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搖直上九萬里下一句:“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原文: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天雲外。如果風停了,大鵬飛下來,還能揚起江海里的水。世間人們見我老是唱高調,聽到我的豪言壯語都冷笑。孔子還說過“後生可畏也,焉知來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輕視少年人。
1、扶搖直上九萬里下一句:“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原文: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天雲外。如果風停了,大鵬飛下來,還能揚起江海里的水。世間人們見我老是唱高調,聽到我的豪言壯語都冷笑。孔子還說過“後生可畏也,焉知來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輕視少年人。
扶搖直上九萬里上一句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詩中化用了《莊子·逍遙遊》:“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一句,意思是鯤鵬乘風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萬里。
《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此詩透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雲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非常不滿。表現了李白勇於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於向大人物挑戰,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意思是: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天雲外。全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大鵬是李白詩賦中常常藉以自況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徵,又是驚世駭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徵。
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青年李白出蜀漫遊,在江陵遇見名道士司馬承禎,司馬稱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當即作《大鵬遇希有鳥賦並序》(後改為《大鵬賦》),自比為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鳥。
李白詩中還有一首《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據唐李華《故翰林學士李君墓誌銘序》雲,李白“賦《臨終歌》而卒”。後人認為可能就是這首《臨路歌》,“路”或為“終”之誤寫。可見李白終生引大鵬自喻之意。按此詩語氣直率不謙,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參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此詩題解。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李邕在開元七年至九年前後,曾任渝州(今四川重慶市)刺史。李白遊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縱談王霸,使李邕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