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鏟又名洛陽鏟,一種考古學工具,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最早廣泛用於盜墓,後成為考古學工具。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杆。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並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釐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瞭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
探鏟又名洛陽鏟,一種考古學工具,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最早廣泛用於盜墓,後成為考古學工具。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杆。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並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釐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瞭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
國慶一詞的由來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國慶節是從哪一年開始有的?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從1949年開始有國慶節的,直至2014年已經65週年。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透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近代國家的這種慶典就是對外顯示力量,因為它們大多是在爭取獨立,政治革命,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中誕生的,需要透過這種力量的顯示,以增強國民信心。
勞動節是幾月幾日 勞動節是哪一年開始的
勞動節是5月1號,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勞動節是怎麼來的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
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
中國歷史上的“勞動節”
勞動節的雛形是《帝王世紀》記載的傳說:在每年“天雨粟”的農曆二月二日,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伏羲、神農都會親自下田“耕而種之”,全體部落成員也隨之耕播勞作。
信史《史記》則記錄了周武王將二月二日定名為“春龍節”,在舉行慶典後效仿伏羲、神農諸先皇親率文武百官到田地躬耕的事蹟。
“春龍”與勞動有關聯嗎?
有。因當二月春風颳起,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會在東方天際升起,這星象被俗稱為春“龍抬頭”。而“龍一抬頭天必雨”,天雨可解決農田沒有灌溉工程造成的種種困難。故《呂氏春秋·審時》中說:“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表達出古人對務農必須天、地、人協作方能豐收的認識。同時,二月二日還是土地公公的壽辰。可見,對農曆二月二日這農耕社會里天地人合作的關鍵日子,的確應該盛典歡慶。
史載,從唐代開始,農曆二月二日被定名“耕事節”或“勞農節”。當日皇帝要親率百官到田間勞作,農民則被要求攜帶扎著紅綢布的農具下地耕播。
明代永樂年間,為規範皇帝親耕,京城裡特地修建了先農壇,圈劃出一畝三分田土供皇帝專用。清代雍正皇帝還在圓明園西南隅專設“一畝園”,以便自己無暇分身時就近親耕。這裡順便說一句:在17世紀、18世紀席捲歐洲大陸一百多年的“中國熱”中,法國皇帝路易十五聽從有“歐洲孔子”之稱的法國重農學派代表人物魁奈的建議,於1756年在巴黎城郊效仿中國皇帝下田勞作,實施了“親耕”。清代一幅《皇帝耕田圖》在繪製皇帝親耕場景的空白處題寫道:“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清政府還明文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中國農曆二月二日帝王臣民於天雨欲降時節到田間共同勞作,表達的不僅是崇尚和提倡勞動,還體現出了天、地、人合一協作的內涵;官府給予勞動者福利,實含鼓勵廣大勞動者繼續努力、做出更大貢獻之意。這就是我國延續了數千年的古代勞動節,它與近現代爭取勞動者權益的“洋節”,差別還真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