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我國曆史上有記錄的高溫事件有那些+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高溫排行

我國曆史上有記錄的高溫事件有那些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高溫排行

  導語:今年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特點是開始時間早、結束時間晚,所以大家會熱得比較難受。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學習一下,我國曆史上有記錄的高溫事件有那些?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高溫排行。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高溫排行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高溫是44.4度,乾隆八年七月,北京城的平均氣溫達到40度,單日氣溫峰值出現在7月25日,最高氣溫達到44.4度。

  為了有直觀的感受,對比當前的高溫規定,目前我國規定“溫度超過40度不能從事露天作業”,當溫度超過40度後,每升高1度,對人造成的負擔都是巨大的。

  乾隆八年“熱災”造成什麼樣的災難

  據統計,關於乾隆八年極端高溫現象的記載有超過五十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山東、湖北、河南等多個地方。

  在《高邑縣誌》中記載“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也就是說,在中午的時候,由於高溫,鉛錫都已經失去原有的硬度,出現軟化現象,因缺水而渴死的人非常多。

  在《浮山縣誌》中記載“浮人在中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也就是說,當時浮山縣人當日中午還在做貿易,有人因為氣溫太高而熱死的。

  除了以上兩地縣誌之外,還有多處縣誌都有極端高溫情況的記載。在宋君榮的信中看到觸目驚心的數字,從7月14日到25日的十餘天時間裡,北京城中就熱死了1.1萬人。

  乾隆皇帝應對“熱災”的措施

  古代如果民間出現災難,百姓經常會歸咎於上天降下的示警資訊,因此在大災大難面前,皇帝歷來都會發布“罪己詔”,這次的熱災也不例外,乾隆皇帝向大清臣民頒發“罪己詔”。

  這份詔書被詳細記載在《清高宗實錄》中,大意是乾隆皇帝向上天檢討自己的施政過失,同時請求上天和大清百姓的理解原諒。罪己詔的最大作用是撫慰民心,因為天災很容易導致民間慌亂。

  乾隆皇帝也不能只在口頭上認錯,在實際行動上也積極幫助百姓應對熱災。在連續的高溫天氣之後,受熱災地區很快就出現旱災,導致百姓顆粒無收。

  根據《清史稿》記載“撥通倉米四十萬石賑直隸旱災”,也就是說乾隆皇帝調撥糧食分發到災民手中進行賑災,雖然乾隆皇帝的愛民之心很濃,但賑災糧經過層層剋扣,到百姓手中的實際上已經很少了。

  百姓除了要忍受天災之外,還要忍受人禍,因為有很多的不法商人藉機囤積飲水,高價售出。其實這樣的商人、這樣的做法在歷史上早已出現。

  在之前的旱災中,有這樣的記載“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因為乾旱導致對百姓水的需求非常大,商人藉機蓄水漲價,導致百姓連水都喝不起,最後“渴死者其眾”。

  其中也有商業專門囤積糧食,趁機大賺一筆,幸虧乾隆皇帝有意控制糧食價格,在此次熱災中糧食的價格倒是基本保持在合理範圍內。

  高溫天氣引發環境七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跟農業有關,高溫天氣會使得土壤的溼度、水分明顯地減少,這個在農業上叫做土壤墒情變得更差了。土壤容易乾裂,當然會影響農業的生長,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西南大旱,明顯可以看到很多農作物會受到明顯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會影響水的供應,現在明顯地在北方不少城市,比如石家莊、太原、大同,內蒙古這些地方,城市供水已經發生了短缺。如果高溫熱浪不斷髮生,供需矛盾將會加劇,必要時會採取嚴格的節水措施。1972年夏季大幹旱時,天津就有指令性節水措施。

  第三個問題,在東北等林業地區會引發更多的森林大火,高溫情況下如果再有雷電擊火,樹木本來很乾,空氣溼度很低,很容易產生森林大火。

  第四個問題是電力供應。現在用電都達到了高峰,這個高峰也是多年來沒有見到過的,好在電力部門已經有準備了,但是如果長時期的高溫熱浪,用電負荷會十分加重。

  第五個問題,是汙染問題。在長期的高溫熱浪下,很多內陸的湖泊,都會產生富營養化加劇,發生藍藻,水質汙染就會加重。前幾年太湖的藍藻和巢湖的藍藻,前期就是發生在高溫熱浪條件下,因而高溫會誘發水汙染。

  第六個問題,人體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室內溫差很明顯,從有空調的地方突然跑到一個很熱的地方,好像經過一道冷暖的交介面,人適應不了,會引發感冒等。最脆弱的群體是老人和小孩,因為他們抵抗力弱,主要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病,心跳要加速,呼吸也會加快。這些問題都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病引發的。2003年中歐夏季的持續高溫熱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據統計是500年一遇),有2萬人左右死於這次高溫中。

  最後要提到建築、交通的廣泛影響,建築工作環境更熱了,交通與道路也有問題。馬路表面溫度很高,也會使得公路產生相當的破壞等。

我國曆史上的科學家有哪些

  有很多,比如:

  1、張衡,東漢科學家,字平子,南陽人,畫出我國首張星圖,創造了渾天儀和地動儀。

  2、祖沖之,南朝宋齊間科學家,字文遠,范陽道人,擅長曆數,首次把圓周率準確推算到小數點後六位,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製成《大明曆》,造出指南車,千里船。

  3、葛洪,西晉醫藥學家,煉丹術家。字稚川,句容人;對化學、醫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抱朴子·內篇》為現存較早的煉丹術著作,《金匱藥方》有對天花等病世界最早的記載。

  4、徐光啟,時朝科學家,字子先,無錫

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國家是

  商朝。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興起於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傳說它的始祖契與禹同時。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盤庚死後,王位由其弟小辛繼立。小辛死後,傳帝小乙。小乙死後,繼立的是自己的兒子武丁。在武丁統治的五十幾年間,是商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我國文房四寶什麼別稱

  筆:玉管、翠管 、斑管、弱毫、秋兔毫、毫錐、毫穎、翰;墨:玄玉、玄珠、陳玄、烏丸、烏玉玦、松液、松煤、松腴、灶煤、書煤;紙:溪藤、剡溪、藤麥、光箋;硯:硯臺、硯瓦、硯田、石田、石友、石泓、陶泓、龍尾、墨海、黑白月。 ...

我國多少個朝代

  共出現83個朝代   中國朝代歷史順序表: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 ...

我國著名的宦官都哪些

  著名的宦官有很多,比如:   1、趙高:秦朝宰相、宦官、書法大家,秦始皇死後權傾朝野,曾指鹿為馬;   2、蔡倫:字敬仲,東漢宦官,蔡侯紙發明者;   3、高力士:唐代宦官,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傳說李白醉酒後要力士脫靴;   4、魏忠賢:字完吾,明朝末 ...

請列舉我國正義感的人物

  1、文天祥:字宋瑞,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   2、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3、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 ...

我國哪些名人從小愛學習

  1、匡衡出身農家,喜歡讀書。他年輕時白天做工維持生計,晚上讀書。燈燭點不起,匡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孔洞,“偷”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   2、孫敬從小勤奮好學,每晚學到深夜,為避免發睏,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   3、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 ...

迄今為止我國第一個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

  1、迄今為止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商朝。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

秦兵馬俑在我國什麼意義

  1、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格渾厚、洗練,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2、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不但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