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此,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擇十之一用之,於是不勝其煩,人情厭惡;
2、亦作於時,連詞,表示承接,例:《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令刖跪倍資無徵,時朝無事也;
3、在此,例:《穀梁傳僖公三十三年》,百里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於餚之巖吟之下,我將屍女於是;
4、當時,其時,例:《新唐書陳子昂傳》,時高宗崩,將遷梓宮長安,於是,關中無歲,子昂盛言東都勝塏,可營山陵;
5、如此,例:宋歐陽修《牡丹記跋尾》,君謨之筆,既不可復得,而予亦以老病不能文者久矣,於是,可不惜哉,故書以傳兩家子孫;
6、連詞,因此,例:《史記鄭世家》,鄭入滑,滑聽命,已而,反與衛,於是鄭伐滑;
7、語氣詞,相當於焉,例:《公羊傳莊公八年》,吾將以甲午之日然後祠兵於是。
形容詞是適宜,合適。《察今》中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動詞是應當,應該。《出師表》中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副詞是大概,也許。《赤壁之戰》中有將軍擒操,宜在今日。副詞是當然。《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名詞是事宜,事情。嵇康《述志詩》中有悠悠非吾匹,疇昔應俗宜。宜當翻譯為適合,恰當。宜人翻譯為合人心意。封建時代婦女的一種封號。
1、於是,就 ;
2、依靠,憑藉 ;
3、趁著,趁此 ;
4、透過,經由 ;
5、因為;
6、緣由,機緣;
7、沿襲 ;
8、繼續 。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 ...
“之”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詞 ;
2、用作第三人稱代詞 ;
3、字用作動詞,意為“往,到哪裡去” ;
4、“之”字用作助詞,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之”用作結構助詞,相當於“的”、“之”字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
“之”的用 ...
1、領悟、瞭解。
例:《後漢書·鮑永傳》"言之者雖誠而聞之者未譬。"
2、曉諭,說服。
例:《後漢書·第五倫專》"今雖有精兵,難以赴敵,羽請往譬降之。"
3、打比方:譬如、譬猶、譬若、譬語、譬喻。
例:《老子·三十二》"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 ...
趣 cù
古通促
督促;催促 。趣,疾也。從走,取聲。《說文》 趣其稼事。
趕快;從速。趣執之,無使得遁。《明史·海瑞傳》
趣 qù
形聲。從走,取聲。本義:急、趕快
趣 qù 動詞
1、通 趨。趨向、奔向
左右趣之《詩·大雅·棫樸》
2、通 取。如:趣舍取捨
佛教 ...
1、寫字用的竹簡、竹片。蔡邕《獨斷》:“策者,簡也”;
2、笏;手板。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有一人紫衣象簡前趨”;
3、書信;信函。《夢溪筆談》:“乃為一簡答之”;
4、同“揀”,挑選。《核舟記》:“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5、簡單;簡略。《石鐘山記》:“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
1、“乎”字表疑問語氣,用於疑問句末,要求對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2、“乎”字表示反問語氣:用於疑問句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不要求對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3、“乎”字表揣測或商量語氣。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4、“乎” ...
1、 快要:將要。將至。將來。即將。
2、 帶領,扶助:將雛。扶將。將軍。
3、 拿,持:將心比心。
4、 把:將門關好。
5、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6、 用言語刺激:你別將他的火兒了。 ...