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抄心經迴向是什麼意思

抄心經迴向是什麼意思

  抄心經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如唸完經後可以說:“弟子願以此功德迴向給某某某。”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最簡單的心經迴向文

  1、迴向文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迴向文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3、在唸誦心經的時候,如果心中是有願望的,那麼在唸誦完之後,就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這個願望一定要是善願,如果是讓自己發財,或者是讓自己升官等等這樣的貪願,即使迴向了,也不會實現的。

  4、只有是利益眾生,或者是利益他人的願望,比如說是家裡有生病的,希望早日康復,家裡有小孩或者是老人的,保佑他們健康等等,這樣的迴向是可以的。

  5、還有一種就是迴向給眾生的,願眾生和自己一樣,早日擺脫煩惱,脫離苦海等等,這樣都是可以的,這樣迴向的功德是會很大的,而且心經可以在廟裡唸誦,還可以在家裡,或者是走路的時候,都是可以唸誦的,具體的地方是沒有限制的。

不慌不忙心之所向意思

  1、意思是:遇事沉穩淡定不慌亂,奔著己心裡所想的方向去做。

  2、成語解釋: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

  3、典故出處:巴金《旅途雜記·成渝路上》:公路在山上盤旋,車子不慌不忙地打著圈子。

  4、近義詞:從容不迫。

  5、反義詞:驚惶失措、張皇失措。


目光所至之所意思

  1、目光所至心之所向的意思是:眼所能見,心所能想,心所能做,就是眼所能見,心所能想,走到哪裡,體現了視覺與境界的統一。   2、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以他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理解和認知為基礎,表達了他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價值取向的角度和水平,包含在他與人交往、工作生活和與人交往的活動中。沒有開放的思想,就很難取得偉 ...

不慌不忙之所意思

  不慌不忙心之所向意思是順從本心,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委曲求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攀比,不炫耀,追尋著自己內心想要的,不為變相迷惑。心之所向,素履可往。大千世界,流光溢彩。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大道至簡,靜水流深。在這人世走一遭,涉世彌深,便容易被色所迷,被利所惑,失卻人心本相,繼而捨近求遠,去 ...

的全文意思是什麼

  心經的全文意思具體為能夠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佛性之奧秘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真實地看到,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性質,沒有不可變的實體,一切痛苦災難,都能被這一空態度脫而化解掉。從宏觀角度看,色和空沒有區別;從微觀角度看,空與色 ...

地藏怎麼

  迴向的時候心裡要觀想把所做的功德分享給法界眾生,然後可以唸誦迴向文、迴向偈。最簡單的一句就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迴向就是把自己唸佛誦經,行善等所修的功德,不願意自己獨享,而是與法界眾生同享的行為,這樣功德就向著這個方向起作用。做了功德,迴向給父母家人,希望帶給父母健康、 ...

躺著默唸大悲咒能

  躺著默唸心經大悲咒能迴向,默唸心經大悲咒能淨化心靈,消除煩惱憂愁。人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些磕磕碰碰的,那麼當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雜念,如果解決了的時候,就覺得做的不夠好,如果解決不了,內心就會有更多的煩惱。讀《大悲咒》的時候,我們的心會靜下來,細細去體會經文的深意,那麼我們就會逐漸明白,所謂眼 ...

怎麼給孩子

  就用普通的迴向文就可以,讀經,唸佛,修行要有真實功德,那個迴向才有作用。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口唸彌陀心散亂”,你拿什麼迴向拿散亂迴向。口唸阿彌陀佛,心裡還恨著這個人,還討厭著那個人,你以怨恨迴向,這怎麼行所以行、解要相應, ...

舍利子是啥意思

  心經舍利子是指“沙利子”尊者。《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乘佛法教義之總綱,其內容簡潔概要,簡稱《心經》。全經只有54句,共260字,屬六百部般若之一卷。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