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數相加按逆時針的方位,按點數小的留牌,最後按順時針起牌。
1、一、五、九等摸自己的。
2、二、六、十等摸下家的。
3、三、七、十一等摸對面的。
4、四、八、十二等摸上家的。
點數相加按逆時針的方位,按點數小的留牌,最後按順時針起牌。
1、一、五、九等摸自己的。
2、二、六、十等摸下家的。
3、三、七、十一等摸對面的。
4、四、八、十二等摸上家的。
兩個骰子點數之和決定開始拿牌的方位,兩個骰子中小的點數決定拿牌的具體位置。兩個骰子的點數相加的和若是1、5、9中的一個,那麼拿牌位置在擲骰子人所在位置;兩個骰子的點數相加的和若是2、6、10中的一個,那麼拿牌位置在擲骰子的人的右手位置;兩個骰子的點數相加的和若是4、8、12中的一個,那麼拿牌位置在擲骰子的人的左手方位。在兩個骰子的點數確定之後,其中較小的點數是確定從左向右數留多少摞牌。
麻將能申遺嗎?
全國麻將大師賽總決賽剛剛“圓滿落幕”,北大清華學子組隊參加的世界麻將錦標賽此刻戰事正酣,現在更有雀友“萬人簽名”為麻將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文化遺產搖旗吶喊——— 麻將桌上的討論正在發酵膨脹,醞釀成了一場文化的討論。
麻將適合申遺麼?支持者的理由是,作為中華民族獨創的古老益智遊戲,其規則涉及數學、統計 學、心理學、博弈論等多種智慧,其圖案材質蘊含豐富的美學思想,總體說來有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反對者主要著眼於附著在麻將上的灰色文化上,作為一種賭 具,它千百年來牽扯過太多玩物喪志、爾虞我詐、權錢交易、妻離子散的狗血劇情,恐怕難登大雅之堂。
人們不願麻將申遺,這其中有種微妙的文化心理。所謂“文化”,其實是一種中性描述、常識性描 述,而“文化遺產”卻隱含著一種價值性判斷。無論是從學術定性還是從公眾印象中看,“文化遺產”都大概相當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中的“精華”,能夠從 某個角度勾勒出民族文化優美的側影。所以,一旦被列為“文化遺產”,麻將就上升到了國粹高度,這是很多人覺得彆扭的原因。如同一場 盛宴,在雲髻高挽、衣袂飄香的“崑曲”、“京劇”、“古琴”和“書法”中間,麻將的形象總讓人覺得有些卑瑣。
這同樣也是雀友們力推麻將申遺的心理———用“文化遺產”為麻將正名。麻將既沒有傳承上的脆弱性,也沒有傳播上的緊迫性,完全用不到“文化遺產”名頭下的系列搶救、保護措施。相反,這項“文化活 動”根深葉茂、遍地開花,不但在本土有了某種全民娛樂的勢頭,並在不同地域翻轉出不同的花樣和形式,還在國際範圍內培養了一大批粉絲。世界麻將錦標賽上, 金髮碧眼的老外們興致高漲、戰績不俗,正從一個側面展現了麻將的“魅力”,也佐證了其文化上的強韌性和傳播能力。
因此,麻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隱含的“瀕危保護”原則相去甚遠。更進一步說,作為正當其 時、常變常新的娛樂活動,麻將恐怕還不能以處置“遺產”的方式待之。如果它申遺成功,不但虛擲了“文化遺產”背後的資源,也會擠佔其他處於脆弱生態的文化 形式受保護的空間。至於雀友們為麻將“正名”的訴求,真正實施起來並不大現實。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是對中國文化的擷英,說白點就是你的含金量達 到了它的指標,它才會選擇你。指望這個名頭為麻將成利去弊、滌濁揚清,不啻於倒果為因。有評論者說得很中肯,與其呼喚麻將申遺,不如倡導健康的麻將文化, 將“賭事”轉變為“文事”。
麻將申遺,不妨緩緩。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損麻將這種娛樂活動強大的民間擴張性;成為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意味著它就獲得了某種文化上的高雅感。不知道簽名呼籲麻將申遺的雀友們有多少在“較著真”想這件事,筆者感覺,可能會有部分人真 的在程式上和輿論上推動這件事,背後也有一定的利益訴求。但對更多簽名者而言,簽名本身也和賽事一樣,只是一件輕鬆的、有參與性的活動罷了。這件事就和打 麻將一樣,有遊戲和放鬆的心態才能娛樂、怡情,要真較真就玩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