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鼓,是一種特大型捕撈作業,其網具由兩張長方形網身連線成兜形畚箕網,網身長達幾千米。一個作業單位人員多達230人,配有兩艘大船和32艘小船,每艘小船都備有特製的木板和木棒,以備圍捕敲擊之用。作業時,放網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小船分散在圈外,統一指揮用木棒敲擊木板發出巨大響聲,形成強聲波震盪並致死水下石首科魚類而捕獲。年單位產量可達300到400噸,一網產量高達幾十噸。由於該作業嚴重破壞水產資源,1963年被禁止。
敲鼓,是一種特大型捕撈作業,其網具由兩張長方形網身連線成兜形畚箕網,網身長達幾千米。一個作業單位人員多達230人,配有兩艘大船和32艘小船,每艘小船都備有特製的木板和木棒,以備圍捕敲擊之用。作業時,放網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小船分散在圈外,統一指揮用木棒敲擊木板發出巨大響聲,形成強聲波震盪並致死水下石首科魚類而捕獲。年單位產量可達300到400噸,一網產量高達幾十噸。由於該作業嚴重破壞水產資源,1963年被禁止。
1、中國古代稱新年第一天為“元旦”或元日、元長、元朔、元春,具體日期在西漢以前各不相同,西漢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創“太初曆”,以正月初一日為元旦,從此歷代相沿,直至民國時期。
2、西曆公元紀年法傳入我國後,民國時期以西曆元月一日為新年,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議確立以西曆元月一日為“元旦”,舊曆年正月初一改稱“春節”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茗》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叫“正月初一”。
2、29是閏日,是公曆閏年中的第60天,2月29日是四年才出現一次,所以較為特殊,並無特殊的含義。閏年是公曆中的名詞。閏年分為普通閏年和世紀閏年。普通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世紀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