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韋編三絕: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把寫書的竹簡編聯起來,就叫“韋編”。
2、名垂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要先將新鮮的青竹烤乾,故稱史書為“青史”。
3、三墳五典: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
4、雕蟲小技: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型。
5、觥籌交錯:觥,古代的一種酒器;籌,行酒令的一種籌碼。
6、竹報平安: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
7、如喪考妣:考,父親;妣,母親。
8、伯仲之間:兄弟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
9、造福桑梓:桑樹和梓樹,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樹木。用以比喻家鄉父老。
10、六合之內:古指天、地、東、西、南、北,後來泛指天下。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原”。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經傳。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其中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堪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某個方面內容的經典概括,對後世影響持久而深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繼續發揮這種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進取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的“自強不息”這條成語,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經典概括。作為一種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自強不息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拼搏進取、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力量源泉。
1、送給。
例 :《詩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2、古代指以殉葬用品送葬。
例:《荀子大略》:貨財曰賻,輿馬曰賵,衣服曰襚,玩好曰贈,玉貝曰唅。
3、送走;驅除。
例:賈公彥疏:舊歲將盡,新年方至,故於此時贈去惡夢。
4、賜死者以爵位或榮譽稱號。
例:《後漢書鄧騭傳》:悝閶相繼並卒,皆遺言薄葬,不受爵贈。
成語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現在在父母的起名參考範圍裡是非常受歡迎的。成語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大都是因為其特徵有結構的固定性、意義的整體性等;所以取出來的名字好聽又具有內涵。那麼下面小編也整理了些成語中好聽的男孩名字,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中好聽的男孩名字現在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給男孩起名字,那麼不妨從成語 ...
七上八下、五花八門、四面八方、七零八落、四平八穩、亂七八糟、四通八通、十有八九、七嘴八舌、半斤八兩、胡說八道、七拼八湊、七言八語、德被八方、七病八痛、七開八得、四荒八極、七停八當、七推八阻、四亭八當、七顛八倒、瞎說八道。 ...
東拼西湊
釋義:東一點、西一點零零碎碎地拼湊起來,比喻零亂地加以拼湊。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因是兒子的終身大事所關,說不得東拼西湊,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帶了秦鍾到代儒家來拜見。”
用法:褒義,作謂語。
結構:聯合式。
例句:媽媽把家裡的碎布塊全找出來,經過一番東 ...
答案:漏網之魚。一個網子和兩條魚,表示魚從網眼裡漏出去了,因此該成語是漏網之魚。
解釋:從網眼裡漏出去的魚。比喻僥倖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出處:晉·陸機《五等諸侯論》:“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
近義詞:喪家之犬、亡命之徒、漏網游魚。
反義詞:網中之魚、甕中之鱉、一網打盡。 ...
1、順天應人。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2、應天順人。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出自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在而應乎人。”
3、順人應天。順應天命,合 ...
1、揚長而去:大模大樣的徑自走了。
2、春去秋來:形容時光流逝。
3、大勢已去: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
4、不知去向:不知道去哪裡了。
5、拂袖而去:形容生了氣,甩一甩衣袖走了。
6、拂衣遠去:振衣遠遠離去,指歸隱。
7、春來秋去:春天到來,秋天離去。形容時光流逝。
...
帶有士,卒字的成語有以下這些:
為德不卒:指沒有把好事做到底。瓦合之卒: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宿將舊卒:有豐富經驗的將領和士兵。過河卒子: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丟卒保車:比喻丟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無名小卒:比喻沒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