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採茶戲

江西採茶戲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 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群眾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採茶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採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綵行列,成為“採茶燈”, “採茶燈”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 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著“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荼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湧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 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絃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 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綵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影響

  如果沒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采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互動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 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 換句話說, 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 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臺,臺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定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現在的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 “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類別

  閩西、閩北採茶戲

  採茶戲,是流行於閩西龍巖、寧化、清流、長汀、連城和閩北光澤、政和、將樂一帶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傳說,採茶戲源於江西贛南的九龍山。明末清初,九龍山流行茶歌、燈舞和花鼓,茶農們每逢迎神賽會或歡慶豐收,載歌載舞,通宵達旦。以後,在茶歌、燈舞和花鼓的基礎上,吸收東河腔和徽劇的表演藝術,逐漸形成一種小戲。初期戲曲內容多表現民間生活,一般只有三五個角色。清末以後採茶戲發展迅速,戲班遍佈各地。

  龍巖、寧化、清流、長汀一帶,地處閩西山區,界鄰贛南,人民生活習俗及語言比較接近,所以採茶戲很快就流傳進來,糅合當地民間小戲,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據載,清康熙、乾隆年間(1662~1795年),寧化山區每逢冬春農閒,城鄉群眾必裝飾各種燈採,演唱茶歌小調,號稱“五飾戲”、“踩擦戲”;這時,贛南一帶的採茶戲也多來演出,以致出現“酣歌浹月,合邑如狂”的現象。據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李世熊纂《寧化縣誌》卷一記載:“迎神之會有五飾燈戲,煎沸晝夜。”到清末民國初,採茶戲不僅在寧化盛行,而且流傳到清流、長汀、連城等地。到20世紀30年代,採茶戲的班社如雨後春筍,遍佈城鄉。 當時,閩、贛採茶戲班,經常交流演出,有江西師傅來閩西教戲,寧化一帶藝人也有不少到贛南搭班演出。老藝人溫子標是寧化縣滑石溫坊人,曾在贛南採茶戲班當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回家教戲。

  1952年,寧化縣城關中山鄉首先組織業餘採茶戲劇團。1956年,又創辦溫坊採茶劇園。1957年12月,福建省文化局編印《福建戲曲傳統劇目清單》,列有采茶戲劇目44個,其中有《落馬橋》、《割肉計》、《湖都江》、《車公傳》等。1987年,全縣共有業餘採茶戲劇團13個。

  據清康熙《龍巖縣誌》記載,龍巖採茶戲當地又稱“茶燈戲”,由茶婆2人,武小生和小丑各1人,茶姑8人組成。女角由男人扮演,以歌舞演唱小戲為主,因其在鄉村演出時,擺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字樣隊形,故被視為吉祥戲,流傳到永定、漳平、長汀等地。閩北光澤縣的採茶戲,又稱“茶燈戲”,源於北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在縣內廣為流傳,以採茶調為主,茶姑為主角,手提採茶籃,頭戴花包巾,腰繫圍裙,表演採茶動作。為了便於晚上演出,經藝人加工,改制點燈茶籃。

  永定縣的採茶戲,據清道光十年(1830年)《永定縣誌》卷十六“風俗志”記載,系由廣東省嘉應、大浦等鄰縣傳入。“男扮女妝,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於鄉村街市,就地明燈,徹夜奏技。”因被視為“淫褻”而常遭驅逐,戲班只好“遠避”。

  政和縣的採茶戲,清中葉從江西傳入,主要流行於東平、蘇地等鄉。每年正月是其主要活動時期,曲調不多,屬於高腔系統,演唱用“土官話”。1979年,蘇地茶燈戲《衲鞋底》等3個劇目,參加建陽地區首屆“武夷之春”會演,受到好評。

  將樂縣的採茶戲,又稱“花燈戲”、“跳花燈”。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由長汀縣花燈戲藝人傳入,一時風靡各地。初期為一旦、一醜對歌對舞,後不斷髮展,多時演員有七八個。1982年,曾排演《楊八姐遊春》參加三明地區文藝會演,獲演出獎。

  採茶戲是從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劇種,劇目多反映民眾生活,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內容以反映男女愛情、悲歡離合、倫理道德和善惡報應的故事為多,語言生動樸實,用寧化方言演唱,唱詞通俗易懂,傳統劇目有100多種,本戲有《趙玉林》、《青龍山》、《三家福》、《割肉記》、《賣花記》、《九龍杯》、《車公傳》、《才郎搭店》、《胡家傳》等;小戲有《十買十帶》、《雙福船》、《補缸》、《王氏勸夫》、《看相》、《賣雜貨》、《化齋》、《牡丹對藥》等。

  採茶戲的表演保持茶歌、燈舞和花鼓載歌載舞的特點,清新明快,活潑優美。採茶戲的角色開始時較簡單,多為一生一旦或一醜一旦的對子戲表演,以後逐漸增加,除小生、小旦、小丑外,還有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號稱“八角頭”。每個角色都有一定的表演動作和基本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粗細之分;小生、小丑的步法有高步和矮步,基本功除了矮步、扇子、手帕外,還有耍花傘、耍板凳、耍棍子、耍花鼓等功夫。表演動作虛擬誇張,形象風趣,往往利用花帕、彩傘作道具,透過男女角色的對舞說唱,表現出優美的身段和動作。

  採茶戲的音樂以茶歌、小調為主,男女同曲異腔,演唱用當地“土官話”。曲調有幾十種,每個劇目用一二個曲調,往往以戲名為曲調名。如[才郎搭店]、[才郎別店]、[牡丹對藥]、[十買十帶]、[王氏勸夫]等。由於節奏的快慢而分成許多不同板式,如[緊板]、[緩板]、[導板]、[散板]、[訴板]、[哭板]、[平板]等。為了表達人物感情的需要,往往根據原來板式進行改編,創作成新的曲調,或是把好幾個曲調連起來,以表現人物感情的複雜變化。採茶戲的樂器一般較簡單,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打擊樂器有鼓、板、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1]

  贛南客家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發源於江西安遠縣九龍山一帶,約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贛南其它民間藝術,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區主要是贛南、粵北、閩西,也曾傳播到廣西桂南一帶。是江西採茶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

  江西省戲曲理論家,戲曲史學家流沙河曾說“贛南是採茶戲的老家”,贛南客家採茶戲就是贛南土生土長的採茶戲。

  採茶歌是產生採茶戲的胚胎,採茶歌在贛南山區尤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乾唱,無伴奏,後來發展成為以竹擊節,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的聯唱形式,便是將採茶歌引入庭院戶室演唱的開始。明萬曆年間已有民間進入豪紳官吏府第演唱(見石城縣崖嶺熊氏六修宗譜《熊體甫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十二月採茶歌”聯唱在贛南民間燈綵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成有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邊唱邊舞的採茶燈,又叫“茶籃燈”(見明末諸生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清康熙年間吳震方的《嶺南雜記》)。

  明中葉以後,贛粵兩省的採茶燈交往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採茶又得到新的發展,由原來的十二個採茶女,兩個男隊首的採茶燈改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改為姐妹對唱形式,表現手持茶籃上山採茶,邊歌邊舞的歡樂情緒,而茶童既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以此形成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的第一個原始傳統劇目《姐妹摘茶》。後來又在由採茶燈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用一條板凳仿作龍燈戲耍的小戲《板凳龍》,由二旦一醜耍龍燈,二旦為大姐,二姐,醜稱作三郎子。這兩個戲被稱為最早最古老的採茶戲。

  贛南客家採茶戲的流傳:贛州地區戲曲志載:“採茶戲在贛南老家誕生後,除在江西省廣為流傳外,還分數支先後向閩,粵,湘,桂等省流動。其路線為: 1自贛南傳入閩西后分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傳導贛東,贛中和贛北,甚而過長江,傳入湖北黃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帶,並傳到臺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數。”2自貢水流域進贛江中下游的萬安,遂川一帶,然後沿羅霄山脈向贛西及湘中流動。3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及桂南。

  贛南採茶戲的“三子”也在臺灣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 “三子”中的“步子”即矮子步。生活在大山中的客家人,出門就要彎腰屈膝地爬山,由此而創造的矮子步成了天下獨一無二的採茶戲的舞蹈基本步。“三子”中的“袖子”是表演服裝中單單隻有一個的左袖筒,這一隻袖子的上拋、下甩、纏腰、屈膝的諸多動作,又成了國內藝術中的一個絕門。“三子”中還有一個“扇子”,曾慶池風趣地說:“扇子是採茶戲的固定道具,如果表演時沒了扇子就會像人吃飯時沒有筷子一樣不可或缺。 多達幾十種的扇子動作, 以極強的表現成就了贛南採茶戲的又一絕技。”

  贛南採茶戲的《姐妹摘茶》流傳到武寧,景德鎮和湖北黃梅等地區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鋤茶》;傳至廣西合浦後叫《送哥賣茶》。《板凳龍》傳至贛東,贛中後叫《三姐妹觀燈》或《三矮子觀燈》;而傳至廣西雲南仍叫《板凳龍》。還有諸如《補皮鞋》,《補瓷碗》,《撿菌子》,《拾田螺》,《挖筍》,《賣花錢》,《賣小菜》,《賣紙花》,《瞎子裁衣》,《瞎子鬧店》,《磨銅鏡》,《當棉褲》,《大勸夫》,《小勸夫》,《四姐反情》,《賣雜貨》等劇流至各地後與當地風情民俗結合演化,有的成了當地自己的傳統劇目。

  粵北採茶戲

  (一)歷史之幕。粵北採茶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是源於廣東北部山區節慶燈綵歌舞的地方民間小戲。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連陽調子等三種流派,1950年後逐漸交融匯合,1959年統一稱為粵北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亦有兩百多年。據清乾隆年間李調元(南越筆記)載:“粵俗歲之正元,飾兒童為采女,為隊十二人,人持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緪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清朝乾、嘉年間,粵北和粵東北流行唱採茶,府縣誌書及文人著作多有“唱採茶歌”、“歌十二月採茶”、“採茶歌尤妙麗”等一類記述。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如《裝雕》、《夫妻採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為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這時人們稱之為“三腳班”、“採茶戲”。根據調查,清朝已有連縣的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的裡溪燈班,曲江縣的老樂群英、樂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份演出,透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後來調查挖掘出這時的流行劇目有150多個,如《打柴頭割魯基》、《磨豆腐》、《雙雙配》、《賣雜貨》、《打狗勸夫》、《阿三看姐》等,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30多個,職業藝人200多人,其中劉吉增、沈松、潘金鳳、劉榮華、鍾南石、唐任喜、謝啟池等享有聲譽。民國32年(1943年)後,由於戰亂動盪,粵北採茶戲漸趨衰落。建國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於1957年組建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年改名粵北採茶劇團。與此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等縣也建立專業採茶劇團。這些採茶劇團收集整理粵北採茶戲的傳統藝術,共得傳統劇目200多個,音樂曲調200多首,同時舉辦演員培訓班進行傳統藝術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粵北採茶戲的演出劇目相當豐富,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整理改編、具有劇種特色的傳統劇目,如《補皮鞋》、《裝畫眉》、《王三打鳥》、《哨妹子》、《釣蛤》、《借親配》等;另一部分是為了擴充套件劇種的藝術表現力而移植改編的劇目,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題詩》等;還有一部分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劉介梅》、《瑪瑙山》、《血榜恨》等。透過多方面的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革新,廣泛借鑑其他戲曲劇種和話劇的長處,粵北採茶戲藝術獲得了全面的提高。羅發斌、何瑤珠、何勝祥、謝福生等,成為這個時期深受觀眾歡迎的演員。1966年,粵北採茶戲因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動,直到1976年之後,才開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創新活動。20世紀80年代後,透過創作、改編、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劇目,如《女兒上大學》、《稱心花》、《阿三戲公爺》、《人生路》、《青峰山傳奇》等,既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又在廣東省的多項評獎中屢屢獲獎。舞臺上也湧現出吳燕城、陳聯鳳、藍興朗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

  高安採茶戲

  古稱“江右上縣”的高安,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高安採茶戲則是這塊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罈老酒,噴發著醉人的醇香。高安的農民或在蠶桑耕種之中,或在收穫喜慶之際,有感而發,信口引吭,一人呼,眾者和,管絃助興,鐃鈸取鬧,儺面雉首,相聚而樂,於是,一個古老的劇種便在農民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了。

  縱覽高安採茶戲形成發展的畫卷,最引人注目讓人激動的還是建國以來的那部分,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發展,高安採茶戲形成了語言通俗質樸、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風格亦莊亦諧的藝術特色。曾被斥為“有乖禮俗”的野樂已登上藝術大雅之堂,成為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江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贛中、贛西等地多個縣市劇團演出劇種均為高安採茶戲。

  高安採茶劇團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強盛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劇團曾於1959年在廬山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獻演《四九看妹》。當年10月經中共宜春地委決定,一次從高安地方劇團調去15名演員,成立宜春專區地方劇團。進入60年代中期,高安採茶戲再度進京,地採、高採在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聯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轟動。隨即此劇在全國贏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臺藝術片公映。高安採茶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既注重弘揚時代主旋律,又保留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贛中文化的濃郁風情。地採、高採致力於對戲劇內涵的開掘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編、導、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進入成熟階段。1979年地採《孫成打酒》劇組進京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榮獲一等獎。爾後,《郎當索》、《樟樹坳風情》、《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斷雞》等劇目在歷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均奪得一等獎;《一家人》、《鄉潮》、《寒儒求監》也獲得較好成績。《寒儒求監》、《斷雞》還獲得華東“田漢戲劇獎”二、三等獎。1991年,高安採茶劇團又奉調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榮獲“稀有劇種演出特別獎”。不久,由高安採茶劇團與江西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孫成打酒》榮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二等獎、全國第十四屆“飛天獎”短篇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中央電視臺、江西電視臺緊接著又將高安採茶劇團的《南瓜記》、《斷雞》、《四九看妹》、《遊湖》搬上熒屏,拍成舞臺藝術片與專題片向全國播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區採茶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高安採茶戲《木鄉長》一舉奪得第四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劇目一等獎及編、導、演一等獎,緊接著又榮獲“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編、導、演單項“文華獎”,劇本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並參加四川成都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高安採茶戲好戲連臺,人才輩出。50年來,這塊紅土地不但集結和造就了諶國泰、黎花英、羅運憨、吳其多、彭金花、劉如南、黃銀泉、彭金城等幾代表演藝術家,也培養了黃凱、馬正太、漆薪傳、胡桔根、趙日祥、劉敏濤等著名編導作曲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創作功力一直為贛中老表津津樂道。

  撫州採茶戲

  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採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採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臺戲和單臺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 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臺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絃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臺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撫州採茶戲,土生土長,健康質樸,鄉情濃郁;唱詞和唸白,大量運用民間俗語和歇後語,通俗易懂,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和生活氣息。

  撫州採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板腔體唱腔。它的詞格一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旋律特徵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採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標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別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臺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絃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臺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 亦稱“長韻”)、簡板、疊板、快板、倒板、搖板、散板、 清板、哭頭等板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絃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並和本調一樣,具有豐富的板式。單臺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 宮調式)的區別,還有簡板。 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臺調和雙勸夫調的簡板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板。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一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一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吟唱音調。

  民歌小調──除一部份單臺戲用的小調,如“數天下圖”、“打哩蓮花”、“想郎”、“打彩”等以外,還有“十二月採茶”、“銅錢歌”、“十杯酒”、“照花臺”等等。一般作戲中插曲用。

  撫州採茶戲因脫胎於燈綵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羅裙的小人物見長。其藝術特點是: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詼諧、通俗易懂;唱做樸實,亦歌亦舞,活潑風趣。其表演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既有淳樸的民間藝術韻味,又有個性鮮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動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變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雞公啄米”、“猴子跳圈”、“懶貓抓癢”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運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拋甩、或掩面、或飛轉,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緒。再如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單手打,又能雙手雙肩打,有時繞指而轉,有時空中拋耍,左右開合,上下翻飛,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撫州採茶戲的許多表演動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妝挑簾、床前驅蚊、繡花納底、縫補漿洗、摘茶採桑、開(關)門、雲手、鷂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丑的挑擔推磨、趕牛鋤地、撐船推車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細緻逼真。在三角班小戲中,上述特點尤為突出。發展到“半班”演出大戲後,向古老劇種學習袍帶戲的表演程式,同時也吸收了歌舞話劇的養料,使其既能演傳統戲又能表現現代生活。

  撫州採茶戲講究唱做並舉。手勢、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協調。旦角的基本步法有“雲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丑角有“矮步”、“跳步”等。丑角除矮子功外,有時還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僕”等各種滾翻動作。生、旦有時也要表演“搶背”、“劈叉”、“臥雲”、“烏龍絞柱”等地毯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採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祁門採茶戲

  祁門採茶戲源自江西。清初,江西浮樑縣一些姓陳的人遷來祁門縣坑口一帶,帶來一種叫“饒河調”的戲,又稱為“江西調”,曲調明快,演奏簡單,很快流傳到閃裡、歷口、祁紅、奇嶺等地,逐步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祁門採茶戲。採茶戲的曲調豐富,有“西皮”、“嗩吶皮(吹腔)”、“三凡”、“反二凡”、“撥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詞”、“南詞”、“北詞”、“花調”等數十種。

  “祁門採茶戲”是世界名茶“祁紅”故鄉安徽省祁門縣的一種與茶共生、為茶而演的茶鄉地方戲曲,是我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點是:茶人編,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鄉演;方音重,茶味濃。

  祁門縣地處安徽、江西交界之處,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門人業茶的記載。但祁門採茶戲的誕生,卻要遲至清代末期“祁紅”創制成功之後。由於當時地處窮鄉僻壤的祁門人煙稀少,加之祁紅製作工序繁雜、作業量大,急需大量採茶、製茶人手。因此,近鄰的江西浮樑和安徽安慶等地的農人,便紛紛北上南下來到祁門,女採男制,入鄉隨俗,安居樂業,共興茶事。“江西採茶戲”和“安慶黃梅戲”這兩種劇種的因子,便也隨之傳入祁門,並與祁門的鄉音古戲(如,目蓮戲、儺舞儺戲等)兼收幷蓄、相互嫁接成一種完全嶄新的地方戲曲,祁門採茶戲於是應運而生。

  祁門採茶戲的曲調十分豐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撥子、秦腔、嗩吶皮、文詞、南詞、北詞和花調等數十種。起初,祁門採茶戲以清唱的來形式表演,無論是茶山還是鄉場乃至於古祠堂、古戲臺,什麼地方都可隨時開唱。真正以戲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臺表演,則是民國初年的事兒。當時祁門採茶戲已經相當紅火,史籍中有“連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紀錄。據當地茶文化資料稱,解放前夕“在祁門上演的採茶戲傳統劇目就有大戲12本,小戲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門採茶戲劇目有《採茶》、《海老三種茶》、《祁門紅茶》、《天下的紅茶數祁門》、《茶場就是我的家》等,特別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門採茶戲《天下的紅茶數祁門》尤其值得一提,因為這部初創於1937年的採茶戲的原始指令碼的編劇者,正是由民國北京政府農商部於1915年在祁門縣創辦的“祁門茶葉改良場”的場長、著名茶葉專家胡浩川先生。這部以六幕採茶戲為載體,詳細演繹祁門名茶從鮮葉採摘到初制再到精製的完整過程的祁門採茶戲,在慶祝祁門解放的歡慶晚會上公演後,反響相當強烈。而另一部劇名叫《海老三種茶》的祁門採茶戲,則以其全部採用祁門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載入祁門採茶戲史冊。

  祁門採茶戲作為祁門茶鄉彌足珍貴的茶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新編的祁門採茶戲劇目不斷湧現,並在參加全縣、全地區和全省的文藝匯演中屢屢獲獎。現在,海內外客人談到祁門,不但馬上就能提到“祁紅”名茶,而且還要提到“祁門採茶戲”,因為它是“祁紅之鄉”又一朵令廣大茶人喜聞樂見的、飽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撫州採茶戲

  2010年6月2日,撫州採茶戲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公示名單。被列入“國遺”名錄的撫州採茶戲,經過幾百年來藝人們的打磨、修飾,猶如一塊美玉,已是光彩奪目。可以說,它是撫州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現代撫州的一張金色名片!現在——

  撫州採茶戲:喜:申遺成功 憂:後繼乏人

  

  自豪——曾經的燦爛

  撫州採茶戲的輝煌歷史是令人難忘的。上了年紀的人,或許曾有過一票難求的記憶,亦能把那些經典曲目、名家名角如數家珍。

  撫州採茶戲始於明末清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得到迅速發展,市縣都相繼成立專業採茶劇團,另外還有不少的業餘劇團。各劇團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創作移植現代劇目方面都作出了不小成績。期間,撫州採茶戲在省內外揚名。1954年9月,撫州採茶劇團參加“江西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開始受到全省觀眾和戲曲愛好者的關注。1956年1月,市採茶劇團被省文化廳單獨調至南昌彙報演出現代戲《李二嫂改嫁》。1958年3月至7月,劇團首次在全省部分縣市作巡迴演出。當年10月,劇團創作排演的革命歷史故事《紅松林》參加“江西省戲曲現代戲匯演”,獲得創作、音樂、演出獎,省電臺為之作了全劇錄音廣播,中國唱片社灌製了其中九段唱腔的唱片,劇本在《劇本》雜誌發表,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中國戲劇整合》和《江西戲劇整合》都做了選登。從此,撫州採茶戲在全國戲曲界開始產生一定的影響。上世紀60年代中期,撫州採茶戲進一步走出江西。1962年春,改編的傳統戲《錯中緣》在南昌、豐城、宜春和湖南株洲、湘潭等地演出,江西日報、宜春報、株洲報、湘潭報等紛紛刊文讚揚。1965年,劇團創作排演的現代戲《秧》,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地區現代戲觀摩匯演,而後赴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彙報演出。文革期間,很多劇團被迫停演。文革後,全國開放古裝戲,市採茶劇團排演的古裝戲《秦香蓮》曾連演兩月多而不衰。1980年,撫州地區舉行青年演員匯演,一大批具有較高藝術素養的專業青年演職員出現在舞臺上,對撫州採茶戲的傳承和發展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進入21世紀,新編小戲《縣官下鄉》於2001年獲得文化部第十一屆“群星獎”金獎,重新改編的小戲《王媽媽愛雞》2004年獲得文化部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

  撫州採茶戲在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一批燦若星辰的名角:易蘭英、萬安安、李鳳嬌、單冬陽……他們那個性鮮明的角色、極富韻味的唱腔、曼妙的舞臺身姿,已深深鐫刻在人們的腦海中。

  尷尬——堪憂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文化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人們的休閒也呈現多樣化,採茶戲不再像過去那樣是人們的娛樂首選。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撫州採茶戲這塊“美玉”,似乎正在漸行漸遠,淡出人們的視野。

  因為採茶戲群眾基礎的縮水,專業劇團銳減,我市目前只剩三個專業劇團,分別是撫州市採茶歌舞劇院、臨川區採茶劇團和東鄉縣採茶劇團。目前,這三個專業劇團的採茶戲演出量均在逐年萎縮。而專業創作人員、導演奇缺,演員青黃不接的窘狀,已經讓三個專業劇團頗為尷尬。據介紹,臨川區採茶劇團演員中,最年輕的也近40歲了,已有斷層、斷代之虞。而劇團現有的專業演職員中,有不少人因為戲劇市場慘淡而“身在曹營心在漢”,正在謀求其他出路。

  採茶戲要保持它的魅力,創新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專業人才尤其是創作型人才的流失,卻導致戲劇難以創新。有專家指出,採茶戲植根於撫州的大眾文化,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得生存,重新奪回部分失去的陣地,就必須透過不斷創新去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百姓。但目前這種現狀,恐怕只能讓人尷尬。

  “而最令人傷心的是,現在沒有人想學這門藝術,因為目前這門藝術很難保證溫飽。”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在撫州採茶劇團工作過很長時間、現為撫州市戲劇藝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的國家一級演員潘鳳仙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臨川有一女孩,在戲劇表演方面非常有天分,跟我學一段時間後,即在全省獲獎。我很想叫她在這行發展下去。但女孩父母說,不要錢都不學,他們說學了沒用,保證不了今後的生活。”潘鳳仙還告訴記者,令人尷尬的是,目前不多的採茶戲觀眾,能看到的幾乎都是民間草臺班子的演出。而草臺班子的成員均為接到活後臨時拼湊的,無論是唱腔、道具、服裝、樂器,還是演員的手眼身法步,都與專業劇團相去甚遠。潘鳳仙說:“我有時在街頭能看到草臺班子粗製濫造的採茶戲錄影。看一次,心裡就酸一次。草臺班子的戲能走向市場,而專家表演的戲曲反倒不知怎麼來推向市場。”

  焦慮——渴盼的呵護

  撫州採茶戲已入“國遺”,這令人欣喜。但有識之士指出,撫州採茶戲若不妥善呵護,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想起採茶戲的時候,只能聽聽唱片、看看碟子,或到資料室、圖書館翻看相關的故事與傳說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討論撫州採茶戲該向何處去時,有部分年輕的市民認為,這些東西太古老、太陳舊,沒有市場、不賺錢,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不如任其自生自滅。

  然而,絕大多數市民認為,撫州採茶戲是撫州的一張文化名片,是撫州的“市寶”,不但不能讓它衰敗,還要讓它復興,讓它在撫州的現代化建設程序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潘鳳仙就認為,保護好、傳承好撫州採茶戲,可以有效推動我市文化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如何讓這塊“美玉”重放異彩?面對記者的發問,潘鳳仙提出不少建議。

  政府及有關部門似可以“立法”形式制定撫州採茶戲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撥出專項經費,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以免人才斷檔。同時,作為公益性演出單位,專業劇團必須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透過改革,建立一套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例如恢復學員的招收,搞活工資分配製度,實施優勝劣汰用人制度,考核與業務能力、業務成績掛鉤,鼓勵創作等。透過這些舉措使專業演員心無旁騖,專心業務。她舉例說,贛州市為支援採茶戲的傳承與發展,每兩年招收30個學員,已連續招收了四屆。這些學員學成後,均給予事業編制,由市縣的專業劇團優先選人,其餘人員安排到縣鄉文化站室工作。如此,贛州市在有效地保證採茶戲人才不斷檔時,確保了當地採茶戲的藝術之樹常青。

  定期舉辦大型採茶戲展演或研討活動,培植受眾群體。目前,採茶戲市場還是有一定的觀眾。關鍵是,如何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欣賞並瞭解專業的表演,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受眾群體。潘鳳仙建議,是否能充分利用湯顯祖大劇院這個平臺,每週由專業劇團在此演出兩至三次,上演百姓喜聞樂見的全本採茶戲及摺子戲,推出低價位門票,或完全實行“百姓看戲,政府買單”。也可以舉辦全省、全市的採茶戲展演和研討活動,在市區的各大廣場舉辦戲劇表演大賽,讓採茶戲愛好者參與互動,激發市民對採茶戲的熱愛。

  建立專業網站,推廣撫州採茶戲。現在,網路文化如日中天,如果撫州採茶戲這個傳統藝術能借助網路這個現代傳媒工具向愛好者推廣,則能讓撫州採茶戲更加方便、快捷地深入群眾。此外,還可以出版宣傳畫冊、劇本集、撫州採茶戲志等。撫州的戲劇家協會也應發揮所長,經常組織票友活動,在民間掀起學採茶戲、唱採茶戲的熱潮。

  如此,或許能“養出”更多的受眾。有受眾就有市場,有市場也就有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撫州採茶戲也就能透過諸多有效舉措,進入良性運作之中。

  如此,撫州採茶戲這塊“國遺”之寶,也許就能再放異彩了。

  本報記者 方友華 梁家田

  為戲曲“年輕化”叫好

  上海電視臺有一檔戲曲節目《大舞臺》,歷經30年而始終受觀眾歡迎,經得起熒屏檢驗;尤其是近幾年的改版,更是好戲連臺,一片贊聲。那麼,其秘訣在哪兒呢?最近全國戲曲專家雲集上海,探討個中規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年輕化。用完整的話表達,就是“用年輕方式傳播古老藝術”。

  比起全國很多“歷史名城”,上海算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個既時尚又國際化的城市,照理說,這樣的城市特質,與古老與傳統的戲曲似乎並不匹配。可是為什麼這些古典行業中的翹楚人物都反倒更願意選擇上海呢?對此,著名劇作家魏明倫表示,時代不同了,當今的時代如果要想繼續更好地傳承古典,“就是應該讓時尚來託舉古典,讓古典來最佳化時尚,這一點,上海做得最好了”。魏明倫還以書法和戲曲(古稱翰墨和粉墨)為例說,現在的翰墨是“墨多翰少”,很多書法家寫不出一首舊體詩;而粉墨則正好相反,處於“有墨無粉”,有著厚重的積澱,但是沒有“粉絲”——當然戲迷還是有的,可是和黃金時代不能同日而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非常需要運用電視傳媒這個年輕的技術來託舉古老的戲劇,以此贏得更多的觀眾。

  電視和戲曲結緣,並不是“簡單實錄”就能贏得觀眾的,其間需要太多的藝術思維和藝術創造。比如,它需要和其他藝術樣式(比如雜技、舞蹈、曲藝)混搭、嫁接、雜糅,還要運用角色反串、雅俗並舉、名角和票友同臺、大腕和草根共舞等層出不窮的創意,豐富和最佳化表現方式,同時還不能損傷古典藝術,只能加分不能減分。正如有人所言,戲曲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園地當中非常美的一朵花,你不希望它生存得更好、走得更遠嗎?但是要想讓花傳播得更遠,要讓它的將來更繁榮茂盛,你就必須藉助蝴蝶的力量來傳播花粉,這個蝴蝶就是我們年輕的新媒體。

  年輕的團隊、年輕的眼睛、年輕的技術、年輕的構思,加上一顆敬畏傳統之心,才有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影響力。既然這種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所做的“年輕化”努力,能夠結出累累碩果,那麼,面對其他文化遺產,我們是否也能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用好我們的文化遺存呢?對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許只有活體儲存,才能真正延續其生命。而活體儲存,有待“年輕化”的創意。

撫州採茶戲“後繼乏人”

  撫州採茶戲《牡丹亭》劇照 “撫州採茶戲今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一件大喜事。可是,這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戲曲,如今卻陷入後繼乏人的境地,實在讓人感到遺憾……”一位撫州採茶戲老演員如是說。

  撫州採茶戲是我市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是撫州戲曲藝術的一張名片。目前,令人憂心的是,由於傳承乏力,老演員年事已高退居幕後,年輕一代演員又演技欠佳,使得撫州採茶戲人才青黃不接———

  年輕演員水平不高

  10月12日晚,湯顯祖大劇院燈光璀璨,座無虛席,第一屆中國(撫州)湯顯祖藝術節在此隆重開幕。我市排演的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進行了首次公演,這也是國內首次以撫州採茶戲來演繹全本《牡丹亭》,這自然引起國內專家、學者以及戲劇界人士的關注。

  當晚,我市採茶戲名角易蘭英、萬安安、潘鳳仙就坐在觀眾席中。對於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這臺重頭戲,他們心中有著太多的期望。這幾位演了一輩子撫州採茶戲的老演員,當然對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首次公演有著挑剔的眼光,對年輕一代演員擔綱演出充滿了希望。

  撫州採茶戲《牡丹亭》演出結束後,易蘭英、萬安安、潘鳳仙等戲劇界人士對舞美、燈光、音效等現代舞臺技術大為讚歎,稱這是她們在戲曲生涯中不曾有過的。然而,對於年輕演員的唱腔、吐字感到一絲遺憾。她們認為,在糅合臨川方言的唱腔中,年輕演員顯然“力不從心”,沒有地方風味,沒有在大俗中吟唱出湯翁原著中的那種大雅曲調,這不能不說,年輕一代演員的撫州採茶戲功底不夠。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幾位老演員觀看了上海劇團演出的《邯鄲記》、《紫釵記》;河北邯鄲平調落子劇團演出的魔幻舞臺劇《黃粱夢》;贛南採茶歌舞劇院演出的現代贛南採茶戲《快樂標兵》;南昌大學贛劇藝術中心演出的《臨川四夢》摺子戲。與這些藝術演出團體相比,幾位老演員覺到撫州年輕演員在運用地方元素中缺乏感染力。

  易蘭英告訴記者,在第一屆中國(撫州)湯顯祖藝術節中,撫州年輕演員在演繹撫州採茶戲《牡丹亭》時,儘管戲服華美,舞臺燈光絢麗,但演員的唱腔缺乏韻味,給整個演出打了折扣。因為撫州採茶戲的唱腔特別講究吐字的清晰和圓潤,唱腔旋律既有悲悽纏綿的悲腔,又有許多活潑明快的小調。所以,撫州採茶戲對演員的唱腔要求極為嚴格,特別是對主要演員,來不得半點虛假。

  “與其他地方的演員相比,撫州採茶戲的演員素質不是很高。看來,對年輕一代演員的培養,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易蘭英如是說。

  陷入“後繼乏人”境地

  撫州採茶戲是在明代茶燈戲的基礎上,吸取撫州的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角班”、“半班”等階段。撫州採茶戲是個區域性極強的地方劇種,為撫州百姓所喜聞樂見,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鄉味濃郁。

  新中國成立後,撫州採茶戲進入輝煌的發展時期。1951年,撫州採茶戲劇團建立,隨後各縣專業採茶劇團也相繼成立。上世紀50年代,業餘採茶劇團遍佈城鄉,達到了2000多個。撫州採茶戲得到空前發展,也湧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易蘭英、萬安安、單東陽、李鳳嬌等在撫州家喻戶曉,被市民捧為“明星”。他們精彩的演出,讓無數戲迷為之傾倒,成為他們的“粉絲”。可以說,老一輩的撫州採茶戲演員,以他們的藝術魅力,為撫州採茶戲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對於老一輩撫州採茶戲名角的聲譽,我市知名劇作家吳德春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撫州採茶戲多次在全省文藝演出中獲獎,有些劇目還被中國唱片社收錄,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最讓撫州戲劇界引以為豪的是在1961年4月的一天,撫州採茶戲演員易蘭英、李鳳嬌、李如珍、萬安安在南昌洪都賓館,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併為毛澤東表演了撫州採茶戲,因此,撫州採茶戲譽滿京華。

  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由於受到流行音樂、電影和電視的衝擊,撫州採茶戲的觀眾逐漸流失。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些老演員開始退居幕後,年輕演員又難以獨擋一面,撫州採茶戲出現“四面楚歌”、後繼乏人的局面。更為遺憾的是,撫州各縣(區)的採茶劇團或進行體制改革,或由於缺乏經費處於無戲可演的境地,隨之而來的是劇團衰落,人才流失,撫州採茶戲風光不再。

  “在撫州採茶戲步入生存危機的今天,如何振興它,走出後繼乏人的境地,是令人深思的問題……”吳德春如是說。

  如何薪火相傳

  撫州採茶戲是臨川文化的瑰寶,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它貼近生活,感染力強,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如今,在撫州採茶戲逐步衰落,陷入後繼乏人甚至失傳的境地,我市戲劇界和社會有關人士為拯救撫州採茶戲多方奔走呼籲,希望受到政府的重視和相關政策的保護。

  潘鳳仙,市政協委員,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這位在撫州採茶戲舞蹈上活躍了幾十載的老演員,曾因在獨角戲《王媽媽愛雞》的出色表演,獲得文化部第13屆“群星獎”金獎。對於撫州採茶戲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她心懷“切膚之痛”,曾多次以市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交提案,為振興撫州採茶戲建言獻策。

  “看到撫州採茶戲人才青黃不接,我真的很著急……”日前,潘鳳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快人快語地倒出了自己對撫州採茶戲後繼乏人的憂慮。

  潘鳳仙告訴記者,戲曲的魅力在於流傳,在於薪火相傳。但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撫州採茶戲由於種種原因,儘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還是呈現衰落之勢,尤其是人才缺乏。所以,對人才的培養是拯救撫州採茶戲的當務之急。因為在戲劇大師湯顯祖的故鄉,撫州採茶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戲迷對採茶戲的熱情有所升溫。比如,在街頭可以看到,許多人聚在一起看撫州採茶戲錄影。在文化廣場,不少市民聚集在一起唱戲聽戲,自娛自樂。然而,由於缺乏專業演員的指導和演出,撫州採茶戲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那麼,如何培養專業演員,撫州採茶戲薪火相傳?潘鳳仙建議,以專業劇團為主要骨幹力量。同時,全面開展撫州採茶戲調研,挖掘老藝人的技藝,在傳承的基礎上搞好“傳幫帶”,使年輕一代演員掌握表演、唱腔等藝術表現形式。此外,希望政府保障專業劇團的創作經費,解決劇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最大的希望是,在我市高等院校恢復對採茶戲的招生,保證專業劇團的後續發展。

  “明年是撫州採茶劇團成立60週年,作為一名老演員,我真的希望撫州採茶戲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著力解決後繼乏人問題,使撫州採茶戲薪火相傳,再創輝煌……”這是潘鳳仙由衷的心願。


採茶戲

  什麼是採茶戲   茶不僅廣泛地滲透到戲劇藝術之中,而且在我國還有以茶命名的戲劇劇種。如採茶戲就是全國各地採茶、花燈等民間歌舞小戲的統稱。它起源於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採茶歌,歷經採茶小曲、採茶歌聯唱、採茶燈等階段,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活躍於廣大農村的載歌載舞的採茶戲。它們多以採茶、茶燈歌舞為表現形式,通常以兩 ...

九江採茶戲

  採茶戲是江西地方小戲的總稱,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 ...

贛東北採茶戲

  採茶戲是土生土長的小劇種。發源於鉛山縣,是在當地民歌、茶歌和茶燈的基礎上,吸收了黃 梅戲的發育而成。由初期的一旦一醜和一旦二醜的“對子戲”和“三角班”到“七子班”和“半班”,由用民歌小曲到板腔音樂。從演唱小戲到演出大戲,在上饒廣為流行,還發展到浙、閩一帶。其特點是輕快、活潑,和它載歌載舞、生動活潑、樸實風 ...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是著名的客家戲,它源於贛南一些地方的民間歌舞採茶燈。明代中後期逐步發展成為"茶燈戲"。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安遠九龍山茶為清朝貢品。每年陽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雲集於九龍,採購春茶。靚麗採茶女邊唱採茶歌,歌聲此起彼伏,一唱採茶歌,歌聲此起伏,一唱眾和。茶業發展,採茶歌也不斷流 ...

採茶戲有什麼特點

  贛南採茶戲的舞臺語言是當地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當地漢族民間口頭文學、民間歌舞、燈綵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劇目多以喜劇、鬧劇為主,很少正劇和悲劇。   題材上多以下層群眾、尤其是手工業工人、藝匠的日常生活為表現物件,尤其又以男歡女愛的戲情所佔比重為大。其音樂唱腔屬於曲 ...

不同地方的採茶戲的特點都有哪些

  採茶戲是主要流行語廣東,廣西,安徽,福建,湖北等省區的一種漢族戲曲。因為每個地區流行的不同,也會習慣性的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粵北採茶戲,黃梅採茶戲等等。那麼不同地方的採茶戲的特點都有哪些不同呢?讓我們一起到戲曲大全看看吧!   贛南採茶戲的舞臺語言是當地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 ...

撫州採茶戲是怎樣的一種地方戲劇

  每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就是從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傳統文化中看出,而當地的文化形成的表現就可以從戲劇中表現出來。江西撫州就有這樣一個戲劇,在日常生活當中衍生,發展出來的。本期江西文化帶你瞭解撫州採茶戲是怎樣的一種地方戲劇。   撫州採茶戲是江西臨川漢族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採用撫州贛語說唱。舊名“三腳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