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一詞,在當時就已經有人使用,但是隻是用來指當時參加連年戰爭的強國,如《尉繚子兵教下篇》說: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是沒有發生變化。如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戰國儘管是主要描寫七個國家的征戰,而戰國時期的國家遠遠不止七個,戰國初期,群雄並起,共有二十多國,依然以周天子為共主。把戰國作為一個時代的名稱,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以後,才開始使用。
戰國”一詞,在當時就已經有人使用,但是隻是用來指當時參加連年戰爭的強國,如《尉繚子兵教下篇》說: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是沒有發生變化。如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戰國儘管是主要描寫七個國家的征戰,而戰國時期的國家遠遠不止七個,戰國初期,群雄並起,共有二十多國,依然以周天子為共主。把戰國作為一個時代的名稱,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以後,才開始使用。
戰國是因為諸侯連年混戰而得名的。
戰國一詞在先秦典籍中已經出現,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出了春秋和戰國的明確分解年:春秋為前770——前476,戰國為前475——前221年,並被普遍認同。
“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流傳已久,然而這個傳說形成於何時,卻有不少爭議。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教授趙逵夫認為,根據秦簡《日書》所記,這一神話可能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趙逵夫是在近日舉行的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提出這一觀點的。
牛郎織女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相傳織女是神的女兒,因父母反對,她與牛郎結為夫婦後被迫天各一方,每年只能見一次。他們相會的日子是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被稱為是中國的情人節。牽牛與織女原指兩個星座名稱,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詩經·小雅·大東》,這一點在學術界沒有歧義。但是牛郎與織女何時結為“夫婦”,進而演變為一段流傳千年的愛情悲劇,卻眾說紛紜。
趙逵夫說,代表性觀點是1955年範寧在《文學遺產增刊》第一輯中提出的“牛郎織女故事的產生可能在西漢,但完成卻在漢末魏晉之間”,新編《辭源》一書中的“織女”條,也是採用這一說法。而趙逵夫認為這一神話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他的依據是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在秦簡《日書》中,有明確提到牽牛娶織女之事。
趙逵夫認為,這些文字實際上反映了秦代以前民間關於牽牛、織女傳說的認識。“他們的婚姻在此前民間流傳中確是一個悲劇,而且廣為流傳,因此才寫入《日書》。”趙逵夫說,由此可見,戰國時期有關牽牛織女的傳說同後代流傳的在情節要素上基本一致,而且後代傳說中有些細節也是在早期傳說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據趙逵夫介紹,早在2000年另一名學者所著的《秦簡日書集釋》也指出,《日書》所記是“民間‘牛郎織女’故事在戰國時期幾經流傳開來的可靠證據”。但長期以來這一觀點未能引起人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