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的抬頭,就是“購物人名稱”。英譯:invoicetitle。如自己購買,就寫自己的名字。如單位購買,報銷,就寫單位名稱。種類分為:商業發票:抬頭是買方,即收貨人;海運提單:抬頭就是toorderof....一般是收貨人,即買方。
發票的抬頭,就是“購物人名稱”。英譯:invoicetitle。如自己購買,就寫自己的名字。如單位購買,報銷,就寫單位名稱。種類分為:商業發票:抬頭是買方,即收貨人;海運提單:抬頭就是toorderof....一般是收貨人,即買方。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
二月二龍抬頭的寓意
二月二是蟄龍昇天的日子,而中國人素以龍為圖騰,這一天“剃龍頭”,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願望。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個節氣曾叫“啟蟄”,後來才改稱“驚蟄”,它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預示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啟”是開啟的意思,到此時節開始有雷,並隨著氣溫升高,冬眠的蟲類感受到春天的陽和之氣,打破原來的蟄伏狀態,從土中鑽出來活動,這就是“啟蟄”。
驚蟄在立春、雨水之後,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卯月(農曆二月)的起始。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春雷始響,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蟄蟲被雷驚醒,紛紛破土而出。大壯卦是卯月(二月)的訊息卦。“卯”有茂盛的意思,卯的五行屬木,木主生髮、生長,所以大壯卦對應的驚蟄節氣,就意味著萬物開始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大地上將出現春暖花開的的美好景象。
總之,元明清三代民間都把“二月二”作為“祈福節”,祈求龍王保佑百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民間除了扛妝、高蹺、耍龍等社火之外,還衍生出很多禁忌,閨中不能動針線,以防傷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以防傷了龍腰龍尾,可謂是敬畏有加、呵護備至。
二月二龍抬頭下雨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東海東,龍王宮,宮裡住條老母龍。”某年二月初二,住在龍宮的龍母,擺擺搖搖地爬到海灘上曬太陽。它有三個兒子,沒有女兒,它一邊曬太陽一邊想,要有個女兒,就心滿意足了。正想著,忽然看到海灘上有個鮮紅的鳥蛋,便一口吞進了肚裡,誰知就懷了孕,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果然就生了個女兒,長得非常漂亮,很討龍王的喜歡。
公主慢慢長大了,水族裡的闊公子們紛紛向她求婚,都被公主謝絕了。她立志要到人間去給人們造福,龍王知道後氣得火冒三丈,發誓不認這個女兒,還不讓龍母去看望她。龍母想女兒,想得要發瘋。所以每年在二月二這一天,龍母都要游出水面,抬頭向西方,大哭一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眼淚化成了大雨。
所以民間有這樣的說法: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下得遍地流;
霹雷一聲驚天地,怎知龍母心憂愁。
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唐朝時,武則天當了皇帝,惹惱了天上的玉帝,傳令四海龍王,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幹得河塘都枯竭了,莊稼都枯死了,人們眼看沒有了活路,司管天河的龍王看了心裡不忍,竟揹著玉帝,用天河裡的水,給人間降了一次雨,因而受到玉帝的懲罰。人們為了報答龍王,在二月初二這天,用炒熟了的玉米花來祭奠它,結果感動了上帝,允許了龍王繼續給人間降雨。
人們把龍說得神乎其神,反映了人們對龍的崇拜和祈求,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風調雨順、旱澇保收、五穀豐登的祈求,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期望。
龍抬頭的傳統民俗
第一,引龍。每逢二月二日,天剛矇矇亮,各家各戶的人就起床了。人們用灶灰撒在院落裡,一左一右各撒成兩個大圈。然後再由堂門撒到大門,最後到井臺或水缸邊去繞一圈。這就是所謂引龍。也有的地方是一大早到井裡去擔井水,家家戶戶爭先恐後,人稱為“挑福水”。總之,引龍的目的也就是引福避禍。
第二,照蟲。在北京等地,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沒處藏”的諺語流傳,講的就是每年二月二Et人們的照蟲活動。照蟲活動一般是在二月二日晚間進行。屆時,人們就將過年祭祀時用剩下來的蠟燭,點著後,到室內四處牆角僻靜處照一照。人們認為,這樣一照,蠍子、蜈蚣等將要隨春天而復甦的各種毒蟲,就會因亮光的晃動和油煙的燻射而掉下來死去,從而達到驅蟲的目的。東北等地,則流行婦女用綿製成雞形,懸掛在室內,以此來達到“避蚰蜒(y6u yon,音由言)、制蟲蟻”的目的。還有的地方,在這天清掃房屋。照蟲活動,就是在新春之際進行清潔衛生,以保證身體健康。
第三,剃龍頭。北方地區,男子與兒童都要在這天剃頭剪髮,稱之為剃龍頭,取龍抬頭之意而來。據說,北京的小孩子在這天都要背上書包上學堂和書房,叫做“佔鰲頭”。這天,各地還流行婦女忌動針線的習俗,免得傷了龍眼。
第四,祭蟲及其他。每逢二月二日,江南地區家家戶戶把陳年的糯米、玉米、高粱、蕎麥等磨成粉,製成壽桃、卷團等各種果子狀,還有的捏成雞、狗、豬、牛、羊等動物狀,蒸熟後,插上青竹梢,黃昏時分送到田頭,或插在自家墳邊。據說,“百蟲之神”吃了之後,就不會再去吃田裡的莊稼了。蘇杭等地,人們認為這天是土地公公生日,所以官府民間都要設香案、舉香火、拜祭土地神,祈求保佑一年豐收。此外,成都等地的人們,還有外出踏青的習俗。人們在野外欣賞春色,盡情玩樂。
總之,這些活動,都是圍繞著天氣轉暖後。人們準備進行農耕播種和講究衛生、驅除害蟲等主題而進行的。
1、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
2、龍抬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裡,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髮之大象。在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著陽氣生髮,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3、“龍抬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執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抬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抬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