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縣壯族包括自稱布傣、布岱的土支系和自稱布儂的儂支系。布儂婦女衣著、包頭、裙子均用自織白布,用藍靛染成青色,塗芋艿,在光滑石板上用鵝卵磨亮,穿起閃閃發光,沙沙作響。飾物多銀質,脖戴銀項圈和鏈片。男子穿對襟衣服,一般穿7對布紐扣普通衣。青壯年平時隨社會潮流穿各式現代服。布傣、布岱穿著與布儂大體相似。
文山縣壯族包括自稱布傣、布岱的土支系和自稱布儂的儂支系。布儂婦女衣著、包頭、裙子均用自織白布,用藍靛染成青色,塗芋艿,在光滑石板上用鵝卵磨亮,穿起閃閃發光,沙沙作響。飾物多銀質,脖戴銀項圈和鏈片。男子穿對襟衣服,一般穿7對布紐扣普通衣。青壯年平時隨社會潮流穿各式現代服。布傣、布岱穿著與布儂大體相似。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總人口有100.45萬餘人,主要分佈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廣西、 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壯族有語言,通用漢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解放後稱“僮”。1965年改族名為“壯族”。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准,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雲南壯族由儂人、沙人、土僚等支系組成,主要居住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師宗、蒙自、開遠、河口、元陽等縣,人口104萬,佔中國壯族人口的6.5%。。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壯族地區物產豐富,紡織業和工藝美術頗為發達,婦女擅長織壯布壯錦,花樣清新,“點蠟縵”風格別緻。
壯族的男女皆穿黎桶,服裝款式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天下郡國利病書》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
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製作,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一排(六至八對)布結紐扣,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襬往裡折成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繫著精緻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別。有一暗兜藏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繡五色花紋,鑲上闌干。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干。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壯族是文山州的土著民族。據史籍記載,壯族先民屬古代的滇濮,是句町濮人的後裔。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文山州的多處出土文物、洞穴遺址和崖畫證實,這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就是壯族先民生息的搖籃。商周時代前,壯族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稻作文化。壯族稱稻田為“那”,壯族人民熱戀“那”,把自己世代定居村落美稱為“那勒”(船型田)、“那弘”(王、皇田)等,僅文山州以“那”命名的村落就有518個。
壯族先民早期曾經歷母系氏族社會,壯語稱“乜弘”制時代;隨後經歷父系氏族社會,壯語稱“布弘”制時代;繼“布弘”制後又經歷“布版”寨老制社會。春秋戰國時文山州屬楚之牂牁;漢時受詔封在今廣南縣立為句町國;唐代屬嶺南道、僚子部;宋至元代屬廣南西路;明至清代屬雲南行省廣南府。由於歷史的發展和居地各異,造成壯族稱謂多達30多種,語言也有差異,壯語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區。文山州的壯族可分為儂、沙、土三大支系,儂支系和土支系操南部方言,沙支系操北部方言,現有人口993591人(2003年)。
文山州壯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底蘊豐厚。自古以來,壯族人民在水頭及河濱澤畔建寨而居,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並積澱了一套豐富完備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集其精萃有:崇拜並保護森林的“生態文化”;以稻作生產維繫民族生存的“那文化”;承傳文化古籍的“麼文化”;創造並承傳至今的“銅鼓文化”;人神共娛的“節日文化”;以歌代言的“歌圩文化”;以壯錦為特色的“服飾文化”;用糯米加工的“美食文化”等。
銅鼓文化:文山壯族古籍記載,先民早在“乜弘”制時代就冶煉銅鑄銅器了。今壯族人民仍承傳祭祀銅鼓、跳銅鼓舞等活動。壯族對太陽、蛙、鳥、“額”神、天地水、葫蘆、水牛、銅鼓等崇拜,在銅鼓上有紋飾記載。銅鼓的生產、流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生產出的銅鼓,雖有異族爭奪、交易和承傳使用的歷史過程,但是,銅鼓是壯族歷史文化的載體之一。文山全州共發現銅鼓138面,位居雲南之首。而且,銅鼓分類中的8個型別,在文山州內均有發現,這不僅在雲南省,而且在全中國以及東南亞諸國都是絕無僅有的。經專家論證:“雲南文山極有可能是世界銅鼓起源地之一。”
歌圩文化:壯族人民是伴歌而生,踏歌而逝的民族。少婦婚後懷孕,有古樸的安胎歌;怕流產,有神秘的保胎歌;嬰兒出世,有祝福歌;小孩學說話,先教優美動聽的兒歌;平凡的生活對話,語言如歌;談情說愛,有深情依依的情歌;節慶酒宴,有蕩激山河的對歌;壽終,要以歌送葬。每個人的一生都沐浴在詩歌的海洋裡。年逢三月花街、隴端街,有數千人參加趕街對歌活動。
壯族以生產稻穀維繫民族的生存繁衍,千百年來,造就了壯族人民開放、寬容、堅韌、好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