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1970年之前的中國,還沒有廣泛使用“環境保護”這個概念,對於西方國家出現的環境汙染問題,主要用一個來自日本的詞語“公害”進行描述。早在上世紀60年代,周總理就不時提到“公害”問題,並提示在我國的國民經濟計劃安排中也要注意這個問題。
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甚至包括一些領導同志,對此都感到陌生。但是總理一再講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他說:這個問題非常重大。在西方國家,環境汙染已經對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激起了強烈的社會公憤,經濟發展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周恩來總理。1970年之前的中國,還沒有廣泛使用“環境保護”這個概念,對於西方國家出現的環境汙染問題,主要用一個來自日本的詞語“公害”進行描述。早在上世紀60年代,周總理就不時提到“公害”問題,並提示在我國的國民經濟計劃安排中也要注意這個問題。
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甚至包括一些領導同志,對此都感到陌生。但是總理一再講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他說:這個問題非常重大。在西方國家,環境汙染已經對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激起了強烈的社會公憤,經濟發展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1、干支紀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迴圈相配,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曆,六十年後週而復始。
2、帝號紀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後,周朝史書中出現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魯國史書《春秋》,是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宣王”和“隱公”均為帝王或諸侯的諡號,這就是帝號紀年。
3、年號紀年。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
4、黃帝紀年。辛亥革命期間,一些報刊和革命黨人為反對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號紀年,而以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祖先黃帝為年號來紀年,史稱“黃帝紀年”。由於計算的起始時間不同,當時各報刊採用的黃帝紀年的年代也不統一。對1911年,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推斷為黃帝4609年,中國留日學生江蘇同鄉會編印的《江蘇》推斷為黃帝4402年,由黃藻編輯初刊的《黃帝魂》推斷為黃帝4622年。其中,《民報》所用年代為多數革命黨人接受,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頒發的文告即以此為據,各省響應起義的文告也多采此說。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定黃帝紀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從這一天起,不再使用黃帝紀年了。
1、自然環境。
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山脈、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涉及到不能私自採礦或濫伐樹木, 儘量減少亂排亂放、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
2、地球生物。
包括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迴歸,維護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
3、人類環境。
使環境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
4、生態環境。物種滅絕,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植被破壞。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植被破壞加劇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土地退化。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土地沙漠化急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