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撫州採茶戲“後繼乏人”

撫州採茶戲“後繼乏人”

  撫州採茶戲《牡丹亭》劇照 “撫州採茶戲今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一件大喜事。可是,這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戲曲,如今卻陷入後繼乏人的境地,實在讓人感到遺憾……”一位撫州採茶戲老演員如是說。

  撫州採茶戲是我市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是撫州戲曲藝術的一張名片。目前,令人憂心的是,由於傳承乏力,老演員年事已高退居幕後,年輕一代演員又演技欠佳,使得撫州採茶戲人才青黃不接———

  年輕演員水平不高

  10月12日晚,湯顯祖大劇院燈光璀璨,座無虛席,第一屆中國(撫州)湯顯祖藝術節在此隆重開幕。我市排演的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進行了首次公演,這也是國內首次以撫州採茶戲來演繹全本《牡丹亭》,這自然引起國內專家、學者以及戲劇界人士的關注。

  當晚,我市採茶戲名角易蘭英、萬安安、潘鳳仙就坐在觀眾席中。對於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這臺重頭戲,他們心中有著太多的期望。這幾位演了一輩子撫州採茶戲的老演員,當然對撫州採茶戲《牡丹亭》首次公演有著挑剔的眼光,對年輕一代演員擔綱演出充滿了希望。

  撫州採茶戲《牡丹亭》演出結束後,易蘭英、萬安安、潘鳳仙等戲劇界人士對舞美、燈光、音效等現代舞臺技術大為讚歎,稱這是她們在戲曲生涯中不曾有過的。然而,對於年輕演員的唱腔、吐字感到一絲遺憾。她們認為,在糅合臨川方言的唱腔中,年輕演員顯然“力不從心”,沒有地方風味,沒有在大俗中吟唱出湯翁原著中的那種大雅曲調,這不能不說,年輕一代演員的撫州採茶戲功底不夠。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幾位老演員觀看了上海劇團演出的《邯鄲記》、《紫釵記》;河北邯鄲平調落子劇團演出的魔幻舞臺劇《黃粱夢》;贛南採茶歌舞劇院演出的現代贛南採茶戲《快樂標兵》;南昌大學贛劇藝術中心演出的《臨川四夢》摺子戲。與這些藝術演出團體相比,幾位老演員覺到撫州年輕演員在運用地方元素中缺乏感染力。

  易蘭英告訴記者,在第一屆中國(撫州)湯顯祖藝術節中,撫州年輕演員在演繹撫州採茶戲《牡丹亭》時,儘管戲服華美,舞臺燈光絢麗,但演員的唱腔缺乏韻味,給整個演出打了折扣。因為撫州採茶戲的唱腔特別講究吐字的清晰和圓潤,唱腔旋律既有悲悽纏綿的悲腔,又有許多活潑明快的小調。所以,撫州採茶戲對演員的唱腔要求極為嚴格,特別是對主要演員,來不得半點虛假。

  “與其他地方的演員相比,撫州採茶戲的演員素質不是很高。看來,對年輕一代演員的培養,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易蘭英如是說。

  陷入“後繼乏人”境地

  撫州採茶戲是在明代茶燈戲的基礎上,吸取撫州的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角班”、“半班”等階段。撫州採茶戲是個區域性極強的地方劇種,為撫州百姓所喜聞樂見,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鄉味濃郁。

  新中國成立後,撫州採茶戲進入輝煌的發展時期。1951年,撫州採茶戲劇團建立,隨後各縣專業採茶劇團也相繼成立。上世紀50年代,業餘採茶劇團遍佈城鄉,達到了2000多個。撫州採茶戲得到空前發展,也湧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易蘭英、萬安安、單東陽、李鳳嬌等在撫州家喻戶曉,被市民捧為“明星”。他們精彩的演出,讓無數戲迷為之傾倒,成為他們的“粉絲”。可以說,老一輩的撫州採茶戲演員,以他們的藝術魅力,為撫州採茶戲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對於老一輩撫州採茶戲名角的聲譽,我市知名劇作家吳德春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撫州採茶戲多次在全省文藝演出中獲獎,有些劇目還被中國唱片社收錄,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最讓撫州戲劇界引以為豪的是在1961年4月的一天,撫州採茶戲演員易蘭英、李鳳嬌、李如珍、萬安安在南昌洪都賓館,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併為毛澤東表演了撫州採茶戲,因此,撫州採茶戲譽滿京華。

  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由於受到流行音樂、電影和電視的衝擊,撫州採茶戲的觀眾逐漸流失。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些老演員開始退居幕後,年輕演員又難以獨擋一面,撫州採茶戲出現“四面楚歌”、後繼乏人的局面。更為遺憾的是,撫州各縣(區)的採茶劇團或進行體制改革,或由於缺乏經費處於無戲可演的境地,隨之而來的是劇團衰落,人才流失,撫州採茶戲風光不再。

  “在撫州採茶戲步入生存危機的今天,如何振興它,走出後繼乏人的境地,是令人深思的問題……”吳德春如是說。

  如何薪火相傳

  撫州採茶戲是臨川文化的瑰寶,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它貼近生活,感染力強,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如今,在撫州採茶戲逐步衰落,陷入後繼乏人甚至失傳的境地,我市戲劇界和社會有關人士為拯救撫州採茶戲多方奔走呼籲,希望受到政府的重視和相關政策的保護。

  潘鳳仙,市政協委員,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這位在撫州採茶戲舞蹈上活躍了幾十載的老演員,曾因在獨角戲《王媽媽愛雞》的出色表演,獲得文化部第13屆“群星獎”金獎。對於撫州採茶戲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她心懷“切膚之痛”,曾多次以市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交提案,為振興撫州採茶戲建言獻策。

  “看到撫州採茶戲人才青黃不接,我真的很著急……”日前,潘鳳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快人快語地倒出了自己對撫州採茶戲後繼乏人的憂慮。

  潘鳳仙告訴記者,戲曲的魅力在於流傳,在於薪火相傳。但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撫州採茶戲由於種種原因,儘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還是呈現衰落之勢,尤其是人才缺乏。所以,對人才的培養是拯救撫州採茶戲的當務之急。因為在戲劇大師湯顯祖的故鄉,撫州採茶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戲迷對採茶戲的熱情有所升溫。比如,在街頭可以看到,許多人聚在一起看撫州採茶戲錄影。在文化廣場,不少市民聚集在一起唱戲聽戲,自娛自樂。然而,由於缺乏專業演員的指導和演出,撫州採茶戲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那麼,如何培養專業演員,撫州採茶戲薪火相傳?潘鳳仙建議,以專業劇團為主要骨幹力量。同時,全面開展撫州採茶戲調研,挖掘老藝人的技藝,在傳承的基礎上搞好“傳幫帶”,使年輕一代演員掌握表演、唱腔等藝術表現形式。此外,希望政府保障專業劇團的創作經費,解決劇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最大的希望是,在我市高等院校恢復對採茶戲的招生,保證專業劇團的後續發展。

  “明年是撫州採茶劇團成立60週年,作為一名老演員,我真的希望撫州採茶戲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著力解決後繼乏人問題,使撫州採茶戲薪火相傳,再創輝煌……”這是潘鳳仙由衷的心願。

撫州採茶戲

  2010年6月2日,撫州採茶戲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公示名單。被列入“國遺”名錄的撫州採茶戲,經過幾百年來藝人們的打磨、修飾,猶如一塊美玉,已是光彩奪目。可以說,它是撫州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現代撫州的一張金色名片!現在——

  撫州採茶戲:喜:申遺成功 憂:後繼乏人

  

  自豪——曾經的燦爛

  撫州採茶戲的輝煌歷史是令人難忘的。上了年紀的人,或許曾有過一票難求的記憶,亦能把那些經典曲目、名家名角如數家珍。

  撫州採茶戲始於明末清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得到迅速發展,市縣都相繼成立專業採茶劇團,另外還有不少的業餘劇團。各劇團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創作移植現代劇目方面都作出了不小成績。期間,撫州採茶戲在省內外揚名。1954年9月,撫州採茶劇團參加“江西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開始受到全省觀眾和戲曲愛好者的關注。1956年1月,市採茶劇團被省文化廳單獨調至南昌彙報演出現代戲《李二嫂改嫁》。1958年3月至7月,劇團首次在全省部分縣市作巡迴演出。當年10月,劇團創作排演的革命歷史故事《紅松林》參加“江西省戲曲現代戲匯演”,獲得創作、音樂、演出獎,省電臺為之作了全劇錄音廣播,中國唱片社灌製了其中九段唱腔的唱片,劇本在《劇本》雜誌發表,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中國戲劇整合》和《江西戲劇整合》都做了選登。從此,撫州採茶戲在全國戲曲界開始產生一定的影響。上世紀60年代中期,撫州採茶戲進一步走出江西。1962年春,改編的傳統戲《錯中緣》在南昌、豐城、宜春和湖南株洲、湘潭等地演出,江西日報、宜春報、株洲報、湘潭報等紛紛刊文讚揚。1965年,劇團創作排演的現代戲《秧》,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地區現代戲觀摩匯演,而後赴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彙報演出。文革期間,很多劇團被迫停演。文革後,全國開放古裝戲,市採茶劇團排演的古裝戲《秦香蓮》曾連演兩月多而不衰。1980年,撫州地區舉行青年演員匯演,一大批具有較高藝術素養的專業青年演職員出現在舞臺上,對撫州採茶戲的傳承和發展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進入21世紀,新編小戲《縣官下鄉》於2001年獲得文化部第十一屆“群星獎”金獎,重新改編的小戲《王媽媽愛雞》2004年獲得文化部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

  撫州採茶戲在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一批燦若星辰的名角:易蘭英、萬安安、李鳳嬌、單冬陽……他們那個性鮮明的角色、極富韻味的唱腔、曼妙的舞臺身姿,已深深鐫刻在人們的腦海中。

  尷尬——堪憂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文化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人們的休閒也呈現多樣化,採茶戲不再像過去那樣是人們的娛樂首選。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撫州採茶戲這塊“美玉”,似乎正在漸行漸遠,淡出人們的視野。

  因為採茶戲群眾基礎的縮水,專業劇團銳減,我市目前只剩三個專業劇團,分別是撫州市採茶歌舞劇院、臨川區採茶劇團和東鄉縣採茶劇團。目前,這三個專業劇團的採茶戲演出量均在逐年萎縮。而專業創作人員、導演奇缺,演員青黃不接的窘狀,已經讓三個專業劇團頗為尷尬。據介紹,臨川區採茶劇團演員中,最年輕的也近40歲了,已有斷層、斷代之虞。而劇團現有的專業演職員中,有不少人因為戲劇市場慘淡而“身在曹營心在漢”,正在謀求其他出路。

  採茶戲要保持它的魅力,創新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專業人才尤其是創作型人才的流失,卻導致戲劇難以創新。有專家指出,採茶戲植根於撫州的大眾文化,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得生存,重新奪回部分失去的陣地,就必須透過不斷創新去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百姓。但目前這種現狀,恐怕只能讓人尷尬。

  “而最令人傷心的是,現在沒有人想學這門藝術,因為目前這門藝術很難保證溫飽。”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在撫州採茶劇團工作過很長時間、現為撫州市戲劇藝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的國家一級演員潘鳳仙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臨川有一女孩,在戲劇表演方面非常有天分,跟我學一段時間後,即在全省獲獎。我很想叫她在這行發展下去。但女孩父母說,不要錢都不學,他們說學了沒用,保證不了今後的生活。”潘鳳仙還告訴記者,令人尷尬的是,目前不多的採茶戲觀眾,能看到的幾乎都是民間草臺班子的演出。而草臺班子的成員均為接到活後臨時拼湊的,無論是唱腔、道具、服裝、樂器,還是演員的手眼身法步,都與專業劇團相去甚遠。潘鳳仙說:“我有時在街頭能看到草臺班子粗製濫造的採茶戲錄影。看一次,心裡就酸一次。草臺班子的戲能走向市場,而專家表演的戲曲反倒不知怎麼來推向市場。”

  焦慮——渴盼的呵護

  撫州採茶戲已入“國遺”,這令人欣喜。但有識之士指出,撫州採茶戲若不妥善呵護,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想起採茶戲的時候,只能聽聽唱片、看看碟子,或到資料室、圖書館翻看相關的故事與傳說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討論撫州採茶戲該向何處去時,有部分年輕的市民認為,這些東西太古老、太陳舊,沒有市場、不賺錢,已經落後於時代了,不如任其自生自滅。

  然而,絕大多數市民認為,撫州採茶戲是撫州的一張文化名片,是撫州的“市寶”,不但不能讓它衰敗,還要讓它復興,讓它在撫州的現代化建設程序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潘鳳仙就認為,保護好、傳承好撫州採茶戲,可以有效推動我市文化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如何讓這塊“美玉”重放異彩?面對記者的發問,潘鳳仙提出不少建議。

  政府及有關部門似可以“立法”形式制定撫州採茶戲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撥出專項經費,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以免人才斷檔。同時,作為公益性演出單位,專業劇團必須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透過改革,建立一套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例如恢復學員的招收,搞活工資分配製度,實施優勝劣汰用人制度,考核與業務能力、業務成績掛鉤,鼓勵創作等。透過這些舉措使專業演員心無旁騖,專心業務。她舉例說,贛州市為支援採茶戲的傳承與發展,每兩年招收30個學員,已連續招收了四屆。這些學員學成後,均給予事業編制,由市縣的專業劇團優先選人,其餘人員安排到縣鄉文化站室工作。如此,贛州市在有效地保證採茶戲人才不斷檔時,確保了當地採茶戲的藝術之樹常青。

  定期舉辦大型採茶戲展演或研討活動,培植受眾群體。目前,採茶戲市場還是有一定的觀眾。關鍵是,如何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欣賞並瞭解專業的表演,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受眾群體。潘鳳仙建議,是否能充分利用湯顯祖大劇院這個平臺,每週由專業劇團在此演出兩至三次,上演百姓喜聞樂見的全本採茶戲及摺子戲,推出低價位門票,或完全實行“百姓看戲,政府買單”。也可以舉辦全省、全市的採茶戲展演和研討活動,在市區的各大廣場舉辦戲劇表演大賽,讓採茶戲愛好者參與互動,激發市民對採茶戲的熱愛。

  建立專業網站,推廣撫州採茶戲。現在,網路文化如日中天,如果撫州採茶戲這個傳統藝術能借助網路這個現代傳媒工具向愛好者推廣,則能讓撫州採茶戲更加方便、快捷地深入群眾。此外,還可以出版宣傳畫冊、劇本集、撫州採茶戲志等。撫州的戲劇家協會也應發揮所長,經常組織票友活動,在民間掀起學採茶戲、唱採茶戲的熱潮。

  如此,或許能“養出”更多的受眾。有受眾就有市場,有市場也就有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撫州採茶戲也就能透過諸多有效舉措,進入良性運作之中。

  如此,撫州採茶戲這塊“國遺”之寶,也許就能再放異彩了。

  本報記者 方友華 梁家田

  為戲曲“年輕化”叫好

  上海電視臺有一檔戲曲節目《大舞臺》,歷經30年而始終受觀眾歡迎,經得起熒屏檢驗;尤其是近幾年的改版,更是好戲連臺,一片贊聲。那麼,其秘訣在哪兒呢?最近全國戲曲專家雲集上海,探討個中規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年輕化。用完整的話表達,就是“用年輕方式傳播古老藝術”。

  比起全國很多“歷史名城”,上海算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個既時尚又國際化的城市,照理說,這樣的城市特質,與古老與傳統的戲曲似乎並不匹配。可是為什麼這些古典行業中的翹楚人物都反倒更願意選擇上海呢?對此,著名劇作家魏明倫表示,時代不同了,當今的時代如果要想繼續更好地傳承古典,“就是應該讓時尚來託舉古典,讓古典來最佳化時尚,這一點,上海做得最好了”。魏明倫還以書法和戲曲(古稱翰墨和粉墨)為例說,現在的翰墨是“墨多翰少”,很多書法家寫不出一首舊體詩;而粉墨則正好相反,處於“有墨無粉”,有著厚重的積澱,但是沒有“粉絲”——當然戲迷還是有的,可是和黃金時代不能同日而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非常需要運用電視傳媒這個年輕的技術來託舉古老的戲劇,以此贏得更多的觀眾。

  電視和戲曲結緣,並不是“簡單實錄”就能贏得觀眾的,其間需要太多的藝術思維和藝術創造。比如,它需要和其他藝術樣式(比如雜技、舞蹈、曲藝)混搭、嫁接、雜糅,還要運用角色反串、雅俗並舉、名角和票友同臺、大腕和草根共舞等層出不窮的創意,豐富和最佳化表現方式,同時還不能損傷古典藝術,只能加分不能減分。正如有人所言,戲曲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園地當中非常美的一朵花,你不希望它生存得更好、走得更遠嗎?但是要想讓花傳播得更遠,要讓它的將來更繁榮茂盛,你就必須藉助蝴蝶的力量來傳播花粉,這個蝴蝶就是我們年輕的新媒體。

  年輕的團隊、年輕的眼睛、年輕的技術、年輕的構思,加上一顆敬畏傳統之心,才有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影響力。既然這種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所做的“年輕化”努力,能夠結出累累碩果,那麼,面對其他文化遺產,我們是否也能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用好我們的文化遺存呢?對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許只有活體儲存,才能真正延續其生命。而活體儲存,有待“年輕化”的創意。

撫州採茶戲是怎樣的一種地方戲劇

  每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就是從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傳統文化中看出,而當地的文化形成的表現就可以從戲劇中表現出來。江西撫州就有這樣一個戲劇,在日常生活當中衍生,發展出來的。本期江西文化帶你瞭解撫州採茶戲是怎樣的一種地方戲劇。

  撫州採茶戲是江西臨川漢族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採用撫州贛語說唱。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採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採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臺戲和單臺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淵源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臺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

  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絃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臺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風格

  撫州採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江西省漢族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板腔體唱腔。它的詞格一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

  旋律特徵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採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標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別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臺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絃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臺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亦稱“長韻”)、簡板、疊板、快板、倒板、搖板、散板、清板、哭頭等板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絃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

  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並和本調一樣,具有豐富的板式。單臺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宮調式)的區別,還有簡板。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臺調和雙勸夫調的簡板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板。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一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一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吟唱音調。


甘肅華銳藏族特色婚俗後繼乏人

  在甘肅烏鞘嶺腳下,居住著一個少數民族群體——天祝藏族自治縣,當地人稱“華銳藏族”。“華銳”有英雄的部落之意。和其他藏區不同,這裡沿用至今的婚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蘊含馬背文化,是對酒的即興而歌,然而其傳播途徑卻日趨狹窄。   天祝縣文體局副局長昝麗芳日前告訴記者,隨著文化社會的發展與變遷,這一婚俗的原生 ...

江西採茶戲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 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 ...

羊城百態:羊城“豎中秋”尚在 彩扎燈籠後繼乏人

  中新社廣州9月2日電 題:羊城“豎中秋”尚在 彩扎燈籠後繼乏人   作者 廖麗麗   中秋節臨近,羊城已瀰漫著一股濃濃的“中秋味”。除了廣式月餅熱賣外,代表富貴的宮燈、代表順利的蓮藕燈、代表送子的蓮花燈等各式彩扎燈籠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羊城的大小街頭。   舊時的廣州,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籠。到了中 ...

華銳藏族特色婚俗後繼乏人 需要加大傳承力度

  在甘肅烏鞘嶺腳下,居住著一個少數民族群體——天祝藏族自治縣,當地人稱“華銳藏族”。“華銳”有英雄的部落之意。和其他藏區不同,這裡沿用至今的婚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蘊含馬背文化,是對酒的即興而歌,然而其傳播途徑卻日趨狹窄。   天祝縣文體局副局長昝麗芳日前告訴記者,隨著文化社會的發展與變遷,這一婚俗的原生 ...

採茶戲

  什麼是採茶戲   茶不僅廣泛地滲透到戲劇藝術之中,而且在我國還有以茶命名的戲劇劇種。如採茶戲就是全國各地採茶、花燈等民間歌舞小戲的統稱。它起源於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採茶歌,歷經採茶小曲、採茶歌聯唱、採茶燈等階段,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活躍於廣大農村的載歌載舞的採茶戲。它們多以採茶、茶燈歌舞為表現形式,通常以兩 ...

九江採茶戲

  採茶戲是江西地方小戲的總稱,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 ...

撫州禮儀

  客人來家,熱情招待,讓座、上茶、敬菸,請吃糕點或煮點心、設宴款待,遠客必留宿。客人位尊者、長輩,請其在廳堂正中座位就坐,主人、晚輩在右側或左首,母坐右上首。   逢年過節,血親之間多備禮互送;由晚輩先送,長輩收後備禮回贈,稱“送年”、“送節”、“送中秋”。   娶親、嫁女、做屋上樑、進屋、過週歲等喜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