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是經過春秋時期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春秋末年,列國兼併,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以外,其餘的全都儲存了下來。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
戰國七雄是經過春秋時期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春秋末年,列國兼併,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以外,其餘的全都儲存了下來。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l年)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分別為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合稱為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1、戰國七雄先後滅亡的順序依次是:韓,趙,燕,魏,楚,齊。
2、公元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3、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4、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5、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6、公元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7、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8、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
9、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10、秦乘勢各個擊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