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己及人出自宋代朱熹的《與範直閣書》,原句是: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推己及人的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思來推想別人的心思;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例句:同學之間要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夠搞好團結。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1、推己及人釋義:用自己的心思來推想別人的心思;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2、出處: 宋·朱熹《與範直閣書》:“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
3、【示例】:同學之間要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夠搞好團結。
推:推想。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成語典故:
出處《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朱熹集註:“推己及物。”
春秋時,有年冬天,齊國下大雪,連著三天三夜還沒停。齊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廳堂欣賞雪景,覺得景緻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幾天,則更漂亮。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著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說:下了三天雪,一點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時候啦!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緊緊的,又在室內,就有意的追問:真的不冷嗎?景公點點頭。晏子知景公沒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說:我聽聞古之賢君:自己吃飽了要去想想還有人餓著;自己穿暖了還有人凍著;自己安逸了還有人累著。可是,你怎麼都不去想想別人啊!景公被晏子說得一句話也答不出來。
推己及人不是中庸的觀點。“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宋代學者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宋元以後,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 ...
“思利及人”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名句:“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思利及人”的意思是:人總是希望為自己爭取利益。然而利益的獲得是有條件的。當一個人給別人帶來好處的時候,他自己才能得到利益。 ...
推己及人,仁愛待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好好地對待他人。該句出自《論語》,《論語》乃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一共二十卷,11705個漢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以己度人:拿自己的心思來衡量或揣度別人。
兩個詞是反義詞。
反義詞就是兩個意思相反的詞,包括: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分為成對的意義相反、互相對立的詞。
如:真——假,動——靜,擁護——反對。這類反義詞所表達的概念意義互相排斥 ...
釋義:推:推想;及:到。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出處《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朱熹集註:”推己及物。“
春秋時,有年冬天,齊國下大雪,連著三天三夜還沒停。齊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廳堂欣賞雪景,覺得景緻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幾天,則更漂亮。晏子走近,若有所思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自《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意思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麻煩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
《論語·衛靈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內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 ...
感觸良多:是對某種事物或者情況,能夠想到很多。就是看到一樣東西之後,就想到很多,例如看到一件童年玩具,就想起以前的快樂童年,然而現在的生活又那麼艱辛,真是感觸良多。
推已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