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戰國時期和東漢末年哪個更早

戰國時期和東漢末年哪個更早

  戰國時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另一說法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

  東漢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年到220年。

  秦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亂世,但秦二世而亡,在隨後的楚漢爭霸中,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史稱西漢。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政權,被劉秀擊敗,劉秀在洛陽重建漢朝,史稱東漢。

春秋戰國和東漢末年哪個在前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東漢末年:公元184年到公元220年,這段時間內軍閥割據,彼此混戰。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寒食節和清明節哪個更早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為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文化內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寒食節和清明節哪個更早

  寒食節在清明節之前,一般是清明節前面一天至二天為寒食節;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寒食節可以掃墓嗎

  1、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

  2、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3、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4、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江蘇鎮江有寒食節食具京扛儕“京扛儕”。《國民生活歷》說:“京口(鎮江)以其為寒具。臍為六角形,謂京扛儕。”

  5、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6、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7、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專案。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侏羅紀白堊紀哪個

  侏羅紀更早一點。   侏羅紀: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2、05億年前,結束於1、3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白堊紀:中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1、35億年前,結束 ...

西漢春秋戰國哪個

  西漢和春秋戰國相比,春秋戰國更早。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又稱前漢,與東漢合稱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嬰),享國210年。秦朝滅亡後,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 ...

南北朝戰國時期哪個先

  南北朝和戰國時期相比較,戰國時期在南北朝之前,戰國時期在先。   古代南北朝之前時期有: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其中周朝包括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中間相隔時間較長,戰國時期要比南北朝早得多。 ...

有關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的背景

  秦國在變法前,領土小於魏國,陰晉之戰,五十萬人輸給魏國的五萬人,徹底破產。但在變法過後,趁魏國被齊國打壓了倆次,奪回了河西之地,逐步蠶食鯨吞三晉,從而崛起。趙國的崛起在於胡服騎射,高峰時期,趙國國力是當時最強的,其餘六國疲於征戰。但是趙武靈王死後,趙惠文王廢除了胡服騎射,趙國雖然還是強大。但是在趙惠文王死 ...

比上古是什麼時期

  比上古更早是史前時代,按照歷史年代,中國遠古文化包括了史前文化時期、夏、商、西周的大部分時期人類的社會生活。史前文化是指有文字記錄之前的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文化。   考古學上的中國的史前社會從發現古人類開始,下限為發現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時期;歷史學所指的中國的史前社會是有了文獻記 ...

負荊請罪講的是戰國時期什麼什麼的故事

  1、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作好了抵禦秦兵的準備。   2、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 ...

希伯來文亞蘭文哪個

  希伯來文比亞蘭文更早。希伯來文是公元以後的希伯來語,是猶太拉比們所恢復和創制,用來撰寫學術著作的語言。現在作為以色列國的官言語言。在過去幾百年時間裡,發現了許多希伯來文和其他語言的文稿,其內容解釋了《聖經舊約》的許多段落,闡明瞭許多希伯來文的詞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