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8年中國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洪災。當年中國政府不得不分洪到長江流域和中部地區,以保護城市和長江沿岸的工業重鎮。位於湖北省東部的省會城市武漢情況尤其危急,武漢市被長江一分為二,很容易就受到洪水的衝擊。
2、1998年洪水較為猛烈的原因之一,就是降雨的時機和分佈不同以往。1998年降雨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覆蓋了華東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城市在一週內的降雨量竟然高達400毫米。
1、1998年中國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洪災。當年中國政府不得不分洪到長江流域和中部地區,以保護城市和長江沿岸的工業重鎮。位於湖北省東部的省會城市武漢情況尤其危急,武漢市被長江一分為二,很容易就受到洪水的衝擊。
2、1998年洪水較為猛烈的原因之一,就是降雨的時機和分佈不同以往。1998年降雨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覆蓋了華東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城市在一週內的降雨量竟然高達400毫米。
我國曆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是西漢的《汜勝之書》。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該書是他對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穫、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就現存文字來看﹐以對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的記載較為詳細。這些作物有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種。區種法(即區田法)在該書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書中提到的溲種法﹑耕田法﹑種麥法﹑種瓜法﹑種瓠法﹑穗選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科學的精神。
1、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是我國最早的韻書,但由於年代久遠,這本書已經散失;
2、《聲類》全書收字1520個,但是史書中很少有關於李登及其著述的《聲類》的相關資料的記載;
3、在《魏書•江氏傳》有記載說:“《聲類》十卷, 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區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韻書。”;
4、《隋書•經籍志》記載雲:“《聲類》十卷,魏左校尉李登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