽,便掉轉方向來到洛陽向唐高宗朝貢。與這位副使同來的還有北海道一男一女兩個阿依努人。阿依努人向唐高宗敬獻了一張白鹿皮、三張弓、八十枝箭。
早期遣唐使到中國的航海路線主要是沿朝鮮半島的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東南岸南行,跨過渤海灣後在山東半島的登州登陸,再由陸路前往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公元670年到760年這近百年間改由從九州島南下,沿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然後向西北橫跨東海,最後在揚州登陸。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危險性較大。從760年以後到停止派遣遣唐使前,航行路線改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西南橫渡東海,在明州(今寧波)登陸,然後轉由大運河北上。
遣唐使團的規模初期只有一二百人,到了中後期,人員增至500餘人,最多一次曾達到651人。遣唐使團除了大使、副使等官員外,還有各類隨從,而且每次都會帶有若干名留學生和學問僧,這些人大多是日本通曉經史、才幹出眾的第一流人才。尤其是留學生和學問僧,均為國內的優秀人物。遣唐使團抵達唐境後,地方官員馬上安排他們的食宿,然後上奏朝廷,而後派專差護送使團正、副使進長安,由內侍引導面見皇帝,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給使臣授爵賞賜。
260多年的遣唐使活動,推動了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也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文化與生活。遣唐使歸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制,如《大寶法令》就是以唐律令為規範制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制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養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革禮儀,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連曆法、節令也積極仿效中國。
公元895年,菅原道真向宇多天皇呈上《請令諸公卿議定遣唐使進止狀》,請求停止派遣遣唐使團。宇多天皇採納了他的建議。
日本終止派遣遣唐使,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遣唐使耗費巨大,唐朝政局動盪不安以外,經過近300年對唐文化的吸收與消化,日本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改革,對大唐文化學習的需求已不像最初那樣迫切。在擺脫了來自中國的文化影響後,日本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國風文化。
秦朝疆域
自秦始皇一統中國,中國就進入了帝國階段。所謂帝國有兩層含義:第一,一個國內只有一個皇帝,國家是統一的;第二,對於四鄰而言,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絕對是主控力量。這兩個條件合在一起的時候,中國的帝國就是天下帝國。理論上天下帝國沒有邊界,邊緣和核心的關係只有遠近,沒有敵我。但實際上,當時的中國還是有不屬於它管轄的鄰居,尤其是北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很少被納入中原的管轄體系,更常見他們向中原挑戰,侵入、征服甚至統治了中原。著名的五胡亂華 和金、元王朝,就是較為顯著的例證。
直到秦帝國的出現,才真正為中華大帝國的核心劃下基本的疆域。我們有時候稱之為中原,可是中原的範圍常常會改變,實際上中原的核心又時時轉移。不過,以中國和歐洲的大帝國來對比,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中國有一個相當固定而且堅實的核心。因此,中國對外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地理單位,往往這核心本身比任何一邊的邊陲之地都要廣袤富足很多倍。這麼龐大的核心,自然有它自己的引力,核心可以抓住邊緣,邊緣則很難挑戰核心的地位。
秦和兩漢應該是一個連續體,不必當做三個朝代來看待。正所謂“漢承秦制”,秦帝國建立了龐大帝國的內建系統,包括道路系統和官僚體系,兩者都被漢帝國繼承。秦帝國的內建系統是從上而下、從核心向外緣擴散的。就秦朝的郡縣制度來說,從考古發掘統計出來的資料可以發現,甚至最小的縣城的縣長或縣令,往往是由秦帝國軍隊的中下級軍官轉任,中央的命令可以從上到下傳達到地方,效率相當不錯。秦帝國的道路系統,在中原地區是兩橫兩直四條主幹道,然後以此為基礎對外展開若干條輻射線。這樣的內建系統,傳達命令效率很高,得到神經末梢回饋訊息的效率卻有所不足。整體而言,秦帝國在秦始皇時代,運轉並沒有太大困難。
秦王朝築長城、開直道 、建宮殿和陵墓,再加上戍守邊疆的兵役,用盡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力量。秦始皇在世時,由於他常常巡視各處,可能還可以得到地方的訊息。秦始皇一死,包括六國之後裔和陳勝、吳廣、劉邦這一類農民在內的起義風起雲湧,中央根本無法得到預警,也無法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所以這一短命的王朝,它的興盛是由於三代經營,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戰爭機器。但這並不是一套很好的管理體系,在資源力量用盡之時,中央完全無法應付,龐大的帝國就垮下來了。秦代的興和衰,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周易·繫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千百年來,人們在論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符號時,河圖洛書總能名列其中。然而,河圖洛書的原始形態是怎樣的,經歷了哪些演變與改造,為什麼發生這些變化,卻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河圖洛書的源流與嬗變,遂成為中國文化和思想史上有爭議的話題之一。先秦時代的“河圖洛書”,原本是為了應證帝王統治合法性的祥瑞和證據;至兩漢以迄宋元,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需要下,人們對其作了種種推演和改造,“河圖洛書”遂演變成“龍馬負圖,神龜貢書”,如同神話般的傳說故事及圖讖之說,並日益圖式化和玄理化。河圖洛書的嬗變不僅對於古代易學、儒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而且對政局興衰、朝代更替和人們的文化生活也產生了諸多影響。 先秦時代,《尚書》、《論語》、《易傳》、《墨子》和《管子》等經典文獻中都留下了有關河圖洛書的記載。《尚書·顧命》中提及“河圖”時說:“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這句話按照東漢鄭玄的解釋是說,陳列在東序的“大玉、夷玉、天球”,此“三者皆璞未見琢治,故不以禮”;對於“河圖”,鄭玄說是“器名之河圖,圖出於河水,帝王聖者所受”。據此可知,《顧命》篇中的河圖是一種金石之類的國寶,作為祥瑞之兆由帝王所受,並無後世所謂“龍圖出河”之義;《尚書》中,被後人傳為與洛書有關的記載是《洪範》篇。然而據考證,《洪範》篇的產生是在周武王伐紂勝利之後,箕子向武王詳細闡述洪範九疇,即治國的九種大法,亦與“神龜出洛”之說不同。可見,《尚書》中所記載的“河圖”與“九疇”,與後人所理解的“河圖”與“洛書”有很大的出入。 《論語》中有關河圖的記載,即如《子罕》篇中所云:“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從字面來看,“鳳鳥”是一種神鳥,可謂吉祥之物;而依《尚書》所說,“河圖”是一種金玉之器,亦可謂國寶之物、吉祥之兆。孔子此時此刻深深地感到:鳳鳥不再到來,河圖也不再出現,那麼,我的使命不也快要結束了嗎?孔子立志行道而道不行,這段話當是其自感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而發出的喟嘆。 《易傳》中涉及河圖洛書的是《繫辭上傳》,“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是說,天生蓍龜等神物,聖人用它來創立卜筮的法則;天地出現日月四時之變化,聖人依據它而確立了陰陽觀;河出龍圖、洛出龜書之祥瑞神物,聖人取法它來創制“易”道原理。“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一句中,“河圖洛書”究竟指代什麼?聖人依其所“則”的又是什麼?前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聯絡全文來看,“河圖洛書”指的仍然是蓍龜之類的祥瑞之物,聖人取法它來創制《易》卦,只有如此理解,才能把前後意思說得通。 《墨子》有曰:“河出綠圖,地出乘黃,武王踐功。”“綠”通“籙”,故“綠圖”與符一樣,亦為帝王受命之物。“乘黃”據考是一種神馬之名。因此其意是說,周文王滅殷興周是天命所歸,故有“河出綠圖,地出乘黃”之瑞兆,武王應天之命,終於伐紂成功。此外,在《管子·小匡》篇中,還提出“河出圖,雒出書,地出乘黃”等三祥之物,亦皆具祥瑞之義。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先秦時代的河圖洛書雖然具體形式尚有爭議,但其作為一種聖王接受的祥瑞之物,大體是不會錯的。這一時期有關河圖洛書的記載還看不到後世的龍馬、神龜、伏羲以及種種具體細節,尚帶有原始圖騰的象徵意義。
《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後半段是孔子說的,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是誰說的呢?孔子沒說,孟子也沒說,荀子明白主張“性惡”,更不會說了。這句話其實是宋代人說的。我們不談哲學史上的複雜問題,單看這句話,立刻可以察覺“人性本善”的概念有兩大盲點:一是在經驗上缺乏佐證。試問 ...
大家都聽說過“白馬非馬”的故事,而講這個故事的公孫龍,有一本著作叫《指物論》。這本書寫的十 分高度抽象,兩千多年來解雖讀者甚眾,但眾說紛紜,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最難懂的一篇文字。近百年來,由於有了西方哲學包括邏輯學作為比較物件和解剖工具, 《指物論》的解讀有了很大進步,也仍未能完全解開《指物論》的謎團。 ...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法律的標準常常是一件不僅神聖而且神秘的事情。有很多案子的判決會讓他們感到 看不懂。比如一個貪汙犯,貪了幾百萬,甚至千萬上億,結果判的年限並不很長。一個小毛賊,偷了10萬塊,就叫“數額特別巨大”,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有人說說這是“我們幾千年的封建傳統‘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在作祟 ...
我們日常生活常常用到“始作俑者”一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這個 詞最早出現於《孟子》中,其中引用了孔子的話。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所謂俑,就是一種用某種材料製作的與人非常相似的陪葬品,今天我們最熟悉 的莫過於秦始皇兵馬俑了。
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 ...
一直以來,提起儒家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孔孟之道,似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但事實上,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施蟄存先生就曾提出過孔孟思想是被後人“捏合”在一起的,其實他們的思想並非一致。
施蟄存先生說:“孔孟思想,是一種思想,還是兩種思想?天下沒有兩個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畢竟還是 ...
荀子是稷下學宮儒家的一位大師。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稷下學宮度過的。他受學於稷下,成長於稷 下,成熟於稷下,並最終成為稷下學宮中最負盛名的領袖人物。他立足於儒道,匯通百家之學,成為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 載:“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此句出自《論語·陽貨》。這句眾所周知的名言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孔子歧視女性的證據,廣為傳頌。關於這句話的理解也有很多種解釋, 其中主要有兩種比較流行:
一、表述的是孔子的擇婿觀
有學者認為,在《論語·陽貨》這章裡,孔子沒有任何輕視女人的思想。這句話反映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