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戲曲文化說:梆子戲角色行當有哪些

戲曲文化說:梆子戲角色行當有哪些

  一個戲曲的角色行當,是這個戲劇的重中之重,沒有一個好的角色,就表演不出一部好的戲劇,那麼,在梆子戲文化中,那些出色的角色行當都是些什麼呢?跟其他戲劇是否一樣?一起來看看吧。

  可能感興趣》》三國臉譜圖片大全

  生行

  生行含紅臉、外腳、小生三類。

  勾紅臉的生腳,稱大紅臉。重唱功,發音高亢渾厚,講究做功身段,著重刻畫角色的英雄氣勢,如《哭頭》中的趙匡胤、《臨潼山》中的秦瓊等。

  淨面大王是紅臉行的一種,因戴黑三髯又稱鬍子生。重唱功,行腔流暢圓潤,表演穩重大方,多扮演帝王、官員一類角色。如《反徐州》中的徐達、《摔琴》中的俞伯牙等;

  跑馬生,紅臉行的一種,又稱馬上紅臉、架子生,因常有跨馬及多種趟馬套路而得名,劇中大多扮演武將,如《大名府》中的盧俊義等。

  大外腳,外腳行的一種,俗稱老外。該行常扮演將帥、官員等角色,氣派較大,故稱大外腳。演員唱腔高亢激昂,道白蒼勁有力。如《兩狼山》中的楊繼業等;二外腳,外腳行的一種,主要扮演劇中平民百姓、員外等角色。

  文小生,多扮演年輕的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常用真假嗓結合;

  帥生,文小生的一種,多扮演年輕的統帥人物,講究風采氣度,扮相英俊瀟灑,唱腔常用本嗓。如《拜帥》中的韓信;官生,文小生的一種,多扮演年輕的文職官員,亦稱冠生,要求道白清晰、唱腔圓潤、做功秀美;

  包頭生,文小生的一種,扮演劇中男扮女裝的角色。其表演摹擬女態,舉手投足均同於旦腳,唱唸用小嗓,行腔婉轉;

  靠架生,武小生的一種,其動作講究脆、帥、漂,唱唸作打併重,多扮演年輕氣盛、威武雄壯的將帥角色。如《截江》中的周瑜;

  娃娃生,小生的一種,扮演年齡幼小的生行角色。

  旦行

  旦行,包括青衣、花旦、小旦、帥旦、閨門旦、刀馬旦、潑旦、彩旦、老旦。

  青衣,因該行角色常穿素色女帔而得名。多飾演中年婦女。重唱工,多用真嗓和假嗓相結合,唱腔委婉細膩、字正腔圓。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等。

  花旦,扮演的角色大多為穿紅掛綠的青年女子。其飾演的人物性格活潑機智、大膽熱情,唱唸甜潤,身段靈活,扮相俏麗,舉止輕捷。講究扇子、手帕、辮子等功夫。如《櫃中緣》中的許翠蓮。

湖南特色戲曲文化:辰河戲

  湖南不光物源遼闊,傳統戲曲文化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辰河戲是湖南大戲曲之一,它流行的地方甚廣,它的形成是經過悠久的歷史沉澱。它的主要特色是當地的語言,及民歌號子和宗教音樂相結合。

  本期的湖南文化為您帶來湖南的戲曲辰河戲,一起來看看吧。

  辰河戲是湖南地方戲曲大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沅水中、上游的廣大地域,包括懷化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省的銅仁地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陽、秀山,湖北省的來鳳、咸豐等縣。

  辰河戲劇種的形成,經歷了久遠的歷史發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來到辰河地域開墾荒地,經營新區。遷徙、勞作、經營之時,也將當地的戲曲聲腔弋陽腔,帶到了新的家園。弋陽腔傳入辰河地域之後,與當地語言、民歌、號子、儺腔以及宗教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辰河高腔。

  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連臺本戲《目連》,這種藝術傳統,一直保留到本世紀40年代。在辰河高腔的形成過程中,青陽腔也有一定作用,《金盆撈月》等早期青陽腔劇目,至今保留在辰河高腔的演出劇目中。清乾隆、嘉慶年間,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活動,已極為盛行。各種祭祀酬神活動中,演唱辰河高腔戲,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一時期,沅水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地區緬甸、寮國等國往來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動。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鎮盛行的同時,也向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區,以及周邊的苗區、侗區,都有辰河高腔的流佈。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臺演出之外,還有矮臺班木偶演出。

  “矮臺班”多由半職業藝人組成,劇目、音樂、排場與高臺班相同。有時兩種演出形式還同時在民間的祭祀娛樂活動中出現。“打圍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種重要的演出形式。城鄉間喜唱辰河高腔的人們,在鄰家喜慶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戲,不化妝。當時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歡參加這種演出活動。

  辰河戲中,還包含有辰河崑腔、低腔和彈腔。辰河崑腔源於崑山腔。大約在明代中期,崑山腔傳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與崑腔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崑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嗩吶伴奏。清道光、咸豐後,洪江成為經濟繁榮的商業口岸,會館林立,戲班雲集。

  同治光緒年間,荊河彈腔藝人周雙福、周松貴兄弟先後來到洪江,參加辰河戲班的演出,為辰河戲帶來了彈腔藝術,不少辰河藝人趕來學藝。另外,毗連地區祁劇的影響,也促進了辰河彈腔的形成。自此,辰河戲逐步發展成為以高腔為主,兼有崑腔、低腔和彈腔的多聲腔劇種。

  民國年間,辰河戲藝人生活困苦,至本世紀40年代,辰河戲班散班者甚多,辰河戲走向衰落。新中國建立之後,辰河戲恢復了生機,建立了一批職業劇團,民間的業餘劇團多達200多個。黨和政府重視對這一古老劇種藝術遺產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劇目重新搬上舞臺。經過整理改編的辰河高腔《破窯記》和《李慧娘》二劇,曾到北京進行彙報演出。80年代以來,又舉行了辰河戲教學演出,挽救和繼承傳統藝術,湖南省藝術學校還開設了辰河戲科,辰河戲有了培養人才的專門學校。

  辰河戲劇目豐富,現存高腔劇目有連臺本戲6個,整本戲47個,散折戲57個,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條綱戲71個,是湖南保留高腔劇目最多的劇種。《目連》有“戲娘”之稱,一是說明其古老,二是由於它包括了辰河高腔所有的原型曲牌和大鼓戲的鑼鼓點子,演唱時排場豐富。整本戲和單折戲劇目,多系明、清傳奇古本。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樂又分為四弦、小三絃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種節奏型別,與十二種對應的舞步型別相結合就形成了普米鍋莊。

  此外,笛子、蘆笙胡琴、嗩吶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進行各種其他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的樂器。

  普米族音樂: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豐富多彩,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產、生活、歷史、倫理、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民歌中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部分內容都可稱豐富多彩,普米族聲樂中各種曲調大多已經定型,並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

  在寧蒗以北各地區的音樂曲調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聲樂的影響,也保持了本民組的特色,蘭坪民歌的聲樂部分則既有藏族音樂的痕跡,也體現了普米民歌代代相傳的風格。

  普米族民歌,分為時政歌、風俗歌(儀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類。《出嫁歌》、《接親調》、《宴席歌》、《開門調》、《梳妝調》等風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送羊經歌》和《指路經歌》等喪歌,反映了普米族對死者的哀悼和對祖先的懷念。《祭山神》、《祭龍神》、《祭鍋莊》、《退口舌》等儀式歌表現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還有一些民歌歌頌了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舊社會剝削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關於評劇的角色行當哪些

  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每個劇種都有不同,角色行當也一樣。隨著歷史的發展,五大劇種不斷的豐富和完善,評劇也是如此。本期的民族文化之戲曲大全帶你瞭解評劇的角色行當。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 ...

呂劇文化了解呂劇的角色行當介紹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受到了其它地方劇種的影響,使得其表演藝術變得更加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呂劇文化中一起去了解它的角色行當吧。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 ...

戲曲文化陝西地方戲曲劇種哪些

  陝西省是我國地方戲種繁多的的地區之一,有很多民間戲曲深受民眾喜歡。那麼,你知道陝西的地方戲曲劇種究竟有哪些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或許,你對其中的戲曲情有獨鍾,是一枚忠實的戲迷。   秦腔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 ...

戲曲文化河北地方戲曲劇種哪些

  河北,我國地方戲曲發展較好的地區之一,具有久遠的戲曲歷史。在河北戲曲文化中,有很多戲曲被人們熟知,並且得到觀眾的喜愛。那麼,你瞭解河北的地方戲曲劇種有哪些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 ...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的角色行當

  紹劇,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在紹劇中,其藝人的角色行當共13種,有“十三先生”之稱,分為白臉、花臉、旦三堂。那麼,其具體的角色行當劃分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角色行當

  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屬於地方小戲,但其角色行當齊全,有生、旦、淨、醜。各大類別的劃分、作用也十分明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其角色行當吧。   在花鼓戲、香火戲並行時期,花鼓戲以旦和醜為主,香火戲則重生角。在花鼓戲中,醜一直居於主導地位。當時花鼓戲大多在廣場演出 ...

地方戲曲文化,高甲特點都哪些

  這期來了解了解高甲戲特點的相關知識,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金門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讓你漲知識哦!   可能感興趣》》遍佈廣泛的戲劇:梆子腔產生於哪個省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