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時當思進,進時當思退。進的時候,不能一條路走到黑,而要考慮迴旋的餘地。退的時候,也不能膽怯地一退到底,而是以退為進,為自己留下再次起步的踏板。進一步,豁然開朗,退一步,海闊天空。進退自若,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古義:
1、經世濟民。例如《 晉書· 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2、指治國的才幹。例如清朝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寫的激切婉轉,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見世兄經濟。
今義:
1、謂耗費少而收益多。例如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著者是個詩人,能夠經濟他的語言,所以差不多每句話都有分量。
2、指財力、物力。例如丁玲《母親》二:小菡是一個沒有父親的窮小孩,她只能在經濟的可能範圍裡讀一點兒書。
3、指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是政治、 思想意識等上層建築賴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4、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也指國民經濟的某一部門,如工業經濟、農業經濟、 商業經濟等。
1、在文言文中邑人(yì rén),是指同縣之人、同鄉的人。
2、出自晉宋時期詩人陶淵明(365-427)在其作《桃花源記》中有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掩面失色的意思是:遮住的臉都變色了,形容一種極度驚恐吃驚的心理狀態;
焦慮或者羞愧使神色產生了變化,其目的就是為了遮掩自己的神情或者情緒掩面是用手或衣襟擋住臉的動作、害怕;
而失色一般而言是指由於驚慌,不同於常態;
出自《三國演義》七五回:“(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 ...
1、 舊章回小說用語,表示按下不表、不做詳細說明。
我們熟知的《水滸傳》《西遊記》中,就多次出現過這個詞。
《水滸傳》第九四回有“當下計議已定,堅守關隘,只等唐斌處訊息,不題。”
《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燒寶蓮寺》有“親戚人等,各在門外看守。和尚也自關閉門戶進去,不題。”
《官場現形記》有“ ...
文言文中“足”的意思有: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出戶,形容深居家門很少出門;足衣,襪子;足音跫然,形容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便感到歡欣;支撐器物的腳; ...
餘在文言文中的人稱是第一人稱“我”的意思。
例如:
1、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左傳·僖公九年》;
2、餘弟宗玄。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餘於僕碑。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此地適與餘近。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餘在文言文中還有其他意思,如:
1、剩下來 ...
形容詞,眾;《史記 陳涉世家》:“各、諸郡縣苦秦吏”。意思是各個郡縣都苦於秦朝的官吏。代詞,代人,代事,代物,相當於“之”。《論語 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意思是告訴他過去能夠知道將來的人。代詞兼介詞,“之於”的合音。《列子 湯問 愚公移山》:“投諸渤海之尾”。意思是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 ...
文言文中《狼》共有7個其分別為:
1、恐前後受其敵。代詞,它們,指狼;
2、場主積薪其中。代詞,麥場;
3、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柴草;
4、其一犬坐於前。代詞,其中的; ...
質在文言文中的含義:
1、人質,抵押品。例句: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2、作人質,作抵押品。例句: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3、質地,底子。例句: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4、質樸,樸實。例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5、資質,稟性。例句: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