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敦煌樂舞

敦煌樂舞

  “敦煌之夏”文藝節目表演是一項大型的歌舞表演活動,具有濃郁的絲路文化特色,反映了西北地區漢、回、藏、維吾爾、蒙古等多民族的歌舞藝術。

  歌舞以莫高窟壁畫中的素材為原型,以敦煌樂舞為主題,再現了絲綢之路各民族的舞姿、服飾與音樂。

  "敦煌樂舞”敦煌在古代融合了東西方歌舞藝術,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敦煌民間樂曲。敦煌遺書中抄於五代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的2尺譜抄本,三譜完整的記錄了唐五代敦煌樂譜。但因譜字難識,素稱“天書”。

  1992年,經甘肅省著名敦煌學學者席臻貫先生多年探索研究,終於破譯了這部難懂的“天書”,將著名的“唐樂”原原本本的復活。有關人士還將《敦煌古樂》製成三盤錄音帶發行。敦煌在古代融合了東西歌舞藝術,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敦煌樂舞。敦煌賓館飛天歌舞團經過挖掘、整理,編排了部分節目,主要有《華戎之女》、《腰刀舞》、小舞劇《相會在敦煌》等。整臺節目從音樂、服飾、道具到內容都蘊含著濃厚的敦煌文化氣息,觀賞後猶如身臨敦煌的煌的盛唐時期。

  地點:敦煌賓館南樓大廳二樓(會議中心)

  演出時間:每晚8:00、9:10(兩場)

敦煌莫高窟中有樂舞影象的唐代洞窟是幾個

  敦煌莫高窟中有樂舞影象的唐代洞窟共有112個。現存的北魏到元代時期的壁畫有492個,而隋唐時期的壁畫就多達300多個,由此可見唐朝文化和莫高窟緊密聯絡在一起,而在唐朝時樂舞流行,這也導致了壁畫中多有樂舞影象,例如著名的胡旋舞、胡騰舞等。

  敦煌莫高窟中有樂舞影象的唐代洞窟有

  在敦煌莫高窟中,現存北魏到元代時期非常多的壁畫,其中就公元4世紀到14世紀的492個洞窟中,就有240多個洞窟中有樂舞影象,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地位崇高,在敦煌莫高窟中存在隋唐時期的壁畫,就多達300多個。

  莫高窟和大唐的文化緊密的聯絡在一起,而在其中的一些樂舞影象壁畫中,真實的反映了唐朝時期樂舞藝術盛行的社會風氣,為後世俺就唐代樂舞留下了真實、生動的形象資料。

  在中國唐朝時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社會,各個民族都有其特色樂舞,例如當時比較出名的胡旋舞、胡騰舞等,都出自西域,它們都在宮廷、民間受到熱烈歡迎,其中胡旋舞以是表演時急速旋轉為主,胡騰舞則多為男子進行獨舞表演,這些都在莫高窟的樂舞影象中得到體現。

六代樂舞

  周朝最高等級樂是六代樂舞,簡稱為《六樂》,周代制定禮樂,六代樂舞用於郊廟祭祀。以《雲門》用於祭天、《大咸》用於祭地、《大韶》用於祭四望、《大夏》用於祭山川、《大濩》用於享先*、《大武》用於享先祖。

  周初,武王伐紂成功後,為了建立和鞏固新的政治秩序,讓周公旦“制禮作樂”,制定了一整套形式豐富內容充實的禮樂制度。其中“六舞”和“六小舞”是這一制度的重要支柱。

  “六舞”主要用於周代宮廷祭祀禮儀,表演的場合隆重,人數眾多,天子用“八佾”(64人的舞陣)的規格標準。六部樂舞的大部分由所傳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樂舞整理增刪而成,所以又叫“六代之舞”。包括黃帝時期的《雲門大卷》,堯時的《大咸》,舜時的《大韶》,夏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濩》和周代由周公(也有說武王)新創編的《大武》。其中《雲門》、《大咸》、《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代,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所以稱“文舞”,而《大濩》和《大武》所表現的都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叫做“武舞”。到了後代,“六舞”就都被稱做“先王之樂”,成了神聖的“雅樂”。它們的影響波及到後世數千年。

  “六小舞”則是用於教育貴族子弟的樂舞教材,有時也用於某些祭祀場合。周代“樂師”的任務就是“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六小舞”包括有《帗舞》(執長柄飾五彩絲綢的舞具而舞)、《羽舞》(執鳥羽)、《皇舞》(執五彩鳥羽)、《旄舞》(執旄牛尾)、《幹舞》(又叫《兵舞》,執盾)。多大年歲學什麼舞,什麼身份學什麼舞,何人負責教授,何時組織會考,對不用功者如何笞罰,對成績優異者怎樣任官封爵等等,都有細緻嚴密的規定。

  六代樂舞從秦朝後只有韶樂(文樂)和武樂兩種。韶、武兩樂,是歷代宮廷中最重要的雅樂,韶樂是等級最高的禮樂,一直延續到清朝。

  周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由鼎盛不斷走向衰亡的時代,音樂到這時已成為奴隸主階級進行統治的工具,其特點是等級森嚴。樂舞也由原來的崇拜“圖騰”、歌頌祖先而改變為作為宴會和祭祀活動的形式,加上在用樂上採用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出現了僵化、靜止的局面。但是商、周時代的中國可以說是當時世界奴隸制國家中最強盛的文明大國,不僅生產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音樂水平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六代樂舞”的出現及其使用,各種新的樂器的出現和樂律學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兩代音樂機構的設定,音樂教育事業的興辦等等都是足以說明的。


祭孔樂舞

  祭孔樂舞,是孔子的後代、及歷代皇帝和地方官吏舉行祭祀孔子儀式時的專用樂舞。每年春秋季二八月的頭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紀念日,均要在孔廟舉行祭祀大典,故又稱“丁祭音樂”(元代稱“大成登歌之樂”,明代稱“大成樂”,清代又稱“中和韶樂”,均為“丁祭音樂”)。   祭孔樂舞始自孔子卒後第二年。以“六代之樂”(見《闕里 ...

銅雀臺上的樂舞伎人

  樂舞伎人,是指表演供人觀賞的娛樂性舞蹈的專職人員,代表了我國古代舞蹈所達到的藝術水平高度,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居於我國樂舞的主流地位,但高超的舞技卻也改變不了一直受到社會的歧視、賤視的行業命運,表演這類舞蹈的伎工被鄙視為雜戶、賤民,而處於被奴役、受壓迫的地位。   漢代時期,中國整個社會已進入了封建社會, ...

敦煌曲子戲:說唱百姓身邊事

  敦煌曲子戲國家級傳承人肖得金一曲之後贏得滿堂喝彩,唱一段不長的曲子對年逾古稀的他而言已有些吃力。   早春的清晨,敦煌市中心的公園裡聚集了數十位敦煌曲子戲的“發燒友”。伴著由三絃、板胡、笛子、二胡、板鼓合奏出來的歡快曲調,圍攏成圈的居民在表演者幽默詼諧的唱腔裡笑聲不斷。   肖得金從13歲開始就學習曲子戲 ...

武威祭孔樂舞

  西北地區最大的孔廟——武威文廟將於“天馬國際旅遊節”期間(8月21日至25日),特邀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廟仿古樂團,隆重舉行大型仿古祭孔樂舞表演。   該樂舞由曲阜市文化局組織專家根據曲阜孔廟儲存的《聖門樂志》、《聖門禮志》、《闕里文獻考》和無聲電影祭孔資料等,歷時二年挖掘、加工、整理而成。在1986年 ...

敦煌民俗曬腰腿

  農曆六月六曬腰腿,是敦煌民間的一種習俗。鳴沙山沙粒純正,不含一點塵土,熱沙浴具有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奇效。傳說陰曆六月六這天最為靈驗。所以敦煌有六月六上鳴沙山曬腰腿的習俗。到了每年六月六,凡有腰腿病患者,熬好烏雞湯,備上老黃酒,正午以後,來到鳴沙山下的沙樑上,喝湯、飲酒,然後用熱沙埋住腰腿部,頭上打傘遮涼, ...

敦煌之夏

  大型歌舞表演活動,內容以莫高窟壁畫素材為原型,以敦煌舞為主題,再現了絲綢之路各民族的舞姿、服飾與音樂。   “敦煌之夏”文藝表演是敦煌市為遊客提供的一項大型歌舞表演活動。活動由敦煌賓館舉辦,具有濃郁的絲路文化特色,反映了西北地區回、藏、維吾爾、蒙古等多民族的歌舞藝術。歌舞主要以莫高窟壁畫中的素材為原型,以 ...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是敦煌獨有的地方戲種,亦稱"小曲戲、"小調戲"。它源於明清時期的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曲子戲的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戶的藝術成分。   敦煌曲子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