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抗日縣長張問德

抗日縣長張問德

  張問德先生

  張問德先生當年被譽為:全國淪陷區500個縣中骨頭最硬的縣長。也是最有個性的讀書人。他62歲 賦閒在家,見日軍人侵騰衝,竟臨危受命做了淪陷區的縣長,在騰衝發動了全民抗戰;他敢於責令畏敵逃跑的前縣長邱天培回來交印;他痛斥日軍的誘降花招。為了 與日軍周旋,他八次翻越高黎貢山,風餐露宿,把中國人的縣政府牢牢釘在敵後;騰衝光復後,他怒斥漢奸,並敢於在庇護漢奸的高官面前憤然辭職,掛官而去。鐵 骨錚錚,一片丹心,他是中國讀書人的典範,為後代留下了感天動地的業績。

  張問德,字崇仁,號訒庵,生於1880年,騰衝人氏,清末秀才。曾任昌寧、順寧縣長,雲南省 政府秘書、第一殖邊督辦秘書、騰衝縣參議會議長,雲南省主席龍雲私人秘書。1942年5月10日,騰衝淪陷,7月2日,張問德以花甲之身就任騰衝縣抗日政 府縣長。在騰衝北部游擊區配合軍隊抗擊日寇。在張問德領導下,抗日縣政府創立了聯合中學,舉辦行政人員訓練班,鼓勵青年參軍參政,搶救物資,引渡華僑難 民,政績卓著。日寇掃蕩騰衝北部時期,張問德隨軍八次翻越高黎貢山,數日斷炊,雖中途墜馬,口鼻流血,右手脫臼,抗戰意志仍不稍減。1943年8月31 日,日軍駐騰衝行政班本部長田島壽嗣致函張問德,企圖離間軍政雙方的團結,動搖人民抗戰的信心,9月12日張問德覆函田島壽嗣,嚴詞駁斥,大義凜然,一時 全國大報均予刊載。軍政部長陳誠代表蔣介石召見,稱譽他為“全國淪陷區五百多個縣長中之人傑楷模,不愧為富有正氣的讀書人”。蔣介石還題贈“有氣節之讀書 人也”匾。1946年被授予“光華”甲種二級銀質獎章。1953年任德宏州政協委員,雲南省志編纂。1957年病逝,德宏州政協題旌“忠恤千秋”。張問德 詩文書法自成一家,有《訒庵詩集》和聯語墨跡傳世。

張思德的故事

  1、張思德(1915.4.19—1944.9.5) ,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的模範。

  2、1915年4月19日 ( 農曆三月初六 ) ,這天是穀雨節。張思德出生在四川儀隴縣六合鄉韓家灣的佃農張行品家。張家本來就生活艱難,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張思德的出生給家裡帶來的不是喜,而是深深的憂愁。張思德的母親產後得病,臥床不起,沒錢買藥,無米下鍋,沒有奶水喂孩子,只好拖著重病的身子,從窮苦鄉親那裡討得一點穀米,搗碎後熬成糊糊餵養孩子。母親望著這個出生在穀雨節,用穀米糊糊餵養的瘦弱孩子,給他取名 “ 谷娃子 ” 。

  3、張思德生下才 7 個月,母親就連病帶累,離開了人間。臨死前,她把張思德託給了他的叔叔張行忠和嬸孃劉光友收養。此後,張思德一家的生活更加艱難。大哥給地主幹活,累死在水田裡;二哥沿街乞討,餓死在豬市場的戲臺旁;生父張行品外出謀生,流落他鄉。家人就這樣生離死別了。

  4、養父張行忠的日子也十分艱苦。他給地主扛活,累壞了身子,常常吐血。養母生下女兒張桂香才 4 個月,身體還很虛弱,為了活命,就把兩個娃娃放在揹簍裡,揹著他們起早摸黑地在地裡幹活。

  5、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張思德很小就下地幹活了。娘上坡種豆,他跟在後邊點種;娘下田割谷,他跟在後邊撿穗。七八歲,正是上學唸書的年紀,可他卻成了割草、挖菜的勞力。儘管養父母終日辛苦,家人仍然難得吃上一頓飽飯。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概括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概括: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打敗劉備,曹操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張飛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大喝曰:“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聲如巨雷,嚇得曹操回馬而走,眾將亦西奔,棄槍丟盔者不計其數。詩云:“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遂成千古趣聞。

  長坂坡:

  長坂坡,即三國古戰場長坂坡,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下屬縣級市當陽市中心城區的長坂坡古遺址。這裡屬於荊山餘脈,是其東支南下所形成的岡嶺地帶,古曰當陽長坂,或曰當陽坂。

  古時此地濱臨雲夢澤,雖後來湖面沉積為陸,但至東漢末仍多澇地、水網縱橫。所以長坂坡自古以來為我國南北交通幹線必經之地,古三國時長坂坡之戰發生於此。


介紹的資料

  張思德(1915年4月19日至1944年9月5日),四川儀隴人,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1933年12月參加紅軍,不久加入共青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過中央警備團警備班長和毛澤東的衛士。在一次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先後兩次負傷仍強忍劇痛,衝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 ...

如何評價中科大教授

  張祖德教授自1980年主講無機化學以來,一直愛崗敬業,長期講授"化學原理"、"無機化學"、"配位化學"、"高等無機化學"等課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每次講課前都參考國內外有特色的教科書,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認真地寫出備 ...

三國裡飛是叫還是

  陳壽的史書《三國志》中寫道:“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法正傳》也稱張飛的字為“益德”。《楊戲傳》收錄的《季漢輔臣贊》中有一篇題為《贊關雲長、張益德》的文章;《三國志·魏書·呂布傳》注引《英雄記》《吳書·周瑜傳》注引《吳錄》也稱張飛的字為“益德”。這些材料互相印證。   描寫歷史上 ...

抗日名將自忠將軍

  張自忠,一代名將,出生於1891年,生於“中華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於1940年去世,別於抗戰相持階段,年49歲。1911年,張自忠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就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他投筆從戎赴東北。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軍團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張自忠戎馬近三十 ...

大鬧長坂坡

  諸葛亮出山不久,曹操起兵征伐劉備,部將趙雲懷揣劉備之子在當陽長坂坡單槍匹馬,浴血奮戰。趙雲單騎救主殺出重圍,張飛挺矛立馬於長坂橋接應,他雙眼圓睜,虎鬚倒豎,向追兵大喝: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喊聲未絕,喝斷了橋樑水倒流,曹營戰將畏懼而退。 ...

事蹟有哪些

  1933年12月參加紅軍,不久加入共青團。   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一次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先後兩次負傷強忍劇痛,衝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槍。   1940年初夏,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他帶領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黃溝的深山老林中燒木炭。苦戰了三個月,終於把八萬斤燒炭運到了延安 ...

毛澤東主席對的題詞是

  張思德是四川儀隴人,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1944年9月5日,他帶領戰士們在陝北安塞縣執行燒炭任務時,即將挖成的窯洞突然塌方,他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卻被埋在窯洞,犧牲時年僅29歲。為了悼念張思德,中央機關和中央警衛團在延安鳳凰山下棗園溝口的操場上為張思德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參加了追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