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戲曲分很多種,戲曲大全中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然而它們都各自有各自的藝術特點,那麼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呢?本期的民族文化帶你瞭解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雲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山裡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
戲曲大全:評劇唱腔的發展歷史簡介
評劇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本期的民族文化之戲曲大全來了解評劇的唱腔發展。
評劇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蓮花落、蹦蹦戲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並借鑑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為主,打擊樂器與京劇大體相同。評劇女腔是由月明珠等人創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創造的。
評劇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蓮花落等民間音樂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京劇、河北梆子等冀東和京津一帶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形成。其特點為抒情性強,流暢自然,鄉土味濃。唱腔為板腔體結構,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評劇唱腔的基本曲調,過去為旦腔專用,後來逐步發展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兩個各四小節的樂句組成,每句又可分為三個小分句,其特點是多從頭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過門來加以銜接。
反調慢板,是在正調慢板基礎上,利用轉調手法發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較強,常用來表觀悲傷、哀怨的情緒。
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評劇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種板式,既可抒情,亦可敘事,各個行當均可應用。又可分為小生二六與原板二六兩種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六小節,每句常由兩個分句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四小節,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當有時兼用。
垛板,一板一眼,旦腔應用較多,其特點是節奏感較強,常為板起板落,速度變化較大,又分快、慢兩種:慢垛板擅長敘事,快垛板擅長抒情,特別是表現激動的情緒。
流水板,有板無眼,生、旦共用,其待點是唱詞與旋律結合密切,口語化,但旋律性不強。散板,無板無眼,節奏較自由,旋律擴充套件與縮減的變化較大,由於伴奏上的區別,又可分緊打慢唱,慢打緊唱等形式。
尖板,無板無眼,系從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來的,起始過門與鑼鼓仍與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這些基本板式外,建國後還發展了許多新的板式,從而豐富了唱腔的表觀力。
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李金順的“李派”唱腔對後輩影響甚大,在其影響下,30年代初的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
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天津的鮮靈霞在“李派”和“劉派”的基礎上形成了天津大口落子“鮮派”唱腔;瀋陽的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在建國後也分別博採眾長形成了“韓派”“花派”“筱派”旦角聲腔藝術。
評劇男腔,建國前行當不全,無花臉唱腔,老生腔也不健全。建國後,新的文藝工作者,如馬可等,參加了評劇音樂革新,改革了評劇伴奏方法,努力發展評劇男腔。20世紀60年代,在評劇演員和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反調、二八扳、慢流水板、A調慢扳、快流水、頂七板等男聲越調音樂形式。著名男演員魏榮元用兩種方法演唱評劇大面腔和老生腔,為評劇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礎,創立了“魏派”唱腔,著名男演員還有馬泰形成了“馬派”;小生演員張德福也形成了“張派”小生唱腔流派。評劇發源地唐山的洪影形成了“洪派”女小生唱法。男生唱腔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大大增強了評劇表現力。
齊魯之地的藝術展現,山東地方戲曲大全
齊魯文化在山東大地上盛開,是山東文化的名片之一。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山東的地方戲曲,看看在這齊魯之地,都有哪些戲曲文化,又都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絃、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臺;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著名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
棗梆
棗梆是山東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古曹州(今菏澤),在山東又稱本地,人山西)讀如找(zhǎ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個新造字,是指山西上黨梆子傳入山東後,受到當地語言的影響,發生變化,學唱者又多為本地人,所以傳出了這個名稱,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稱“zhao梆”,其源出自山西東南部的“上黨梆子”,因而又名“澤州調”。
棗梆的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潑,用真嗓吐詞,假嗓託腔,而且真假嗓音截然分開,由真嗓突然翻高而假嗓,這個假嗓用“咿、呀”託腔,腔韻悠長,給觀眾餘音繚繞之感。這是棗梆特有的韻律。
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山東省魯西南及魯中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被人稱為“捨命梆子腔”。
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的不同,群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冀南的“平調”。1952年,定名統稱為“山東梆子”。
萊蕪梆子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是中國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奇葩。
山東萊蕪梆子的音樂具有鮮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壯、高昂粗獷、剛勁挺拔、激烈奔放,氣氛熱烈,旋律平實、行腔流暢,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是中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之一,是萊蕪文化滋養而成的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奇葩。以萊蕪為中心的魯中腹地,少有其他民間戲曲流傳,百餘年來,萊蕪梆子曾是當地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群眾親切的鄉音,具有很強的心理凝聚力。長於體現正劇,特別是喜劇氣氛。從這點講,它代表了爽直粗壯的泰沂山區人民的性格特點。因此深受山東省萊蕪及周邊地區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家鄉戲”。
高密茂腔
高密茂腔是山東省高密市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以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氣息濃郁,通俗易懂,委婉動聽,頗有“一聲直入青雲去,多少悲歡起此時”之妙,深受群眾喜愛,被譽為“膠東之花”,俗稱“拴老婆橛子戲”,在廣大農村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由高密茂腔劇團演出的現代戲《盼兒記》曾於1990年應邀晉京演出,頗受好評。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曰,又被評為“和諧高密十個亮點”之一。
簡述王羲之蘭亭序的藝術特點
《蘭亭序》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其藝術特點如下:
1、整篇有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極豐裕的藝術美。
2、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蘭亭序》的每一字都姿態殊異,圓轉自如。
3 ...
戲曲文化說: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陝北道情,是我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發展當中,不斷和道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特色。那麼,在陝北道情的表演文化中,道情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呢?與道教相融合的特色會有什麼樣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形式:
陝北道情是陝北的地方戲曲。以舞臺(主要農村廟會)演出為主 ...
戲曲淺談——柳琴戲的藝術特點與特徵
這期我們來淺談柳琴戲,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
可能感興趣》》最具代表性的柳琴戲劇目推薦及介紹
藝術特色
唱腔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 ...
愚人節整人大全之電話篇
“嘟~~~~~嘟~~~~嘟~~~~~~嘟~~~~~~~你等什麼呢?都嘟了四聲了你怎麼還拿著電話?”
對方:%%—$#%@$# ()##@#@#$%%^^
二、 叮~~~鈴鈴鈴鈴電話響了,拿起電話說:
“我出去了!要留言請按1 不留言請按2 有重要事情請按3 只是想和我隨便聊聊請按4 要請 ...
藏族器物造型的藝術特點
藏族器物給人的總印象是看上去端莊敦厚,收放合度,和藏族建築及服裝的特點基本趨於一致。如酥油燈的造型就很像一個穿皮袍的藏北婦女;壺、罐、壇類,雖都用倒置梯形的形式,但上下寬窄與高度所形成的比例關係,都能使人產生一種非常安定的感覺。不故弄玄虛,不譁眾取寵,崇尚自然美的規律,這正是藏族人民的性格在造型形式中的體 ...
斷臂維納斯的藝術特點
斷臂維納斯的藝術特點:採用了簡潔的藝術處理手法,體現了人體的青春、美和內心所蘊含的美德。整尊雕像無論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發現某種統一而獨特的美。這種美不再是希臘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現的“感官美”,而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充滿了無限的詩意。 ...
牧野之戰的特點是什麼
牧野之戰的特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