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的原理: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的生產和分配規律的學科,而財富則是具有效用和交換價值的物品。
財富的生產規律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理的,取決於物質的性質和人們在特定地點和時間對這些性質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制度、道德、心理和人的本性,這是政治經濟學的物件。
政治經濟學的原理: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的生產和分配規律的學科,而財富則是具有效用和交換價值的物品。
財富的生產規律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理的,取決於物質的性質和人們在特定地點和時間對這些性質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制度、道德、心理和人的本性,這是政治經濟學的物件。
1、“政治經濟學”這個名詞,是在17世紀初期出現的。它來源於希臘文中的“城市國家”和“經濟學”兩個詞。第一次使用“政治經濟學”這個名稱的,是法國早期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萊田。重商主義是代表當時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學說,認為金銀即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金銀;國家除了開採金銀礦藏以外,必須發展對外貿易,以不斷增加財富。蒙克萊田在1615年發表了《獻給皇上皇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他之所以要把他的書命名為“政治經濟學”,就是想說明他所論述的經濟問題已經超出了自然經濟的範圍,不是家務或家庭的管理問題,而是國家或社會的經濟問題。
2、在蒙克萊田以後,“政治經濟學”這一名詞就廣泛地流傳開來,特別是18世紀以後,各派經濟學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稱為政治經濟學。例如,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大衛·李嘉圖,1817年發表了他的最主要的著作,名叫《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又是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西斯蒙第,1819年發表了《政治經濟學新原理》。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馬克思,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資本論》的副標題,也叫《政治經濟學批判》,而且政治經濟學成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1、原理一:人們面臨交替關係。也就是說人們為了獲得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必須放棄另一件東西;那麼所謂的決策,就是在這兩件東西中進行選擇最後有所取捨。
2、原理二: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因為人們之間都面臨著交替關係,所以,在作決策時人們就要對可供選擇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問題是一項行動的成本往往並不是很容易就可計算出來的。
3、原理三:理性考慮邊際量。作者認為生活中有很多決策都與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小的增量調整有關,這些調整就是所謂的“邊際變動”。
4、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人們作出決策是在對成本與收益的比較之後進行的,當成本和收益變化時,人們的決策及行為也就會發生變動。所以,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的。這種激勵既可以是認為的,也可能是自然變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