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豐富的臺灣民歌文化
文化底蘊豐富的臺灣民歌文化
臺灣文化由當地客家文化和後期不斷湧入的以福建為主的移民文化構成,這個體系深入到了這座城市文化的各個方面,著名的臺灣民歌為例,它就是經過福佬民歌和客家民歌組成。為日後影響深遠的臺灣流行音樂做基礎。
臺灣同胞喜歡用民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生活。無論是烈日當空的白晝,還是月色空濛的夜晚,也不論是山區、平原,還是漁村、茶園,人們經常會聽到陣陣悠揚動聽的民歌隨風飄來,但聞其聲,不見其人,令人心曠神怡,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的確,臺灣不單是戲劇之鄉、音樂之島,同時還是中國民歌的寶庫。臺灣民歌種類很多,除原住民同胞聚居地流行的各種山地民歌之外,在漢族人民居住的地區,主要流行著福佬系民歌和客家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是指用閩南語演唱的民歌,福佬系民歌多數屬於小調系統,演唱方式屬於單音的曲調唱法,每段四句,每句多為七個字(少數為五字句),內容以歌唱愛情為主,次為勞動、滑稽、敘事或童謠等。除自古流傳的傳統民歌有固定歌詞,大都由演唱者即景生情,形式活潑,自然輕鬆,一般來說,情歌和敘事歌大多用七字句。
福佬系民歌的風格,以抒情哀怨的旋律為主,也有節奏活潑、具有強烈諷刺性的滑稽歌,曲調則多以五聲音階構成,恆春地區的民歌至今仍儲存著福佬系民歌純樸的風格;而蘭陽平原的民歌,大多已被吸收為歌仔戲的曲牌,成為流行全島,深受民眾喜愛的一種臺灣地方戲劇了。
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目前閩臺兩地的福佬系民歌也產生了不同的藝術風格,有人認為,閩南的民歌比較注重藝術性,而臺灣的福佬系民歌則較為通俗、好唱。然而不管海峽兩岸的福佬系民歌在風格上有何不同,它們都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裡面,共同譜寫著民族文化的新篇章。
客家系民歌
客家系民歌分“客家山歌”和“採茶歌”兩種,用客家語演唱,它由粵東和閩西客家移民傳入臺灣,普遍流行於北部桃園、新竹、苗栗和南部高雄以及屏東的丘陵地區。
客家山歌與屬於“小調系統”的福佬系民歌在風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小調系統”的民歌多為平原地區城鎮中的“里巷之歌”,而客家民歌則純屬“山野之歌”,在丘陵地區傳唱,抒情色彩更濃,“野味”更足。
客家山歌以歌唱愛情為主,也有反映集體生產勞動的,其曲調亦是五聲音階,演唱起來,節奏舒緩婉轉,悠揚纏綿,韻味十足,非常優美動聽,和目前粵東梅州地區流行的山歌調大致相同。客家山歌亦是每首四句,每句多為七個字。
最為人稱道的是,客家山歌多采用雙關語、隱喻、借代等手法,藉以抒發內心的情感,表達某種深刻的寓意,聽來十分含蓄而耐人尋味,有極強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文學享受。所以每一首好的客家山歌,都是一首好的“七言絕句”。
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區,唱山歌時常常是隔著一座山或一條河唱給對方聽,唱時沒有預告,怕別人會聽不清楚,因而為引起對方的注意,客家山歌大都是第一、二句採用《詩經》中“興”的手法,即藉助其他事物作為山歌的開頭,起到某種“過門”、“前奏”的作用,而關鍵的內容是在後面兩句。
客家山歌可以獨唱也可對唱,除有固定歌詞的傳統山歌之外,演唱客家山歌需要隨機應變、即景抒情、現編現唱的高超本領。
豐富多彩的珞巴族民歌文化
每個民族和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都有自己的民歌,如陝西民歌、臺灣民歌、藏族民歌等等。而珞巴族民歌是將詩歌和一定的曲調組合而成的一種歌唱形式。這種民族特色我們應該宣揚、讓它一直傳承下來。我們一起去珞巴族文化中,瞭解豐富多彩的珞巴族民歌。
珞巴族的傳統音樂只含民間音樂一類,屬東亞樂系,包括民歌、歌舞和器樂三種形式,以民歌比較豐富。珞巴民歌是詩與樂的結合形式,應用很廣,且常常是載歌載舞的形式,所以民歌與民間歌舞二者的界限並不十分明顯。總體而言,珞巴族的傳統音樂單純樸素,具有較原始的風格、氣質。
根據音樂體裁和民間的音樂分類習慣,珞巴民歌大體可分為慶典和敘事歌“夾依”(或“夾金甲”),禮俗歌“勃力”,征戰歌“月”(或“達米達”),祭祀歌“亞里”和勞動歌曲等幾類。
“夾依”相傳是珞巴族最古老的民歌,在民間流傳較廣且深受群眾喜愛。夾依一般在節慶、祭祀或宴請等較隆重的場合演唱,歌詞以讚頌或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曲調深沉、肅穆,多為單句體,常見一領眾和、邊舞邊歌的演唱形式,歌曲結尾處有眾人以固定的襯詞“夾金甲”相和。這類歌曲既能用於舞蹈也可專用於敘事,既有一領眾和的形式也可用來獨唱,音樂也因此而各呈特色。比如用於舞蹈的“夾依”,節奏鮮明,速度往往由慢漸快,音樂性格粗獷、豪放;用於敘事的“夾依”,既可載歌載舞也可只歌不舞,領唱部分的旋律和節奏隨歌詞而變化,而合唱部分的旋律、節奏和速度則相對固定;專用於史詩性敘述的“夾依”曲調淳樸,具有很強的說唱性,節奏富有彈性等。
禮俗歌“勃力”與珞巴人的生活習俗密不可分,內容有酒歌、婚嫁歌、喪歌等。它的唱詞多側重於抒情,曲調常用3/4拍或6/8拍,重拍常在第二或第五拍上,多為單句體,可獨唱、齊唱或為舞蹈伴唱。每逢建房、喬遷、宴請或遊樂等活動,演唱勃力酒歌是珞巴人必不可少的行為,人們用歡快的歌聲烘托出熱烈喜慶的氣氛,傳遞內心喜悅的心情。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珞巴地區通行買賣婚姻,被賣的女子嫁前有哭嫁習俗。這兩種儀式中所唱的歌即婚嫁歌。喪事歌是喪葬儀式中悼念死者時哭唱的一種歌,也叫“哭歌”。此外,珞巴人也把描繪鳥獸形象的一類歌曲稱作“勃力”。
“月”即征戰歌或復仇歌,是氏族或部落之間發生械鬥、戰爭時,為激勵士氣、同仇敵愾,而在出徵前後唱的歌。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珞巴氏族或部落之間常因各種矛盾而引發械鬥,個體性的仇恨常會引發氏族或部落之間的復仇行為。出征當晚,全體出戰人員要跟隨部落領袖集合宣誓,由一人領、眾人和集體歌唱“月”。
珞巴人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由專門從事宗教活動的巫師在儀式中所唱的歌叫做“亞力”,包括“紐布依”(巫歌)和“第巴兒”(祭歌)兩種。前者是巫師跳神作法時唱的歌,音域較窄、音區較低,音樂隨巫師的情緒和動作甚至是地域而有變化;後者用於祭祀儀式,曲調多比較平緩、莊嚴,音樂極富神秘感。此外,各地還流傳有一些節奏、節拍形式較為自由的勞動歌曲,以及兒童遊戲時演唱的兒歌等。
珞巴族民間常見的樂器有“達崩”、“折籠”、“共岡”(口簧、口弦)、鑼、鈸、鼓,以及一種獨特的獨弦胡琴等。達崩是一種竹製豎笛,設六個按孔,音量較小,音色清麗柔和,人們常在山野間或家中吹奏自娛,樂曲有《米都爾德崩米》、《涅馬蓋》等。“共岡”即口弦或口簧,用竹片刻制,有單片和三片兩種,是珞巴族青年男女用於交流感情的樂器,也常用於自娛。它的音量雖小,但音色柔和悅耳。這兩種樂器在民間流傳最廣、最受群眾喜愛。
你可能會喜歡:
雲南白族語言文字特徵
盤點珞巴族的節日與習俗
朝鮮族的傳統樂器是什麼?
朝鮮族圖騰代表的含義
豐富多彩的景頗族民歌文化
在我國雲南有這樣一個少數民族,他們吃苦耐勞,熱情好客,他們擁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十分豐富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被人稱為景頗族。那麼,你知道在景頗族有哪一些特色的文化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景頗族文化中的景頗族民歌吧。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
景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獨具特色的民族音樂。傳統的音樂可分為祭祀、生活、勞動三種類型。祭祀性的歌在景頗族音樂中所佔比例較重,不論是舉行“目瑙縱歌節”還是喪葬、結婚、蓋新房,或者叫谷魂都離不開歌唱。
景頗族的聲樂,有古老的歌謠和現代的民歌兩種。古老的歌謠旋律簡單,音域高亢遼闊。敘述古往今來的歌謠,旋律平緩,音韻明朗,多屬詠歎調形式。
情歌在景頗族社會生活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其內容極為豐富,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景頗族青年愛情生活的真實反映和直接記錄。情歌的形式多樣,音樂風格突出,大致可以分為長篇和短篇兩種。開頭一般都有固定式,有單唱或對唱形式,一問一答。
山西民居的文化底蘊
山西商人曾是最善理財並最富有的人。如今,昔日的富商消失了,他們的豪宅卻留了下來。這些大宅除了建築精美、華麗舒適之外,突出特點就是高牆深院,講究防禦性,如同一座座堅固的城堡,訴說著當年晉商發達昌盛的歷史。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說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華麗的民居要 ...
有文化底蘊的生日祝福語
有文化底蘊的生日祝福語
1. 又是逢初度,紅稀綠暗時。自斟生日酒,閒理去年詩。活計惟書在,衰容只鏡知。人情與天道,翻覆似枯棋。
2. 夜裡等待著你生日的來臨,當鐘聲敲響的一瞬間我將與你共享屬於你的一天,我的心與你同在。
3. 生日快樂啊!願你不管走多遠,不管到哪去,都是那個可愛且魅力四射,迷人 ...
富有文化底蘊的祝酒詞
1、美酒倒進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遠來的朋友飲一杯。
2、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3、朝辭白帝彩雲間,半斤八兩隻等閒。
4、日出江花紅勝火,祝君生意更紅火。
5、啥話也別說,最親是大哥。
6、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7、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會陶醉。 ...
文化底蘊跟什麼詞搭配好
1、文化底蘊可以用“深厚、厚重、濃厚、凝重、深奧、豐富、博大精深、豐厚”等形容。
2、文化底蘊指的是人類精神成就的廣度和深度,即人或群體所秉持的可上溯較久的道德觀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徵。
3、例句:這裡風景獨特,風光迷人,既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又有淳美的生態自然資源。 ...
有文化底蘊的微信名
1、微雨燕雙飛。
2、晚牧輕奈夕影。
3、淚過無痕。
4、故人何時歸。
5、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
6、銀箋別夢當時句。
7、顧盼汐。
8、花落亦不離。
9、一笑醉人間。
10、柳下成蔭。
11、遺風斷夢。
12、斷筆畫墨。
13、何須輓歌行。
14、錦 ...
請解釋一下文化底蘊的意思
1、文化底蘊也稱文化內涵。文化底蘊的本意是,包含多少文化。引申為,人或事物包含的精神財富和知識能量;
2、文化,從廣義上說,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為此而創造的精神財富。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黃河文化”。從狹義上說,是指書本知識的流傳和繼承。人們讀書識字的能力。 ...
山西的文化底蘊
山西是人類文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 舊石器早期遺址全國發現了200多處,山西就有157處,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有許多遺址,包括陶寺遺址、西侯度文化遺址等。山西有許多歷史名人。如法家代表人物韓非,集儒法於一家的荀子,女皇武則天,著名詩人王績、王勃、王之渙、羅貫中,“元曲四大家”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