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具體造紙術士何時發明的,現在史學界還沒有定論,只是可以確定早於東漢,大概在西漢時期。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具體造紙術士何時發明的,現在史學界還沒有定論,只是可以確定早於東漢,大概在西漢時期。
我國於2014年1月4日,正式將霧霾定為自然災害的一種。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迴圈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印刷技術發明於唐代初期。
1、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包括雕版印刷術和活字版印刷術。
2、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現代學者多認為始於唐代初期(7世紀)。其歷史大致分4個時期:自唐代至五代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及流行時期;宋代為其鼎盛時期,反映在刻書事業上具有明顯的特點。同時,一些兄弟民族如遼、金、西夏等的印刷術也各有發展;元代的印刷;明代、清代的印刷。
3、活字版印刷術發明於宋代慶曆年間,至元、明、清代而發展成錫、木、銅、鉛等各種活字印刷,其中以木活字使用最多。自唐代初期至清末約1300年間,中國一直以雕版印刷為主。
雕版印刷術
1、雕版印刷術是將文字反刻在一塊整的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材上,在這整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也叫整版印刷術,是現代活字印刷術的先驅。雕版印刷術始於何時,學者們傾向於認為約始於7世紀初。
2、五代十國是歷史上四分五裂的時期,而刻書事業仍相當流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宰相馮道發起在國子監雕印儒家的經典,自後唐長興三年到後周廣順三年雕造九經,是為監本之始。後蜀宰相毋昭裔明德二年起在成都僱工雕 《文選》、《初學記》、九經諸書;吳越國忠懿王錢弘俶3次印造《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筴印陀羅尼經》多卷;為宋代杭刻打下基礎。
3、雕版印刷鼎盛時期為宋代。刻書的特點有:中央與地方重視;刻書地點普及;刻本內容豐富;印本字型紙墨裝褙精美。
活字版印刷術
1、畢昇在北宋慶曆首先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印刷史上居於光榮的地位。畢昇的發明只載於當時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自畢昇後有人仿效泥活字,又有瓷活字,元代開始用木活字,有人鑄造錫活字,明清兩代流行銅活字和鉛活字。
2、元代農學家王禎是活字印刷術的改進者。他延請工匠制木活字,設計轉輪排字架,按韻存置木字,制訂取字排版刷印方法,於1298年印刷了《大德旌德縣誌》並把整套經驗撰成《造活字印書法》,附於《農書》卷後出版。
3、清代乾隆中葉到清末130餘年間,木活字印刷流行多省,並有子板、合字板等名稱。
自唐代初期至清代末期1300年間,中國一直以雕版印刷為主,活字版不及雕版的十分之一,鴉片戰爭後,傳統的雕版與舊有的活字版逐漸被西方的石印和鉛印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